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70万日本关东军部署在远东地区按兵不动,有必要吗?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941年11月至1942年初,苏德战场上的德军随着苏联的严寒到来,最终止步于莫斯科城下,并在苏军大反攻中仓皇后退。气急败坏的德国元首不仅撤换了一大批“作战不力”的将领,而且亲自担任陆军总司令,总算制止住了德军的溃退。

让他略感欣慰的是,“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人总算“站到了”自己一边,投入力量在东南亚牵制着英国,但他更希望日本借机在远东进攻苏联,以配合德国1942年的新战略。然而,日本人非但不“帮忙”反而劝其和谈,这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人有自己的战略意图。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日军“南下”战略取得了骄人战绩,在东南亚地区兴风作浪、所向披靡,英、美等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落入其手中。日军的“骄人战绩”让德国元首再次看到了希望,试图将这位“东方盟友”也拉入到对苏联的作战行列中。

于是,继多次“劝说”无果后,德国元首决定亲自出马会见日本驻德大使,甚至将自己的下一步战略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并允诺日本可以占领到贝加尔湖大片的苏联领土。看来,为了促使日本参与征服苏联,德国元首也是吊足了对方胃口。

然而,日本大使只是谦恭着听,却自始至终都没有积极响应。仅强调日军与英、美两国开战的同时,在远东进攻苏联势必造成兵力分散,但为了帮助盟友,日本将扩大关东军实力,以此牵制苏军部分力量。说白了,日本人不愿“趟浑水”。

其实,日本对苏军的实力一直心有余悸,不仅是在远东“张鼓峰”和“诺门罕”两次战役中大败而归,而且在观摩了苏德战场上苏军的表现后,更加确信苏军虽打不过德军,但打日军绰绰有余。更何况,现在战局并不明朗,还是静观为好。

当然,从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发展看,美、英军队实力远在日军之下,更应该顺势而为,待日本称霸亚洲后再作打算。甚至为了保证其“南下”策略的顺利实施,日本拉上意大利,一同鼓动德国与苏联停战和谈,并表示愿意从中进行调停。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等人对此不感兴趣,并嘲笑般地告知对方:“日本无权要求两国进行和谈,德国会胜利的,无须调停”。尽管德国人的傲慢让日本人恼羞成怒,但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70万关东军部署在远东防备着苏联,不敢妄动。

那么,日本有必要在远东部署一支庞大的重兵集团吗?

1942年初,日军“南下”策略取得了很大成功,不仅将英美盟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且侵占了其在东南亚的海外殖民地。然而,日本南方军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抽调部分兵力充实到关东军,虽与百万苏军针锋相对,却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

首先,尽管苏日两国签订了《中立条约》,但日本人深知有英、美等国支持背景的苏联,一旦获得卫国战争胜利后,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日本。为了保证南方作战的顺利进行,避免两线作战,在远东保持一支庞大的重兵集团十分有必要。

其次,日本人结合情报及战略分析得出结论,地大物博的苏联不仅拥有充足的人力和粮食,更有一定的军工实力以及英、美等国的军援,而“捉襟见肘”的德军将面临困境。也就是说,1942年德军不可能征服苏联,与之交恶没有一点好处。

更重要的是,同样提防日军的苏联统帅,更是将远东苏军打造成“战略集团”,不仅配有远超日军总数的飞机、坦克、大炮,更是在兵力上始终处于“压倒性”优势。本就实力不济的日军只得不断地壮大关东军实力,提防这个强大的对手。

于是,到了1942年的7月,日本关东军占了其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坦克与飞机占了一半以上,可以说是当时日军中兵力最多,装备最精良的重兵集团。特别是在二战最紧张的2年里,既未派往太平洋也未加入中国战场,令人嘘唏不已。

从这一点看,苏、日双方为各自的战略目的,在苏蒙边境上集结了近200万军队,而70多万日军被牵制在远东,对于太平洋和中国战场有着积极的意义。要知道,即使三分之一的日本关东军投入到任何一个战场,都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不管怎么说,尽管有“先见之明”的日本人最终迫于“无奈”,未出兵进攻苏联,对德军的“帮助”不大,但实际上,百万苏军同样被牵制在远东地区,对德国元首来说,这个“功劳”是不能抹杀的。可以说,日军“间接地”参与了苏德战争。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