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如何评价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的气节?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老师对于朱自清介绍便是很有骨气,不吃美国救济粮,饿死的。

在历史上,朱自清先生确实没有领取美国救济粮,但也不是“饿死的”。

最早引人推测朱自清先生是饿死的,源于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翻开朱自清先生1948年的日记,我们没有看到他为食物短缺而苦的记载,相反,多的倒是下面一些文字:

“饮藕粉少许,立即呕吐”;“饮牛乳,但甚痛苦”;“晚食过多”;“食欲佳,终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饱”……就在他逝世前14天的1948年7月29日,也就是他在拒领美国“救济粮”宣言上签名后的第11天,他还在日记里提醒自己:“仍贪食,需当心!”

百度百科中也是“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岁。”

2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这是“不受嗟来之食”的由来,而在战争时期,朱自清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宁肯而死而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令人感伤。朱自清的这种做法,是把民族的大义放在前面,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自己的民族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令人敬佩。

3

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的清廉爱国,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5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朱自清是不是饿死的呢?不是!朱自清有没有气节呢?有!怎么解释呢?

不吃嗟来之食的梗来自于毛泽东的著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大概是我们对于朱自清气节的印象的最初来源,但是这篇文章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里面的内容真的和历史一模一样吗?没有一点点宣传方面的考量?接下来我们来看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

1948年6月份吴晗等人朱自清签署一个《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拒绝美国救济面粉,朱自清签署了以后家里损失不小,但是食品开销还是负担的起的。两个月以后,朱自清病逝。他是因为什么病去世的呢?胃溃疡导致胃部穿孔。得了胃病恰巧不能多吃,反而是朱自清有节制的少吃东西。

所以,朱自清不是像伯夷叔齐一样饿死的,而是病痛折磨死的。他的胃不舒服在1924年11月16日的日记里面就曾经记录过,至少在31年已经得病,而35年时他因为胃病在协和医院住院五天,后来抗战病情更加严重,需要服药治疗,当年抗战期间,迁居到西南联大,战火硝烟下加上国民党官员的盘剥,朱自清自己是饿了上顿没下顿,饮食及其不规律。所以,长期的胃病折磨到1948年,这一年胃病又发作了,他也就去世了。所以,这是他的一个顽疾,折磨了朱自清很久了,并不是像绝食饿死那样刚烈的去世的。

从历史来看朱自清确实有不领救济粮的行为,行为值得钦佩,甚至按照朱自清这样性格温和的文人学者都写过针砭时弊的辛辣文章,这称得上有气节!(《哀韦杰三君》、《执政府大屠杀记》、《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等)但是“饿死”这个实在是宣传的效果,并不能算是。

6

举个例子吧 一个令人印象及其深的朱自清的故事。

当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城的粮食极端缺乏。于是,美国佬“用飞机撒了一些救济粉,看谁来拣”,然而朱自清出于民族尊严,国家尊严坚决拒食这些“救济粉”,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能够为自己的祖国所能够做的一切牺牲的崇高精神。这就是不是嗟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