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的时候,战斗力彪悍戚家军在哪,为什么不...
1
沐家军这个说法就不太准确,因为沐氏虽然世镇云南、位比亲王,但所辖(以总兵官身份)军队不过是地方卫所和少数民族土司。虽然明廷特许沐氏紧急情况下可抽调邻省(四川、贵州)驻军,但其兵权仍受到中央政府、地方督抚的监控和牵制,真正完全听命于沐氏的所谓“沐家军”人数并不多,仅有少量亲兵和家族子弟而已。
云南的防务体系是由第一代黔国公沐英创立的,作为明太祖朱元璋一手带大、十分信赖的义子(曾赐朱姓,后改回沐氏),沐英以军功卓著、文武兼备著称,他镇守云南期间在处置复杂民族事务、削平各路反叛、巩固边境防务、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作出卓越贡献。
沐英之子沐春成长于元末明初战争年代,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因此他接替父亲职位后同样很有作为,特别是鼓励垦殖开辟良田30余万亩,又开凿运河水渠以便航运、灌溉,也算是造福一方的封疆大吏。
2
云南沐家军,鼎盛时期号称有30万大军,然而在满清入关之后,其实早已溃不成军,犹如丧家之犬!
明朝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军队兵力可达270万,云南沐家军实力由此可见一斑,当时大明朝接近1亿人口,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如此强悍的大明朝,为什么会被只有区区五六十万人口的满清灭亡呢?
实际上在明朝末年,真实可用能打仗的精兵强将,满打满算只有3万人而已,这数据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当年崇祯皇帝问吴三桂的父亲:“你手上总共有多少军队?”
吴三桂父亲吴襄回答道:“7万有余!”
3
看到这个问题,沐家表示:“提问的老兄千万不要冤枉我。”
从理论层面来说,在明朝时期并不存在“沐家军”的说法,沐家虽然世镇云南,但是和唐末时期不知有皇帝、说一不二的藩镇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沐家是以明朝镇守总兵官身份领兵的,其军队构成大致有两类,就是卫所军和当地的土司军,并且其权力还要受到明廷云南三司的限制。沐家在世镇云南期间,明廷对沐家控制力是非常强的,沐家怎么敢把当地军队当成自己私人物品,并且名之为“沐家军”,这怕是不想活了吧?纵有一些私人亲兵也远远达不到一支大军的规模。而且明朝一倒,沐家也别想好过,对这一点沐氏门清着呢!君不闻“已无朱皇帝,何有沐国公”之谣乎!这句话的发明者就是叛明武定土司吾必奎。
当然,沐家最后一位黔国公沐天波在进入南明时期以后,权位还是有上升趋势的。在顺治二年八月,云南武定土司吾必奎叛明,连陷禄丰、楚雄诸郡县,沐天波则可以调集其亲兵、省城驻军及各土司兵于楚雄会剿,而在吾必奎的叛乱被镇压后,又有声势更加浩大的沙定洲之乱,就是奉命征讨吾必奎的安南、阿迷的土司沙定洲眼馋沐氏财富,猝然而反,占据省城。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这两起叛乱,至此之后开启了云南战火连绵的局面。同时,这两场叛乱也暴露出了明军和沐府私人班底的战力虚弱。
首先、云南当地的明朝卫所兵战斗力已经非常虚弱,已经弹压不了土司叛乱了,这从沐天波镇压吾必奎到处调土司兵的行为就看得出来,而另外一个叛乱者沙定洲就是沐天波调过来的。
《明季南略·卷九》:天波欲复楚雄城而力不逮,思调土司强有力者克之。素闻沙亭洲骁勇,令符调之。
4
云南的沐王府,实际上根本没有自己专门的私家军班底。或者说原先有部分很少的亲兵,但在明朝几百年的刻意打压后,在明末已经不复存在。所以,沐王在清军入关的时代,只能依靠明朝的云南驻军和土司兵作战。
由于云南位于传统帝国边界的西南极远处,明朝对于云南的统治在一开始就是比较松散的。甚至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早期,根本不准备直接派兵进入云南。但因为云南本地还有坚持抵抗明朝的元朝梁王势力,逼的朱元璋派出蓝玉和沐英这样的大将进军。依靠集中打击那些元朝的支持者,才初步获得了云南的统治权。
当然,由于元朝的宽松政治制度,云南在明朝进入前就不是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除了梁王势力外,还有之前大理国的段氏王族后裔,继续保留了领地和很大权势。在他们之下,又有众多地方上的土司。有的甚至也很有势力。
5
“大哥,没有沐家军,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你可千万别乱说话啊,那是会出人命的啊”,而这就是沐家人的心声。
云南沐家起源于朱元璋的养子沐英,这沐英自从八岁被朱元璋收为义子后,那就一直跟着朱元璋,这期间是忠心耿耿,一直到1381年率军平定云南后,被朱元璋留在云南镇守,从此沐家子孙就世代镇守云南,一直到明末,从未变心。
而沐家虽然永镇云南,但是沐家可没有什么私人军队啊,沐家虽然能调动军队,但那都是明朝的卫所军以及当地的土司兵啊。卫所军就不用说了,这些人在兵部登记造册,领的是兵部发的银子,那是正儿八经的大明朝的军队。至于土司兵,那是沐家首先是明朝的黔国公,然后才能调动云南各地的土司兵。可以说,沐家从始至终都没有过自己的私人军队,所以“沐家军”这说法从来就没有过。
6
我看几个答案都说云南沐家没有沐家军。
怎么会没有沐家军呢?
