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个什么样的人?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受吴承恩《西游记》及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就算放到世界范围内,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因受艺术作品的局限影响,大多数人所知的仅为神话故事中的玄奘。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神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分别。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对比《西游记》原著小说,对这位旷古绝今的高僧生平进行浅显的了解。

《西游记》讲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故事,与史实与着本质的区别。区别首先体现在玄奘的出身上。历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陈袆,祖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一带)。陈袆高祖陈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位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最风光时任北齐礼部侍郎;父陈慧,做过陈留、江陵县令——祖上门楣可谓风光至极。玄奘幼年失去双亲,随其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十三岁时得到大理寺卿郑善果的器重,被破格录用。小说中的玄奘出身由来,相信大家在荧幕之上已经“复习”过很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之二,在于取经的目的。

2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游记》了解他的。尽管《西游记》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历史作品,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但却过于迂腐,若无几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难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又是什么样呢?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僚读书世家。陈祎的幼年生活是比较坎坷的:由于父母早亡,陈祎10岁时就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算是真正的和尚——当时很多人为逃避国家赋税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后却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为。朝廷为整治这种乱象实行度牒制度——只有获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则就是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此时年纪尚幼的陈祎并未获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庙修行佛法,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这年年仅13岁的陈祎不要说入围这14人之内,甚至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对这次考试极为向往,于是陈祎一直在考场外徘徊。主持完考试的郑善果一出考场就见到在外徘徊的陈祎,于是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陈祎:”我学佛的时间尚短,功力也浅,所以没资格参考“。郑善果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陈祎:”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广大佛法。“郑善果当即对同僚说:”背诵佛经的功力不过是寻常功夫,然而风骨气度却是极其难得。如果我们剃度了这孩子,将来必会成为佛门中一代伟人“。

就这样陈祎成为了法号玄奘的一名僧侣。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洛阳佛教界里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到过长安和四川。21岁时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五年时光里他”走遍燕赵,历访周秦“并在26岁时再次来到长安与众高僧共同切磋佛学。因其学业出众而获得”佛门千里驹“的称号。当时以为印度高僧正在长安讲经,好学的玄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上门求教。此时玄奘正在研究刚传入中国的瑜伽之学,但苦于缺乏原始的梵文经本,印度高僧告诉他:瑜伽之学最好的经本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可惜我没带来。高僧的这番指点使玄奘萌生了一个念头——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经。他很快开始为西行做准备:一方面加紧学习梵语,一方面申请办理”过所“(护照)。然而办理”过所“的结果却是”有诏不许“。当时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国民出境。没有护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准备与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缩了,只有他一人始终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长安一带突遇严重的霜灾,朝廷无力赈灾,只得下旨让百姓外出觅食。玄奘就夹在逃难者中间混出了长安城西门,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实上玄奘压根就不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经,其实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难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风险和沿途恶劣的环境。

3

多答!玄奘于公元602年(一说600年)出生在今河南偃师县,为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其父、祖父、曾祖父均在朝为官,在当时位居社会上层。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把这个问题概括为:

一是从幼儿起就受苦的人。玄奘出生时家境很好,在其5岁时母亡、8岁时父因病辞官,这就造成了家庭生活陷于困顿的局面。一家人缺乏劳动能力,经济入不敷出,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玄奘行四,还有三个哥哥,无奈之下,他很随二哥住到了净土寺,一是学习佛经,二是为了活命。

二是一个极其聪慧敦厚、温文儒雅、仪表非凡、勤学不懈的人。他11岁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13 岁在洛阳正式出家,当时其佛学造诣已经非常了得,如其听法师讲《涅槃》和《摄论》,后就能升座复述,且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敬;16岁到长安,后转往成都,听讲诸论,只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人们送他八个字:过目不忘,日记千诵。

三是一个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玄奘具有坚定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西行困难重重,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求取佛教经典置生死于度外。他一路沙漠戈壁雪山丛林,艰难险阻不计其数,几次几乎丧命,但是他从来一步不退。回国后的大部分时间放在翻译工作上,他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还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大唐西域记》,此书记录了西、南亚广大区域内国家、地区社会历史变迁及当时状况,书中有些资料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4

历史上的玄奘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为人是否啰嗦不得而知,但是从一路西行到印度求真经这份勇气和胆识就可得知他不是一个婆婆妈妈优柔寡断的人。相反,即使是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果敢的勇士。此外据传他也是个早慧儿童且学霸型人物,以下就列举一些事例来看看。

