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为何袭人出嫁时会有寻死的念头?
1
袭人是最应该留在宝玉身边的人,却最终无奈出去,怎么能不哭。
通行本最后一回所说袭人因为贾政不知道是宝玉的人被硬放了出去,袭人不得已就想出去死,结果自古艰难唯一死,最终没死成,和蒋玉涵过起了日子,这是写的很不堪的。
首先,袭人作为贾宝玉的人,如果她自愿出去,是不会活着的。
对袭人的评价虽各有不同,但袭人对贾宝玉的一心一意却是贾家之最,绝对是“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无论是十九回的三劝,还是向王夫人进言,甚至排黛玉迎宝钗,袭人都是从贾宝玉的角度出发,真心为了贾宝玉好。这样的袭人,是不可能被所谓的劝出去的。
其次,袭人为了留在宝玉身边也是付出一切的。
2
在《红楼梦》中,袭人在众丫鬟中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为了自己姨娘的身份,为了自己来日能够人前显贵,她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节,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来勾引宝玉。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她更是打小报告,挑拨离间,导致晴雯夭亡,芳官,四儿等被赶走。
但袭人对贾府和宝玉的忠诚却是毋庸置疑的,她完全把贾府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宝玉当成自己的丈夫。而袭人嫁人之所以啼哭不已,甚至有寻死的念头,无非一下几点:
1.不愿离开贾府。既然把贾府当成自己的家,出嫁的姑娘哪有不哭的?过去姑娘出嫁不都是这样吗?离开与自己一起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亲人,任谁都会肝肠寸断。
2.不愿离开自己心目中的男人,自己深爱的人。袭人的人生最高目标就是嫁给宝玉做姨娘,她对宝玉的爱是发自肺腑,也是刻骨铭心的。结果这些最后都成了泡影,成为一场梦,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寻死觅活?
3.嫁给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男人,前途未卜。蒋玉菡这个人不错,那只是听别人说。可到底怎么样,不得而知,只有嫁过去之后才能知道。可嫁人这种事在过去是不能反悔的,万一嫁错了呢?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蒋玉菡是个戏子,就更让袭人忐忑不安了,怎能不哭?
3
红楼里面为何有那么多女孩都喜欢贾宝玉,诚然,贾宝玉贵公子的身份让人心动,更重要的是,贾宝玉和其他男人不一样,他有一颗真正喜欢尊重女人的心,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十分可贵的。女孩子都是敏感的动物,她们能够体会出男人细微的情感波动,对贾宝玉自然喜爱有加了。然而,在书中早早与贾宝玉有了肌肤之亲的袭人,他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真的很难用几句话就说明白。
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大丫鬟,平日里照顾宝玉的生活起居,对这个小主人的脾气秉性甚至说身上的哪块皮哪块肉,那都了如指掌。长期的朝夕相处就会觉得,宝玉虽然有很多臭毛病,但是对女孩还是真心的好,自己一个丫鬟,将来最大的出路也就是给宝玉做妾了。贾宝玉呢,这袭人虽然不是花容月貌,美若天仙,但也是个俊俏丫头,而且袭人还大了点岁数,发育已经很成熟,宝玉一个半大小子,正是对女人好奇的年纪,对男女之事也是懵懂新鲜,本能的反应肯定是有的,估计平日里跟袭人肢体接触少不了。经遇到秦可卿以后做的春梦启发,难免就抑制不住,于是两人登时有了好事。
不是说每个丫头都希望和主子过早厮混的,特别是那种未经人事的丫头,如果突然被主人用强,难免会本能的反抗。不过袭人应该是早有准备,曹公于此也没有细说,但起码可以确定一点,袭人对于突然而来的小主人云雨,没有丝毫的排斥。
那么这时候袭人的身份就立马转变了,也许在她心目中,自己离着成为姨娘只是个时间问题。可是在宝玉心中如何转变的呢,是发泄肉欲的工具,是情人,还是说跟以前一样,依旧是伺候自己的丫鬟?从后面章节来看,更倾向于最后一种,在宝玉心目中,袭人的身份其实没有多大变化。
首先来说,宝玉不是一个粗鲁的糙汉子,他有自己的修养和操守,所以第一种排除。然后再说情人,情人这词总是充满了暧昧色彩,如果说跟宝玉有关系的是秦可卿,哪怕是晴雯,两人在一起幻想未来,畅聊人生,说些甜言蜜语的情话,那倒是有可能的。可是这对象是袭人,袭人为啥一点都没有反抗呢。一她目标明确,将来希望做宝玉小妾,二与宝玉朝夕相处,对宝玉还是颇有喜爱之情,三肌肤之亲对她来说更像是一个仪式和证明,而不是说本身这事有多么吸引她。很难想象贾宝玉和看起来务实肯干的袭人探讨什么人生爱情未来啥的,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袭人在宝玉面前并没有改变什么。袭人在这之后可以说把全部心思和希望都放在贾宝玉,贾宝玉惦念得可远不止袭人一个,但这些袭人早就知道了,只要宝玉心里能有一份自己也就知足了。
4
目前我们看的袭人出嫁是续书的描写,不过根据前八十回很多线索,袭人出嫁哭得哽咽难鸣是必然的。
