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抗日名将薛岳和孙立人,为何解放战争中没什么表现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不重用薛岳、孙立人,完全是薛、孙二人自己造就的,换你是蒋介石,也可能大概率不重用这二位。

为何如此说呢?

我们通过两人的履历,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来揭开蒋介石不重用薛、孙二人的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何不重用薛岳?

2

第一道任命是山东省主席兼绥靖主任,第二道和第三道任命是陈诚亲自带来的,分别是陆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薛伯陵皆不受。第四道任命是指挥30个整编师45万大军的“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作战序列中包括整74师、整11师、整83师、整25师等等这样的王牌精锐,还被允许带着粤系小弟吴奇伟、欧震等联袂上任,这难道还不算重用?那就是对解放战争历史了解的不够清晰了。

(薛岳)

抗战胜利后,鉴于第九战区在长衡会战中打得真心不怎么样,湖南和长沙地区的对日受降,重庆军事委员会安排给了后起之秀王耀武和他的第四方面军,而薛岳只能委屈点前往南昌受降。并且日本人投降以后,第九战区所属的湖南、江西地区已经无仗可打,亦非国共军队的对峙地区,再加上薛岳在抗战后期各方面表现都差强人意(还有拥兵自立的传闻),因此第九战区被裁撤。

3

孙立人的所谓抗日名将的名声,大多数是英美吹起来的,国军不可能这么吹。国军不但不这么吹,而且即便是在孙立人被常公在台湾软禁之前,国军高层对孙立人也并不感冒。

孙立人的部队来自税警总团,税警总团是在抗战之前由宋子文建立起来的部队,但并不归国军的正常军队序列管理。而且,在抗战之前,国军中央军部队大多数是中正式步枪,少部分有德械装备,而税警总团是美式装备,但以轻武器为主。孙立人之所以被重用,也是因为他是当时国军将领中少有的留学美国的人。

因为当时国军将领中正在重点培养的将领,大多数都是留学德国和法国的,比如廖耀湘留学于法国,黄维留学于法国,邱清泉留学于德国,蒋纬国也是在德国学习。但孙立人却是在美国留学的,显得非常的非主流。原因也很简单,在全面抗战之前,和民国政府关系最好的就是德国,而不是美国,美国这时候在东亚最重要的盟友还是日本。

在抗战爆发之后,税警总团也奉命参战,之后被改编为国军正规部队,孙立人被任命为新编三十八师师长,编入了张轸任军长的第66军,并且奉命入缅参战。但在入缅之后,张轸实际上就没有指挥过孙立人,而是直接被杜聿明拉到了中路去作战,直接受杜聿明和史迪威指挥。一直到远征军惨败回国,张轸也没有指挥过孙立人。

4

薛岳水平一般。孙立人水平当然是很高的。也是美军高级将领最钦佩的国军将领。但是他天生桀骜,和黄埔系不合。

另外和杜聿明有矛盾,导致部队受到很大影响。比如用新一军守备五百里战线。导致部分团营损失。

杜当然是存心给孙氏穿小鞋。东北出现危机时。杜又推诿给孙。到47年三月,两个人矛盾已经无法化解。于是四月孙被免新一军军长职务。随后孙离开返回南京控诉杜瞎指挥,这个周期大概两个月。到六月发生了71军守四平之战。

蒋发现杜完全不行,就让陈诚接班。杜以自己需要治病为由离开。

七月,蒋任命孙为新军总司令。负责建设新军。新一军损失大于新六军。原因是杜一直让新六在沈阳待着。

5

因为蒋介石比谁都清楚,所谓薜岳、孙立人、张灵甫等等这些“抗日名将”,是吹牛逼吹出来的,根本不靠谱!

抗日战争,共产党与国民党各消灭日军约四十余万,而消灭伪军,共产党约一百一十余万,国民党为零。

八路军一个集团军三万余人的战绩,远超了三百万国军的战绩,且八路军的伤亡是国军的八分之一(四十万对三百余万)。!

抗日战争的奇怪现象:国民党正面战场仅几十个日军俘虏,延安却有三百个!

1944年,美国政府在中国战区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现象。作为抗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拥有的日军俘虏极少,在重庆仅有几十个。然而,陕北的延安却有三百多名日军战俘。

6

7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无心作战,如果让薛岳,孙立人领兵,结果也是无济于事,二人的资历也未必能指挥的动下边的黄埔系。蒋介石一直重用黄埔系的将领,因为这些都是他的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心腹。虽然抗战时期重用了二人,但当时环境不一样,抗日是抵御外辱,民族同仇敌忾,二人还可堪用。解放战争是内战,蒋介石只只相信自己的人。


派系的因素影响


薛岳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护法战争时期,在粤军中一路成长为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委以重任,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制定长沙会战,首创天炉战法,给日军以重创。几次长沙会战,虽然成了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但是,手下一帮黄埔系的高级将领有好多不听指挥。好在当时民族危亡,全国实行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蒋介石严令督促并支持薛岳,勉强指挥的动一帮派系林立的黄埔系将领。

8

蒋介石为什么在解放战争中不重用薛岳和孙立人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个假命题,如果换成蒋介石为何在解放战争中弃用孙立人和薛岳的话就比较妥当。

薛岳这个人能够受到蒋介石的赏识,真的非常的不容易,薛岳这个广东老虎仔连续站错队,先后跟着李济深和张发奎反蒋。所以对于蒋介石这个极重门户之见的人来说,这个脑后有反骨的薛岳被打入了另册。

好在号称小委员长的陈诚慧眼识才,向蒋介石力荐薛岳,这才是让薛岳重新进入了蒋介石的视野,为自己的事业打开了一扇门。蒋介石在用了几次薛岳之后,发现这个小岳岳还真的好用,即插即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长征中,薛岳率领九万中央军尾随红军,名为追击红军,实为削藩,这就意味着薛岳不仅要在军事上打胜仗,还要在政治上与那些地方实力派,直接交锋。没有绝对的信任,是不可能承担如此重任的。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