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那么到底难在哪里?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没有无解的阳谋,只有暂时的终局。

博弈是阳谋。博弈的终局是纳什均衡。推恩令之所以无解,就是因为它制造了一种纳什均衡。汉武帝恰是这个纳什均衡的设计者。

汉高祖奠定的博弈局面

汉初62个郡,刘邦直管15个,剩下的在11个诸侯王手中。而11个诸侯王中,有7个是异姓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2

所谓阳谋与阴谋最大的区别就是“无解”——你明知是个坑,还不得不往里跳,甚至还得抢着往里跳!汉武帝刘彻颁行的推恩令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汉高祖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不王

汉王朝建立之初,为了稳住从项羽阵营投靠过来的异姓诸侯王,汉高祖刘邦不得不保留了异姓诸侯王这样一种存在。因为是“原始股东”,这些异姓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里几乎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汉廷的手根本伸不进去!

后来,因为刘邦的打压,异姓诸侯王们纷纷举起了反旗!最后连刘邦的发小、时任燕王卢绾都背叛了刘邦,与匈奴人不清不楚、和反叛陈豨勾勾搭搭……刘邦的晚年几乎就是在平定诸侯王的叛乱中度过的。在大体平定了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奠定了汉王朝非刘姓不封王的基础,这个祖制直到东汉末年才被曹孟德所打破……

3

阳谋本身就是无解,才称之为阳谋,说“无解的阳谋”,就像在说漂亮的美女一样。

阳谋和阴谋的区别,不是正义和邪恶,也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有无解,

阴谋是指,只要你知道他的计谋,就可以破解,

阳谋是指,即使你知道他的计谋,也破解不了。

推恩令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的,这个是汉朝第一牛人贾谊提出来的,汉文帝是按照他的计谋实施的,汉景帝也是按照他的计谋实施的,到了主父偃跑出来炒现饭,被吹得神乎其神,

4

推恩令确实是无解的阳谋,汉武帝并不强迫执行,可是诸候们明知道是坑,还不得不跳。但是推恩令存在着先天不足,其实也没多大作用,除了汉代,历朝基本上没有使用。

说它是无解的阳谋,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皇帝名义上不仅不是削藩,而且是给诸侯们施恩:汉初是嫡长子继承制,除了嫡长子,次子,庶子都没有继承权,它有一个严苛的规定:如无嫡子则以无嗣直接除国,哪怕有庶子国家也会收回封号封地。男子三妻四妾有儿子很容易,但不一定能有嫡子,所以面临除国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推恩令并不强制执行,但不管执行不执行,都会形成分裂或内乱:执行了推恩令,老国王死后王国就分裂成几部分不存在威胁了,不执行推恩令,次子和庶子就会不服,儿子们就会内斗自相残杀,由朝廷出面收拾残局。

如果想后代安稳只有执行推恩令。举个现代的例子,虽然法律规定父母既可以选择让儿子们平分家产,也可以选择任意处置名下的财产,愿意给哪个孩子就给孩子,但是除非是某个儿子太忤逆不孝,父母大多会选择一碗水尽量端平,不然就会引发家庭矛盾。

5

推恩令根本不是什么“无解阳谋”,如果没有汉景帝通过平定“七国之乱”打服诸侯,刘氏诸侯王都不会拿正眼看一眼推恩令。

推恩令有什么“无解”的?

推恩令早在汉文帝时期就由汉初著名政治家贾谊向汉文帝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但是当时皇帝最大的威胁不是诸侯王,而是中枢的军功集团;汉文帝还要借助关东(函谷关以东)刘氏诸侯王威慑关中的军功集团,所以没有采纳。

6

推恩令确实是高明,但也没有那么神。推恩令就是变相的削藩,或者说叫柔性削藩。简而言之,是把原来只有嫡长子单传世袭的制度,改成多数儿子都可以参与继承分享的制度。

打个比方,一个王爷原来的封地只有一千亩地,只能嫡长子一人能继承,传了十代之后还是这么多地,控制力没有丝毫减弱。但是制度改革后,一个王爷有十个老婆,至少有10个儿子,他们都有继承权,一个人只能分到100亩。如果这10个王子每人有10个王孙,那就成了100个人继承,每人只能分到10亩地了。要不了几代,昔日良田千亩的王爷,到最后都变成农民了。

以上仅仅是打个比方,事实上没有分封那么多。但无论如何,分封是立竿见影的:“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原来天下20多个王,现在变成100多个了。再过几代,王爷们的封地都不如地主多了。

7

刘邦在建国之初所实行的郡县分封并行制,简称郡国制,在西汉建立之初起到了稳定天下的作用,既解决了绝大多数人要求分封的需求,又实行了郡县制正确的政治制度,但是,任何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就有坏处,刘邦所实行的郡国制给文、景、武三朝都带来的较大的危害。

这个危害就是分封出去的刘氏藩王势力越来越大,开始威胁到汉朝中央政府的统治,其实汉初并不乏有识之士,贾谊就给汉文帝提出过建议:

《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令海内之执,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人。

汉朝著名政治家贾谊

贾谊这话的意思是说:想要天下政局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诸侯实力弱,就容易用道义来管束他们;诸侯国小,就不会有邪恶之心。这样四海之内施政,就如身体支配手臂,手臂支配手指,没有不控制自如的。

8

9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推恩令能被称为无解阳谋,有两大因素做支撑:强权与人性。

对于推恩令,历史书上早就告诉我们,这是主父偃献给汉武帝的奇谋,分化了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武帝能够全身心投入讨伐匈奴的宏伟大业中。

推恩令到底是什么?以刘邦长子刘肥为例,大汉建国后他被封为齐王,封地就在当年齐国故土,他的王位将来会传给他的嫡子,传承几代之后齐国还是那个齐国,但是财富和实力都会累积,足够抗衡中央政府,推恩令就是让他所有的儿子无论嫡庶都有继承权,他一共有7个儿子,齐国就会被一分为七(汉文帝时期已经这么做了),再下一代,曾经的齐国就会被分为十多份,甚至更多,一个小诸侯国甚至只有一郡之地,再也无法违抗中央的意志了。

10

导语?:公元前?127年?正月?,汉武帝?刘彻?采取?主父偃?的?进言?,下旨?行?推恩令?,改?嫡长子?继承?王侯?封地?为?长子?、次子?、三子?分?封?。各大?王侯?虽然?知道?这?是?汉武帝?要?削弱?自己?的?封地?,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这份?“恩典?”!

?汉初分封诸侯王,终成文景两帝头疼的问题!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赢楚汉战争,成功登基为皇帝,开启西汉时代。这时候的刘邦子嗣还小,一帮功臣呢也需要安置,于是便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和一些本家王爷,让他们去管理封地,从而来拱卫中央。

后来,随着国家稳定下来,刘邦和老婆吕后一起寻思,将那些个诸侯王又给干掉了,所以直到刘邦死的时候,他所封的异姓王基本也都没了,剩下的都是宗室王爷,尽管后来吕后当政处理了一波,但是这些诸侯王的封地还在,并且渐渐稳定,有些甚至发展的比中央政权还好,例如后来发动七王之乱?的?吴王?刘濞?。

到?了汉文帝?时期?,各大?王国?凭借?自己?封地?上?的?赋税?等?,已经?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于是?便有人?出来?提醒?汉文帝?了?,这个?人便是?贾谊?,他?在?《治安策?》中?请求?汉文帝?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