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蒙古大军对南宋展开的襄樊之战,是如何展开又是如...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襄樊之战,宋蒙(元)双方均倾举国之力于此,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此战中,南宋军民展现了坚定的战斗意志。

但是,精准的布局,使蒙(元)牢牢把握战役主动权,最终取胜。

取襄樊的决心

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

襄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1234年,蒙古军灭金之后,便对南宋政权虎视眈眈。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后,攻打南宋的计划加速进行中。蒙古大军节节胜利,很快到达襄阳一带,随即双方展开攻防战,史称“襄樊之战”

1267年,蒙古大军向襄阳发起猛烈进攻。至元四年(1267年)八月,蒙古都元帅阿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速不台之孙)作为总指挥携兵攻打襄阳,进入南郡(今湖北江陵地带),攻取仙人、铁城等寨,俘虏百姓达五万余人之多。不久,蒙古军队北还。南宋军队不甘失败,遂向蒙古都元帅阿术下战书,邀击于襄、樊之间。

阿术不予理睬,表面上继续带兵北还,实质在牛心岭留下精兵五万,同时又在其他几个地方设置虚寨,生起烟火,借此迷惑宋军。宋军趁夜色偷袭其营寨,却不知已经中了阿术之计。

宋军入营寨之后,蒙古突然从两侧冲出,宋军阵脚大乱,一万多将士血染当场,其余人等丢盔卸甲大败而归。

忽必烈的野望

同年十一月,蒙古国南京宣慰使刘整向忽必烈汗上书:“攻打宋朝之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环便是襄阳。蒙古大军应先攻取襄阳,而后从汉水进入长江流域。这样一来,蒙古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到达南宋的都城临安,最后消灭南宋,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忽必烈采纳其建议,下诏徵调各路兵马齐集一处,由阿术和刘整共同指挥作战,再次攻打襄阳。

3

蒙攻宋45年,其中以襄樊之战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长,前后共有六年的时间,而且襄樊之战的失利,也标志着南宋立体防御体系的破裂,自此之后南宋再也无力抵抗元军的进攻,并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襄樊之战正是开始时在咸淳四年(1268年),但要说清来龙去脉,却不得不从景定二年(1261年)说起,因为这一年有一个重要的人从南宋投降到了蒙古。

这个人叫刘整,投降前是南宋名将,由于受到吕文德的陷害,一怒降蒙。刘整曾在京湖与四川两大战场转战驰骋数十年,对南宋的防御体系最为了解。于是,他向忽必烈建议,集中兵力进攻扼踞汉水中游的襄阳和樊城,然后由汉入江,直下临安。

4

在蒙古帝国交战史上,与宋朝的战争,可以说是蒙古打得最艰难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打了近半个世纪。而襄阳之战,则可以称得上是宋蒙世纪大战的一个缩影。读懂了这场战争,我们就读懂了整个宋蒙战争史。

(宋蒙之战)

一、开端:发动襄阳大战,是蒙古找了半个世纪才终于找到的打败南宋的一把钥匙。

蒙古为了灭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宋朝进行了三轮试探性进攻。

第一轮是窝阔台时期,蒙古分中原、两淮、四川三路攻打南宋。最后因为主帅阔出被流矢杀死,蒙古不得不撤军。

第二轮是蒙哥汗时期,蒙古分四川、中原、大理三路包抄南宋。最后因为主帅蒙哥在四川钓鱼城下被打死,蒙古不得不撤军。

5

蒙古大军对南宋展开的襄樊之战,是如何展开又是如何结束的?

公元1235年,蒙古大军在覆灭北方的金王朝后不久,就继续向南宋发动了进攻,这就是历时45年的蒙宋战争。当时南宋已经是中原大地上唯一一个还在抵抗北方蒙古政权的封建王朝,一旦南宋灭亡,以蒙古为基础所建立的元帝国将成为中原大地上,唯一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焦点,毫无疑问是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将某种程度上决定两个国家的国运,南宋一旦获得胜利,那么就可以维持自己的国家独立,而蒙古胜利则可以一鼓作气,南下统一中原。所以襄樊之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这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波折,也是拉锯时间最长的几个战役之一。

