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什么是中庸之道?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的方法论。

《中庸》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的学术和思想地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思想,其实来自于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子思把这种思想进行了哲学化系统化,将之提升到人性的角度。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家是高度重视中庸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就是如何践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哲学的所有内涵,就是让人成圣的学问。也就是说提升道道德智慧的学问。儒家在道德境界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践行这些价值观?中庸给了答案。中庸开宗明义,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里面有三层意思。“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道的原则去进行修治。

那么,儒家认为的道,是什么呢?儒家的道其实是和天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认为天道的核心是诚,是真实无妄的状态。人道要与天道相契合,那也要诚。这个诚不是忠诚老实的意思,用朱熹的话说,就是真实无妄的意思。这一思想,既来自儒家的另一经典大学,也来自孟子。

2

所谓中庸之道,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理论。指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纯正人性提高自身修养、对待万事万物。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境界,是儒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为人处世还是社会治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严以自律。中庸是人们修养的一种境界,人的修养贵在坚持,贵在严以律己,时时处处都要符合诚信仁爱、谦虚谨慎、和谐包容的要求。严以律己是中庸的起点,一个人从自己的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发,向内不断自省,对外持续践行信念,才有可能达到个人修养的理想境界,即中庸境界。人的欲望和需求只要有节制,符合中庸之道,也就符合天理大道。

其次是至诚至善。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是指人类追循自然规律,并最终达到一种与天同在,与道同存,与万物同生的思想境界和心灵高度。反映到个人修为上,就是适应自然变化 ,找出自己在自然中的合理定位,而后做到进退有据和行止有度。至于这里所提到的自然,实际上涵盖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而追寻自然,是指找出事物规律,然后改变自己去适应它,并最终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其三是谦虚谨慎。“谦”是中庸之德。中庸之道着力强调君子无论功劳多么大、能力多么强、至诚善意多么纯,都必须谦而又谦,只有这样才能令人信服。圣贤笃诚、谦逊,所以仁人志士对其自愿追随和由衷拥戴。

其四是和谐包容。中庸思想反对贫富两极分化,所以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倡导全民和乐、互敬互爱、去私为公的大同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良性状态。只有为官者自修向上、展现自律风范,百姓尊重官员、理解仁义之官的艰辛和苦衷,才能达到官民同心同德的理想社会的境界,就能实现社会和睦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3

谢友邀题!

中华传统文化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传承几千年的“允执厥中”的“中”为王道、为正统、为一贯,古《尚书》、《论语·尧曰》早有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近年新发现的“清华简”《保训》篇又获新证据。

孔子思想的核心说到底,其实就是中庸、用中之道的“中”,正所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应该说,《礼记·中庸》讲得是再明白不过了。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已经阐明了中庸、用中之道的思想精髓。

事实上,《中庸》所谓的“天下”,绝非仅仅指中原地区等(阳:具象),指的其实就是作为十字宇宙坐标原点、源点、中点的“中”(阴:抽象)!“中”也由此被古人赋予:物质水平轴(东西)“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外在属性;精神垂直轴(南北)“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内在属性。这里讲十字坐标,显然也不仅仅是一个平面概念,它当然也是一个三维立体概念。

4

儒家思想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中庸"为思想方法。中庸之道的内涵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中",二是“和"。

一是“中"。孔子所谓的“中",就是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适度"、“恰如其分",反对“过"与“不及"。所以《子罕》篇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四者讲的都是要尊重客观事实,反对认识上的片面性,排除固执已见,主观成见。

二是“和"。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观点,就是强调不同等级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这种“和为贵"的观点,如果撇开其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内涵,对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

5

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6

中庸之道的精髓,应该是:“中正”之道。释义如下:

《中庸》典籍,是集孔子思想之集大成,其中蕴涵孔子对“人生处世哲理”。孔子分析并总结,并向人们指示,具体的:“唯有持中守正,方可占据事物的正中相亭位置,终得恰好不偏不倚,使事物相对平衡,才能达到不受「两极性」(两极性:事物本质存在的是非,好坏,正邪的)冲突,带来的危害,同时因处中正,不明确极性意向,即可左右逢源”。从中获得的利益生存之道,就是《中庸》之道的思想精髓。

7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君子理想人格,也是儒家待人处世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大即大,说小即小,它隐藏在平时、日常的细微之中,又尽显博大的精深智慧,“广大”而“精微”、至诚无息,德和天人,合外内之道,是天道与人道、仁与礼、忠恕中和的统一。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大家已经很长久地缺乏它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庸是天之德。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的道理是诚一不二,化育万物而不可测。“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也参”,中庸认为至诚尽性是可以通天的,天之德就是广博、身后、光明、承载万物,作为人是天的衍生,人就应该效仿天,做到心胸广阔,厚德载物,承应天之伟大,树立远大的抱负。

8

我认为,《中庸之道》是我国人民几千年以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处世哲学,是儒的核心思想之一。(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无过而不及之名)。这便是古人的中庸之所在。不是人们误认为的:中庸之道是和稀泥,做滥好人,是非不辨,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而是根据事物的天性和变化的规律,做出最适合自然的选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记得我们上学时,正是文化革命期间,今天批中庸之道,明天批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是另有他指吧了!

9

先说“中庸之道”的必要性,然后再谈它真正的精髓,“中庸之道”的必要性,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这里面的“中行”意思就是“行中”,即行中庸之道,如果一个人不能行中庸之道,那他必定非狂即狷,狂与好狷也好,都是有偏差,而不是恰到好处。

狂与狷

孔老夫子后面讲“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是对“狂”和“狷”的解释,讲得通俗一点,“狂”就是左倾冒险主义,而“狷”则是右倾保守主义,这样一讲,相信很多朋友就找到感觉了。

“中庸”,北宋的程颐先生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个说法到了南宋时期,被朱熹作为一个相对权威的注解,引用到了他的《四书集注》里面,《四书集注》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范本,所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中庸”的标准答案。

但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中”的标准很难界定,怎么做才算“不偏”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本能上讲,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来界定,这样的话,这世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中”了,那么各类争执的产生也就很难避免。

就比如“狂”和“狷”,对自己有利的时候,谁能保证绝对不“狂”,对自己有害的时候,谁又能不“狷”呢?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的天性,这是无可厚非的,既然是无可厚非,那这个“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所以这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10

我认为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亦暨“人心惟惟,道心惟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真言”。

也就是要明了人情事故,懂得掌握、遵循并运用自然运行的法则,察天理、知人心,见微知著,察几知机,知中守正,抱朴守素,执中守一。

就是要见人所未见、听人所未听、见事所未发,提前掌控人情世事变化的先机,使之向着好的方向和良性循环的方面变化,以促使社会发展向着进步和良好的方向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