袭人原是侍候贾母的丫头,贾母有因喜爱她恪尽职任便将其与了宝玉。书中称袭人此人有个痴处,跟着贾母的时候眼里心里只有一个贾母,跟着宝玉的时候眼里心里便只有宝玉了。《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后梦遗了,随后袭人与宝玉有了肌肤之亲,宝玉便视袭人与别个不同,袭人亦越发尽心服侍宝玉。
身心都与了宝玉后,袭人便没有离开贾府的打算了,故而她所作所为都将自己摆在宝二姨娘的位置,比如劝和晴雯与宝玉吵架时,不自觉称呼自己和宝玉为“我们”;比如私下为宝钗成为宝二奶奶各种辅路,只因为她认为宝钗才是与自己共同服侍宝玉的最佳人选;又比如时时刻刻劝谏宝玉留意经济仕途……
所以在家里人要赎回自己时,袭人便道:“只当我死了罢,再不要起赎回的念头”。
可是到了最后,袭人却被送出贾府嫁了蒋玉菡,对于袭人离开贾府时,第二十回的脂批曾有描述,宝玉为麝月梳头一回,因麝月秉性与袭人相似,脂批叹道:
5
和那个时候的女贞观念有关,袭人虽然没有在名分上给宝玉做妾,但实际上已经与宝玉发生了关系。
那个时候的女孩一旦和这个男人发生了关系,是要从一而终的,可袭人因为没有过了明路,再加上贾府已是多事之秋,也无暇顾及她的感受,把她嫁出去,对袭人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出路,但在内心里因为不知道未来的路如何,也不知道所嫁的这个人如何,再加上与宝玉那种不清不楚的关系,让袭人悲伤不已。
袭人哭的是离开了这个像主子一样生活的地方,悲伤的是再也没有机会做宝玉的小妾,再也没有机会嫁给宝玉,一女侍二夫,在那个社会是违背女子贞洁观的,所以袭人即便是出嫁,也是哭的悲伤不已。
让袭人意外的是她这次出嫁,嫁了个熟人,也是一个真心对她的人,唯一遗憾的是他的身份是戏子,在那个社会地位是最低的,这与袭人的争荣夸耀之心相违背,但却不影响袭人的幸福指数。
袭人若是知道,回嫁给这样一个真心爱惜她的人,或许走的时候就不会哭的那么伤心了,当然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若是袭人的身份换做是晴雯,已经与宝玉有了这样的亲密关系,还要被嫁人,相信晴雯不会像袭人这样顺从安排嫁人,而是会宁死不从,以死来捍卫她与宝玉之间的那种感情。
6
已惯于诚服奴才的角儿,一旦突然被解放了,并且自己做了主人,——寻不到主子,由此,不是另寻新主子,即是甘为旧主子的殉葬品!典型的可怜花痴与奴才。可怜之人,就有可恨可悲之处。
7
看到这个提问,我又特意找到《红楼梦》的第一百二十回粗略地看了一遍;书中大意是说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参加科考后失踪,后来被贾政证实是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通俗的说法,就是“出家”了。
事情到此地步,王夫人便作主要将贾宝玉房中的丫鬟们都打发出去。但唯独只有一个丫鬟身份不同,那就是袭人。
整个大观园都晓得,袭人是贾宝玉没过明路的“姨娘”;她从王夫人处领着姨娘的薪水,做着姨娘的工作,就连她的母亲去世,都是按贾家姨娘的规格发放的抚恤银两。
可是,千算万算,袭人毕竟没有正式得到贾氏家长的认可,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过明路的“,她的姨娘身份,只是私下得到王夫人的承认,贾政是不知道的。
因此,袭人在贾政眼中只是一名普通的丫鬟,若是要发放贾宝玉房中的丫鬟,袭人自然也在被发放之列。
8
人人都说袭人的结局最好嫁给了蒋玉菡,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其实在袭人看来守着宝玉才是最好的结局。因此嫁给蒋玉菡 袭人悲伤不已。
润杨认为袭人是在宝钗当上宝二奶奶后,打发走的,那时候宝玉还没有出家。宝玉对袭人出嫁是惋惜的,因此袭人的判词上才有宝玉羡慕“优伶有福”,宝玉恨自己与袭人“无缘”。当然宝钗不是强硬的要嫁出袭人,而是通过什么手段,让袭人不得不嫁,而且还怪不到宝钗头上。
袭人为了嫁给宝玉费尽心机,如今一切努力都成为泡影 ,如何不悲?
为了成为宝玉的姨娘,袭人耍尽手段,赶走了年纪大,资历深的李嬷嬷,媚人、茜雪;还赶走了和宝玉感情深厚的晴雯、芳官和四儿。
背叛了贾母投靠王夫人,竭尽所能为宝钗上位保驾护航。她本以为宝钗上位后,她能有一个好结果,得到姨娘的位置,没想到,她白白为宝钗做嫁衣裳。宝钗当上宝二奶奶后第一个打发走的就是袭人自己,袭人如何不后悔,如何不悲伤?
9
10
对于袭人出嫁,《红楼梦》因为原本的遗失,出现两种说法。按原本的脂批,袭人出嫁是在宝玉出家之前,但是在后人增补的续集中,却说是宝玉出家之后袭人才出嫁的。所以,要说袭人出嫁时为何悲伤不已,还得明确其究竟是何时出嫁。
笔者觉得,我们遵循原著脂批,再按后面情节推断,袭人出嫁应该在宝玉出家前。我们知道,袭人原名珍珠,是贾母的贴身丫环,因为伶俐懂事,会照顾人,贾母心疼自己的宝贝孙子宝玉,便赐给了宝玉作贴身丫环。而袭人又是个死心眼的人,服侍谁就对谁尽心尽力的,对宝玉也是如此。而且宝玉也取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阴晴”,将其改名为袭人。由此可见他们主仆的情谊。
这些暂且不提,且说贾宝玉初试云雨时,偏偏谁也不找,就找的袭人,这也是《红楼梦》中,唯一写得很明确的贾宝玉与女儿家的闺房私情,其它的诸如与林黛玉的爱情、与史湘云、晴雯等的暧昧,都没有用文字表现出来有过肌肤之亲什么的。由此可见他们关系的不一般。也就是说,通过云雨事件,袭人已经是宝玉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