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怎样的?
1
勾践(前52O~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君。
越国,本是东海之滨一个发达的小国。到春秋时代的后期,才渐渐强大起来。
勾践的父亲允常统治时期,与北边的吴国结下冤仇。至勾践上台的第一年,打了胜仗,并射伤吴王(阖闾因伤而亡)。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阖闾的儿子)战败越军,将勾践和他的残兵败将五千余人包围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上。后勾践依赖大臣文种和范蠡奔波筹谋,求得吴王夫差解兵回国。
吴赦免了越国后,勾践返回国都,吃苦用心,图谋国事。他在坐卧睡觉的地方铺上芦席,悬挂着猪苦胆,无论坐着念书处理国事,还是睡觉,总要仰头看看,在吃饭时也要先尝一尝猪胆的苦味(此既卧薪尝胆的来由)。勾践常常用此方法自责:勿要忘记会稽山遭受的耻辱啊?!
勾践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其夫人则亲自织布,尽国力来为吴王进贡。他吃饭以素食为主,从不添肉,平日里粗布衣服,不穿华丽服饰,谦恭对待品学兼优的士人,优厚的招待往来的宾客。体恤民情,救济穷困百姓。并任用范蠡和文种等人整顿国政。
2
卧薪尝胆故事背景: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夫差牢记父仇,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公元前494年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王勾践率余部5000人被围于会稽山上,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勾践请降,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
勾践夫妇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据说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这就是现在卧薪尝胆这个词基本含义。
西汉最早出现“尝胆”记载。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中,说:“吴既敌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出现“尝胆”记载。但没有写到勾践卧薪之事。
3
这问题本身起来很简单,但是看着问答区里面某位仁兄答非所问,我还是辛苦一下,先来了解一下前因后果吧,免得到时候,还有人在那里开开儿谈说什么,历史都是胜利者编写的之类的废话。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时期在整个天下最南方的两个国家,吴国的姑苏城,位于现在的长三角地区,而当时的越国比吴国更加位于天下的南方!
两个国家相爱相杀一直伴随到春秋末期,这个时候天下的大势已经趋向于稳定,唯有天下的边界之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战争爆发,吴国和越国在积极吸收了中原大国的一些技术长处,尤其是铸件方面的技术以后军事实力大幅增加,这就之后吴王阖闾,在引进了楚国等一些其他诸侯国的人才之后,国家实力逐步提升,并且开始制定了称霸中原的战略,而此时越国的国君陨落,越王勾践上位。
这个时候吴王阖闾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觉得有机可乘,大出自己的军队要进攻越国,月国当然不答应派出自己的军队开始反击,但是吴国的军队实在太过于强大,数次进攻居然毫无战果,越王勾践想要自己率领军队前去进攻的时候被手下的人给拦下来,然后使用了一招叫敢死队。
当然使用方法有一些奇葩,也就是500名敢死队跑到别人挣钱,没有发动冲杀,而是选择直接在敌人面前自杀!这件事情吸引了吴国军队的注意力,多人都跑到吴国军做的挣钱去观看指挥官和领不住,此时越王勾践看到了机会,派出军队一波冲杀吴王阖闾受了重伤,并且在这之后不治身亡,两个国家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死仇。
4
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事,完全就是个杜撰,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勾践同志既没有卧过薪,也没有尝过胆,首次提出“卧薪尝胆”这四个字的,始作俑者是爱吃肘子的苏东坡,至于后来,被人口口相传,竟而又被张冠李戴,扣在勾践名头上的,则是那位爱编鬼故事的蒲松龄。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这是有据可查的,卧薪尝胆第一次被人正式提出,跟勾践没半毛钱关系。
但蒲松龄同志,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这副对联,才真正的把卧薪尝胆与勾践混为一谈。
5
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指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在《史记·越王勾践》中这样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睡在干柴上。尝胆:尝苦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因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勾践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因此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就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采取很多增强国力的措施,得到百姓拥护。大家都劝勾践出兵灭吴,勾践过了几年,国力强大之后,率兵攻打夫差,最后灭掉吴国。
6
卧薪尝胆是形容越王勾践的。勾践是越王允常的儿子,允常去世后,吴王阖闾乘机率兵攻打越国,但被勾践击败,阖闾还因在战场上负伤去世,这让越国和吴国结下了生死之仇。夫差当上吴王后,日夜秣兵历马,准备攻打越国为其父亲阖闾报仇,勾践听说此事后,主动派兵攻打吴国。
随后吴越两国爆发了战争,越国输给了吴国,越军被吴军围困,面临着灭顶之灾,这时候范蠡劝勾践向吴国称臣,从而保全自己。最终经过商谈,勾践入吴给吴王作奴仆,从而换取了夫差的罢兵。吴国大夫伍子胥劝夫差杀了勾践,以免留下祸患,但夫差没有听从,而是将勾践安排在了父亲阖闾墓旁边的一个茅草屋中,让勾践每天给自己喂马、拉马等,将他当仆人用。
勾践表面上对吴王毕恭毕敬,甘作他的奴仆,但每天在背后尝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现在的耻辱,从而有一天能一雪前耻。勾践的做牛做马换得了吴王的信任,最终将勾践放回了越王。到越国后,勾践重用范蠡和文种,励精图治,使越国很快强大了起来。同时,他还给吴王赠送美女,消耗吴王夫差的精力,使他麻痹大意,安于享乐,最终让越国的实力逐渐超过了吴国。
越国强大后,勾践再次率兵攻打吴国,这次他准备更加充足,也更有决心,所以一鼓作气灭了吴国,同时也杀了吴王夫差。越国灭吴国之后,实力很快强大了起来,勾践也成了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
7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薪(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使越国强大起来,并最终找准时机,灭掉了吴国。
扩展资料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允常死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夫差为报仇雪恨,养精蓄锐,誓取越国。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8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少小不知勤学早,老大伤悲为活忙。末伏雨打临秋叶,江山肾好中国心。学而不知疲倦,恰如卧薪尝胆,时日涂鸦必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