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为何却在《出师表》里写道“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1
!真实的历史就是:刘关张三请诸葛亮!《三国志》有记载!《出师表》更印证这一事实。
2
三国时期,已处于混乱时期,当时的人才征辟,一般是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已推荐自已;二是他人推荐自已。而来自名士的推荐,是最为简单可行的方法,一般都能得到重用。
按历史记载,刘备是在公元201年来到荆州的,然后是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201年到207年中间有6年的时间,只有在202年刘备北上叶县,与魏军发生博望坡之战,然后就没有其它战事。
刘备在荆州是驻守在新野的,刘备没有战事的时候,大多时间安抚当地百姓,争取当地士人民心,结交当地英雄豪杰,再有时间就是陪刘表喝喝酒,发发髀肉之叹的感慨。刘备的作为也因此引起了刘表的猜忌。
从刘备驻地新野到当时的荆州治所襄阳,不过几十里路,骑马半日可以到达。
3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之说可信度并不高。
非历史专业的易中天提出这种说法被大众所熟知,有哗众取宠之嫌。
先来看这种说法的由来,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记载于《魏略》和《九州春秋》,原文“北行见备”。
4
这就说明,你那个“真实的历史”当事人诸葛亮没承认!而且另一个当事人刘备他儿子阿斗也并没有发圣旨反驳说:俺爹才没上感子找你,是你死乞白赖的要跟俺爹的!所以历史是一门抽丝剥茧却也不见得,得其门而入的“热门角落”!因为历史是一个理性思考和切身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所以它的面太宽泛!
5
《三国志 诸葛亮传》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是刘备先去见的诸葛亮。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襄阳记》中也说了,司马德操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并且司马德操很明确的跟刘备说诸葛亮不是一般的儒生俗士,而是人中龙凤,国士俊杰。
这两则史料说明诸葛亮在荆州名士圈中的名气很大,刘备在三顾茅庐前已经对诸葛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知道荆州有这样一个贤才。所以一开始刘备拜访诸葛亮更多的是寻访名士的心态,在见到诸葛亮后《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让刘备眼前一亮,而诸葛亮在政治理念上与刘备的契合和其所具备的王佐之才也正是刘备团队一直以来的人才能力短板。这使得刘备愿意多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在不断的了解中双方达成共识,那就是“这是自己人啊!”
所以不存在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的说法,也就不存在《出师表》的描述与历史不符这一回事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的说法呢?
6
三顾茅庐之前,刘备应该相当了解诸葛亮,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已经达到求贤若渴的程度。
7
历史是当权人写的,也有乌笼的方面。
8
诸葛亮自荐于刘备的说法,出自于《魏略》、《九州春秋》,而“三顾茅庐”的说法出自于《出师表》,另外《三国志》、《资治通鉴》也支持这一说法,然而,谁是谁非呢?
三顾茅庐见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采取了这一说法,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认可《三国志》的观点。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叙写,更加重了三顾茅庐的真实性。首先诸葛亮这个人忠诚持重,他为政廉洁奉公,执法严明,其人格的独特魅力决定了他不可能去捏造事实。而且此时诸葛亮已经位极人臣,被称为“相父”,虽然刘备已死,但是以前的当事人都尚在,这种情况下,说些子虚乌有的话抬高自己,完全是授人以柄。所以历朝历代的史学家,都采取了比较严谨的说法,认可三顾茅庐的存在。
反观《魏略》是早已失传的著作,它只存在于裴松之给《三国志》所做的注解里面,而《三国志》却流传下来,说明当时的学者在考证两本书的真实度上,认定《三国志》取材详实,可信度高,舍弃了《魏略》。还有,提出诸葛亮自荐于刘备观点的裴松之,最后也是认可了三顾茅庐的说法。
9
答:这个问题不矛盾。
我们都知道,诸葛是菜瑁的姐姐的女儿的丈夫,清楚吧!又是刘表的老婆的姐姐的女儿的丈夫,更清楚了吧!他以这个身份去找刘备研究防守荆州的事儿,刘备自然而然就熟悉诸葛的政治主张了。加上刘备与刘表之间的关系政治同盟,经常去诸葛讨教如何应对局面,习以为常……“三”顾?三在我国古代代表多的意思,绝对不只三次,有可能天天都去,诸葛写给刘禅的东西,就不能说天天到我家讨教!“谦虚”地告诉刘禅“三顾茅庐”,就是这样的。
10
演义,历史小说而已,离史记相差十万八千里,而二十四史也只能称为二十四姓之家谱也。《隆中对》只是提到刘备三顾茅庐,而未说清三次到隆中具体做了什么,是顺路看看卧龙先生到底是啥样人?是不是名以实归?还是看在水镜先生的面子,造访一下诸葛亮,给足水镜先生及其荆襄上层人士的面子,毕竞刘玄德草创时期谁也不敢得罪。别人把你吹上天,个人简历写的再好,没有真才实学,刘备也不会用你,是骡子是马总要溜一溜,心中才有数。几种原因让刘备找了诸葛亮三次,两次没在家,也可能诸葛亮装逼,自抬身价,三顾茅庐成为以后吹嘘的资本,历史上许多文人都爱这样装逼的。巜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成半人半妖,许多事夸大其词,集众人智慧于诸葛亮一身,是演义的需要,后世读者也愿看到智慧人士的面貌。两全其美,何必认真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