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心中住着林黛玉,但不知不觉活成了薛宝钗!为何这样?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看到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开始都是林黛玉,活着活着就成了薛宝钗”这个话怎么怎么熟悉呢,感觉像我说的呢!果然一翻我的文章,发现真的和我的原话差不多。

人之初性本善,年少时单纯直率,就像林黛玉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高兴就表现出来,不满意就直抒胸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的事情的增多,活着活着就成了薛宝钗。活着活着甚至活成了夏金桂,活成了泼妇、悍妇。

从嫁给爱情,到嫁给功名富贵。

每个人初入社会,都是和林黛玉一样,不计较功名富贵,不问功利和目的。爱就是爱,不参杂功利因素。只要有爱,穷小子也可以嫁。

过着,过着发现,人的清高,也有代价,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没有权,日子就过得清苦艰难。清高,也清高不起,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2

3

4

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开始都是林黛玉,活着活着就成了薛宝钗”?

这话肯定是深通人情世故的人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红楼梦》里的钗黛二人可说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作者创作的初衷大约既不是褒林抑薛,也不是捧钗抑黛,而是通过春兰秋菊,不同特色的美,最终都走向毁灭的结局,来反衬社会道德,特别是婚姻伦理道德的不合理,以及生命中永远无法解决的缺憾之美。正如张爱玲所言,红玫瑰,白玫瑰,娶到的那一个,总是不好的。白玫瑰会成为饭粘子,红玫瑰会变成苍蝇血。而娶不到的,白玫瑰会变成窗前明月光,红玫瑰会变成胸前的朱砂痣。

钗与黛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当然可以找出很多。我认为最本质的是宝钗经过了社会道德的驯化,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当时社会道德对女性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女德。而林黛玉没有经过道德驯化,她的身上更多的体现了人性的本真。这才是作者把钗黛对举,形成春兰秋菊之势的原因。

道德,是教化的结果。而封建时代所谓女德的传承,是通过家庭的言传身教,一代代传下来的。而不是学校教育,和读书学来的。这一点上,林黛玉与薛宝钗有很大不同。林黛玉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所以,女德的传承就中断了。而封建的道德教化,是有违背人性的地方。特别是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更是如此。林黛玉没有了母亲的教诲,恰恰保持了人性中本真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就是缺失。所以,我曾在回答一个问题的时候说,林黛玉的教养比不上薛宝钗,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或许是我表述的不太清楚,引来一些嘲讽说:“笑死我了,林黛玉的教养竟然不如薛宝钗。”试想,如果林黛玉的母亲不死,一定也会对她进行女德培养。让她“存天理,灭人欲”林黛玉就不会在与贾宝玉的关系上体现出一种人性的本真状态了。

总之,林黛玉的状态,就是人性的真实状态,有棱角,有脾气,有性格,有情怀,悲伤就哭,高兴就笑,生气就发怒等等。而薛宝钗的性格,是经过社会道德的塑造和打磨的结果。她深通人情世故,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情感,顺应社会需要。明白了钗黛二人个性上的本质差异。题目中的话自然就显示出来了。每个人生来都是自由自性的。谁也不想被拘束,被管制,被打磨。人遇到社会的改造的时候,第一本能就是抗拒。这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个性。个性完全不同的事物是无法相处的。必须有了共性之后,人与人的相处,才有可能。所以,社会道德的培养,本质上就是一种共性的培养。当在社会上生活久了,碰的钉子多了,慢慢的,棱角就被磨平了,就会变得圆滑起来,世故起来。这时的人,就从个性状态走向共性状态。也就是从林黛玉走向了薛宝钗。

5

时位之移人也。人在社会与大自然面前,只是蜉蝣与蚂蚁。当以生存为要。

林黛玉不随时势而亡,

薛宝钗随波逐流而昌。

顺势而昌,逆世而亡。

6

红楼梦中,林黛玉跟薛宝钗的性情迥异,林黛玉原本将一切事都想得很简单,认为未来理所应当会跟贾宝玉成亲,理所应当会有很美满的生活,然而结局是一切成空。薛宝钗则八面玲珑,她几乎是完美的人,然而这种完美,事实上是对现实的妥协。

林黛玉的才学在大观园众姐妹中是最高的,这从她多次赛诗都夺魁就能看出,贾宝玉的姐姐贾元春也很喜欢林黛玉的诗。贾元春让贾宝玉写诗时,贾宝玉才思枯竭,是林黛玉帮了他的忙,一挥而就,便是一篇佳作。

才学高,样貌好,且与贾宝玉两情相悦,林黛玉认为未来理所应当会跟贾宝玉在一起。就好像我们刚踏上社会时,也会觉得凭自己的才学,会顺风顺水,然而现实往往会狠狠给我们大嘴巴,会让我们学会妥协。

7

这个题目是一个人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历程,也是人生情感转变的过程。前后的形象反差之大,以及情感由鲜活转向麻木,都有一点像鲁迅笔下的闰土。

每个人初入社会,本性都是单纯善良的。心田犹如没有经过污染的净土。这种状态就如林黛玉一样,所言所行皆出自于本心,不问功利和目的,是一个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然而,走着走着,人生经历得多了,遭遇的碰壁也多,方知那直性子无城府的善良,却会让自己多走许多弯路。而随着心理创伤的疗愈,也会在不经意间由“我想怎么说怎么做”不知不觉地转变成“我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因此,人走得越远,言行举止便会越发圆滑。有一天蓦然回首,却发现人生的本真早已经遗忘在了来时的路上。

这个时候的自己更像是一个符合大众需求的标准。然而,也如宝钗一样,纵然为人处世能够左右逢源滴水不漏,却难免给人以内心失真之感。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