连那些云南土司家家都有军队,沐家没有军队怎么可能?不然近三百年的时光,沐家在天高皇帝远的云南怎么生存下来的?
土司可都是“服打不服教化的”野蛮人酋长。
沐家的爵位虽然不是亲王级别,可也胜似亲王,就是事实上的云南王。
在明朝体制里面,亲王可以养“王府亲兵”的,尤其在边疆镇守的王爷,可以养的亲兵数量更多。最基本的也可以养上三个卫,一个卫是5600人,三个卫就是16000,近17000个亲兵了。
7
明朝建立以后重新实现了中国的中兴,这一次的中国大地重新树立起来一个新帝国已经是一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当年的宋朝不是像今天的明朝这样,当年的宋朝最后一支王室之人在崖山海战上失败了,这一次的失败给了后面朱元璋刻骨铭心的教训。知道宋朝的重文轻武是不行的。所以有失败的教训需要借鉴,所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的卫所制。
卫所制度在全国各地都普遍的建立了起来,基本上全国各地有多少县城就有多少个卫所,这是地方上最基本的军事力量,用朱元璋的话说就是地方上的农民耕种田地所收获的粮食自留一部分直接养育卫所军队,这样就可以保住一方平安。而卫所制之中的军人则是采用世袭的方式,祖父是卫所军人,后面辈辈人都是军籍身份,这是改变不了的。
不花费一分钱粮可养百万大军
不花费一分钱就可以养育百万大军这就是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度的初衷。卫所制度之下是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名字变了一通,但明朝的军事制度其实就是和秦汉时期的征兵制是一样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农民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这种自发的行为在隋朝和唐朝的时候早就已经崩坏了,从开元之乱的时候,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整整六百多年了,朱元璋以制度的方式把这种征兵制变现复活了,靠着这种制度可以守住中国的万里河山与万万人民。
朱元璋不仅复活了秦汉时期的征兵制度,更复活了周朝的分封制。西汉帝国因为分封了七个诸侯国从而爆发了后面的七国之乱,使得汉朝的根基都差点崩坏,晋朝也是因为分封了许多的诸侯王,导致晋朝建立短短几十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
这也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和华夏大地的灭亡。元朝是离朱元璋最近的一个朝代,元朝的领土也是中国最大的,但元朝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管辖整个天下,所以后面只有九十八年就灭亡了,后面朱元璋才建立了卫所制度,而卫所制度里面也有特殊存在,像西南边疆的云南,贵州等地区,就是以藩王为主,当年云南的藩王沐王府鼎盛时期号称甲兵三十万,雄视天下。
8
1645年九月,武定土司吾必奎叛乱,黔国公沐天波调集诸土司部击败叛军。
蒙自土司沙定洲协助平定武定土司叛乱后滞留昆明,期间多次受黔国公设宴招待,十二月,以告辞为名突袭黔国公府,黔国公沐天波逃往西宁,其妻母自尽。
除杨畏知和沐天波所控制的楚雄以西外尽归沙氏。沙氏还试图浑水摸鱼,向隆武朝廷诬告沐天波谋反,胁迫其他云南官员归属,妄想做云南王。
9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说,明朝最后一个黔国公沐天波,他并没有自己所掌握的庞大的军队,作为明王朝世代镇守云南的黔国公,虽然明廷特许沐氏紧急情况下可抽调四川、贵州两地守军,但其兵权仍受到中央政府、地方督抚的监控和牵制。
有明一代,第一位被任命的黔国公为沐晟,并不是大家所熟悉沐英。只不过沐氏家族在云南的发迹始祖源于西平侯(追封黔宁王)的沐英。在明朝初年,相比于其他的开国诸臣,沐英更懂得谦卑、内敛、慎言与忠心,或许是因为这些,加上他作为洪武皇帝养子的身份,沐英绝对是在雄才大略的朱元璋的猜忌下存活下来手握重兵的仅存硕果,从此,沐英的后人便一代一代的为大明守卫着王朝的西南边陲,镇服着当地的世代番族土司。
然而在满清入关之后,八旗精锐逼近云南之时,沐氏家族的最后一代掌门人沐英的第十一世孙沐天波,还只是个尚无处事经验的青涩贵胄公子,驻军所部暂由云南巡抚署理。他所能做到的仅仅是作为沐氏子孙后代在咒水之难死于王事。
10
云南沐家军战力一直不强,只是有号召力而已,满清入关后沐天波随永历入缅后被乱兵所杀,永历被擒送吴三桂处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