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如何理解“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其中“色难”是什么?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首先,谢谢您的。

色难一词,出自《论语·为政》讲的是我们应该真心实意的对待父母,而不应该只作表面工作。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不要给父母脸色看。

其实从古至今,说的最多的,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还是孝悌之道,不论是从纲常伦理,还是道德约束,一个人,如果说是对父母做了丧良心的事情,是最最让人鄙夷的。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年轻人都承受着不同地方的压力,在日常和父母的相处中,就会有不愉快发生,那么这个算不算色难?

2

题主好,这句话出自《论语 为政 》篇中,子夏问孝,孔子告之“色难”,就是说对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是不容易的,别以为有事情自己干,有好吃的让父母先吃,这就是孝了,要做到和颜悦色,心甘情愿才算得上孝。

“色难”并不难理解,问题是孔子为何这样子夏,孝的内涵都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孔子为何如此重视孝?孝道教育在历史上有何积极意义?今天,我们如何来面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教育?这些都是题主问题所能引发出来的思考。

一 孔子对孝这一问题的不同

这一章句前面还有三章句,分别是孟懿子、孟武伯、子游问孝,对不同的人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因人而异。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就是要顺,不顺何谈孝,这也是对所有人而言,因为顺是孝最基本的要求;孟懿子问孝,孔子说:“父母惟其疾是忧”,可能孟懿子不省心,老给父母惹麻烦;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大概子游,能养父母,但失于敬,可能还不如现在人们养宠物;在孝敬父母方面,子夏比子游应该要好一点,只是缺少温润的脸色,所以孔子的话也不那样难听了。孔子各因其才和各自存在的问题来他们关于孝的问题,也算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同时,孔子不同的,也说明孝的内涵是丰富的。在《论语 》的首篇中,与“孝”有关的内容就有五章句,首篇“学而”,主要谈为学的问题,足见孔门中是把“孝”当做为学的重要内容,这是“为人之本。”

3

首先,拆字“色”与“难”,方知“色难”是什么?

色:七色,但在孔子说的“色难”中,色即是脸色、形色和表情。具体表现为:人之面部表情、声音缓急和行为动作等方面。

难:肯定是有一定阻力,但如孔子言及之“色难”里的“难”,就是一种无法周全或做到的困境。“难”,是困难,有不易或难以做到的。

“色难”:心中决定的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实现的,也即是说由于内心难以改变,导致的根源在于缺乏包容和耐心。

4

謝邀。简单点。

“色难。”字面指脸色;其实指平常心而已。还另有议指极端——把握平衡不易。

口上孝易,实作极难。

大抵如是。

感恩有你!

5

这条语录并不难理解,而且很有现实意义。

先把语录全文贴上,出自《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最难理解的就是”色难“,其他的意思很简单,翻译一下:

子夏问怎么理解孝,孔子说:色难!有事的话,晚辈子弟可以帮着做;有好酒好菜,给长辈老人们享用,你以为这就是孝啦?

下面简单谈三个点。

6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而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思想,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儒家学说最为贴近现实,儒家思想提倡的是人伦的关系,也就是作为人,我们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儒家学说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和亲人之间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叫做孝,与兄弟之间的关系叫做悌。而孝悌之道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可以说,读懂了中国儒家的孝悌之道,就懂得了中国人,懂得了中国文化。

中国长期以来是宗法制的社会,宗法制以家庭为单位,串联起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和天下之间的关系,所以,国以家为主,家以血缘关系为主,血缘关系以孝为主。

孔子在论语中,在不同场合,谈到过孝,而且对孝有不同的标准。我们这里结合子夏的问题,讲一下如何真心实意地孝顺的问题:

7

“色难”就是“和颜悦色难”“保持和蔼的脸色难做到”,语出自《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子夏问孝时说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通释这段话:

子夏问“怎样算孝”。孔子说:“和颜悦色难。有事情晚辈的承担那些劳作,有酒菜食物长辈的吃,难道这就算做孝吗!”

这里的“色”是“脸色”,是“面容和悦”,即“和颜悦色”。 馔,音zhuàn,吃喝。曾,音céng,副词,难道。

8

本章出自巜论语.为政篇第二》的第八章,序号为2.8。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本章是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两条,一条是说什么是不孝,即“色难”,色,名词主语,指脸色。巜说文》:“色,颜气也。”颜,指脸面。色指生气,发怒。难,形容词谓语,难看(《汉语大字典》1709页)色难,朱熹注:“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第二条,说的是什么是“孝”,也有两点,一点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偏义复合词,强调的是“子”,指子女。服,动词谓语,从事,服事。其,远指代词,那些。劳,劳动。黄侃疏:“劳,劳苦也。”此句是说父母有事,子女要从事那个劳作,即父母亲的事子女要替干。二点有酒食要给父母先吃。食,Si,第二声,指飯。先生,指原始义,即先出生的人,这里指父母。馔,吃喝。最后,孔子用反诘句,是肯定的。曾,反诘副词,竟然,难道。是以,宾语前置的介宾词组,是,前置宾语,近指代词,这些;以,介词,把。为,动词谓语,认为。此句意思是“难道把这些看作是孝吗?"自然是“孝”。(20201125)

9

先说答案

“色难”的意思是:难以做到和颜悦色

真正的孝道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0

《论语·为政篇》里记录过这样的一段对话,孟懿子、孟武伯、子游以及子夏分别问孔子什么是“孝”,最善于因材施教的孔子,给出了四个人不同的回复。其中对于子夏,孔子给出的是: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句话最难理解的,莫过于开头两个字“色难”。

要想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是让我们跟随《论语》的对话,去往两千多年前找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