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
孔子在《中庸》中曾经说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意思是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而关于“好学近乎知”,我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在我小时候,常听奶奶讲起一个故事: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酷爱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可是这也使得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工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十分惊叹,就把书借给他。就这样小匡衡一天天长大,最终成为了大学问家。
纵观古今,哪个有成就的人不好学呢?远到凿壁偷光的匡衡、悬梁刺股的孙敬、囊萤映雪的车胤……近到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当时家乡肆虐的疟疾给儿时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后来终于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曾听闻,屠呦呦和她的研究伙伴还在自己的身上首先进行试验,正是她这种钻研好学的精神,才成为了首个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有所成就,就要靠勤奋努力才能获得。作为小学生,想考出优异的成绩,要靠我们平时的好学积累,正所谓“好学近乎知”嘛,孔老先生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