6

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对内欺君误国,对外屈辱求和,此时,忽必烈有吞并天下的想法,于是决定改变战术,从中路襄阳突破。襄樊之战就此开始了,为了封锁住铜墙铁壁的襄阳重镇,蒙古人想出了一个颇为荒谬的计谋,即请求南宋方面让他们设榷场于襄阳城外,进行两国贸易。为此,他们贿赂了守将吕文焕的堂哥,也是吕文焕的顶头上司——京湖安抚制置使吕文德。更不可思议的是,大老粗吕文德竟然没看出这是一场阴谋,很快答应他们的请求。

于是,蒙古人便将整个襄阳、樊城二城给包围了起来。守军困于城中,宋军的南北联系也被隔绝。

由于襄阳特殊的战略意义,南宋朝廷随即展开了援救行动。但蒙古人有备而来,一支新编练的训练有素的水军,让他们的水上作战能力已经有所提高,所以南宋的救援军数次被击退。

民兵将领张贵和张顺,率领招募而来的士兵,自发前往支援襄阳城。他们成功地打退阻击的蒙古军并进入城中,给城中守军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不过这一切的努力,最终因为南宋朝廷的战略误判,没有让襄阳获得更进一步的援军,使危机不断加深。连接襄樊的浮桥被攻毁,让二城各自成了孤城。

7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襄樊位于南阳盆地南端,由汉江北岸的樊城和南岸的襄阳构成姊妹城,其南部是险峻的岘山山系,汉水自东、西、北绕道南流,“东瞰吴越,西控川陕,南跨汉洒,北接京洛”,不仅是“南船北马”的转口要港,而且是“天下之咽喉”的军事要冲。自三国以来,襄樊一直是兵家的攻守重地,正如清人顾祖禹所说,襄樊乃天下之腰膂,“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一、襄樊的损耗和恢复

8

襄阳之战,是蒙宋战争中最为旷日持久的一战。从咸淳三年(1267年)蒙军围城,至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陷落,前后总计六年。这是一次蒙宋大会战,双方都投入庞大军队,在战争过程中也不断增兵。这次会战不并局限于襄阳一城,而是以襄阳为中心的大区域战争。

这场大会战的进程大略如下:

咸淳三年(1267年),阿术与刘整发动襄阳之战后。刘整本是南宋降将,他对忽必烈建议说:“攻宋方略,宜先攻襄阳。若得襄阳,则浮汉入江,宋国可平。”忽必烈遂诏征诸路人马,命南都元帅阿术与刘整经略襄阳。

为了进攻襄阳,刘整向阿术献策,造战船五千艘,训练水兵七万人。阿术接受建议,招募水军,日夜训练,风雨不懈。刘整在南宋时得不到重视,还被整,到了蒙古后却如鱼得水,忽必烈提拔他为都元帅,与阿术平起平坐。刘整再出奇谋,在白河口修筑堡垒,以切断襄阳城的运粮通道。

当时襄阳南宋守将是吕文焕,他的顶头上司是其兄京湖制置使吕文德,兄弟俩皆一时之良将。蒙古入侵的警报传至临安,竟然被贾似道扣下不发,皇帝蒙在鼓里,南宋也错失救援襄阳的最好时机。次年(1268年)阿术又分兵包围樊城。

9

10

1234年,蒙古军灭金之后,便对南宋政权虎视眈眈。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后,攻打南宋的计划加速进行中。蒙古大军节节胜利,很快到达襄阳一带,随即双方展开攻防战,史称“襄樊之战”

1267年,蒙古大军向襄阳发起猛烈进攻。至元四年(1267年)八月,蒙古都元帅阿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速不台之孙)作为总指挥携兵攻打襄阳,进入南郡(今湖北江陵地带),攻取仙人、铁城等寨,俘虏百姓达五万余人之多。不久,蒙古军队北还。南宋军队不甘失败,遂向蒙古都元帅阿术下战书,邀击于襄、樊之间。

阿术不予理睬,表面上继续带兵北还,实质在牛心岭留下精兵五万,同时又在其他几个地方设置虚寨,生起烟火,借此迷惑宋军。宋军趁夜色偷袭其营寨,却不知已经中了阿术之计。

宋军入营寨之后,蒙古突然从两侧冲出,宋军阵脚大乱,一万多将士血染当场,其余人等丢盔卸甲大败而归。

忽必烈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