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不惑之年指年龄到了40岁。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意思】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读音】bù huò zhī nián

【例句】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扩展资料

【反义词】

锦瑟年华[ jǐn sè nián huá ] 比喻青春时代。

出 处: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3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

【释义】: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出处】:《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近义词】:人到中年

扩展资料:

【例句】:

1、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了。

2、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3、他虽然看起来像个小伙子,朝气蓬勃,但事实上他已到了不惑之年。

参考资料:不惑之年-百度百科

4

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指的是多少岁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5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6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四十岁经历的事情多了,也想通了许多的事情。不惑指的就是遇到事情能够明辨不疑,对“仁义礼”也能够完全了解。

-

以上是关于不惑之年是多少岁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