在净土寺剃度出家的陈袆法名玄奘,虽然年纪小(13岁左右剃度,且唐朝的僧人考试难度高,他的年龄也不符,算是破格录取),但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在洛阳的佛学圈里声名鹊起。此后他又因战乱到过长安和四川,并在21岁时受“具足戒”,即完全具备僧人的资格和条件,由此也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除了天赋外,玄奘还充分体现出好学的精神,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佛典,四川的著名高僧道基法师曾评价他说“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

玄奘既不是《西游记》里描写的“奉旨取经”,也不是唐太宗的御弟。一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偷渡的风险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比如偷渡,玄奘刚到凉州,其出国求法的消息就传到都督李大亮那里,李立即派人找来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强令其东还长安。其后怕他继续西行,还发出“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的通缉令。而唐朝的法律非常严厉,偷渡国境是死罪,而协助偷渡者也将一并处死。没有“护照”的玄奘只能绕过玉门关,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边关五烽。这期间,先要经过八十余里的沙漠,他孤身一人循着白骨和马粪前行,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到达五烽中的第一烽——白墩子。因担心被官兵发现,他白天藏身在沙沟里,到晚上才爬出,悄悄来到水源旁取水。之后差点被射杀,但是他求真经的虔诚与意志感动了边检,最后放行。

5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时开始传入中国。 佛经主要用当时通行天竺(古印度)的 梵文所写,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经 典也由后来的一些僧人如达摩老祖翻译成汉语,所以当时同时存在着汉语和梵文佛经。玄奘从小出家当和尚,在寺庙里就开始接触梵文。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玄奘发现前人翻译的佛经有很多问题,这促使他下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查看梵文原本。

唐太宗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先经兰州、瓜州,过玉门关,再渡过莫贺延沙碛,到达今新疆哈密、高昌、焉耆、库车、阿克苏等地,又经今天的塔什干等地到达北印度。他在那里且行且学,历时四年,到达了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并在那里刻苦学习印度佛经达五年之久,被当地人推崇为精通三藏的十德之一。以后又继续到南、东、西印度参学达四年,再回到那烂陀寺用梵语为寺里面的僧人讲佛经,还用梵语与当地高僧辩论,名震天竺。算下来,玄奘共在西域学习生活十七年,徒步行走五万多里,足迹遍及中亚和南亚110个国家和地区,搜集到了657部梵文佛经。十七年后玄奘回到当时的都城长安,受到唐太宗的亲自召见。唐太宗对玄奘的在外经历和成就大为赞赏,传下旨意让他在弘福寺专心翻译取回的梵文佛经,后又专门为他建造慈恩寺及翻经院。玄奘历时近二十年,翻译出《瑜加师地论》《大般若经》等75部经、论,共1335卷,丰富了我国的宗教文化,保存了珍贵的古印度佛教典籍。

通过简单了解玄奘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玄奘能够精通百国语,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他从小就对佛经感兴趣,很早就接触了梵文;他是带着问题去西天学习梵文佛经的,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他历时十七年,游历110个国家和地区,有最真实的语言环境和交流需要;最重要的是他的刻苦和努力,他为了能够准确翻译佛经,查看了大量的梵文佛经,核对了大量资料,请教了无数人士,潜心钻研,才达到通百国语的水平。

6

《西游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因为这部小说唐玄奘变得十分有名,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失掉自信力吗》中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里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就有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他也就是西游记唐僧的原型。

玄奘(公元602—664)河南偃师人,法相宗的开山鼻祖,著名的翻译家。唐贞观元年西行五万里,与印度那烂陀寺取经,留学印度十七年,学遍大小乘各种学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纶657部,翻译佛典75部,1335卷。

《西游记》和央视版的《西游记》里我的唐僧大大可谓风光无限,他和唐太宗拜了把子,人称“御弟哥哥”有女儿国的国王要嫁给他,看到没有秒秒都是人生高峰。还要妖怪要嫁给他。经过的国家都还有国家首脑亲自接见,还得给他的护照亲自盖章。简直是太牛叉了。心情不爽了就虐待孙玩会。

7

玄奘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对佛经翻译的突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学者玄奘, 也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二十七岁时出玉门关, 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 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经。 他在印度留学十七年, 遍游五印度, 在各地的辩论会上以精通佛学闻名。 返国时他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唐太宗在宫中建立弘福寺, 请他从事翻译佛经。 后来他又在大慈恩寺、 玉华宫等地建立译场从事译经, 经常“三更暂眠, 五更复起”, 孜孜不倦前后达十九年之久,译成的佛经有《大般若经》、 《大毗婆沙》, 《瑜伽师地论》等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并将印度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重译为梵文, 传入印度。

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西域和印度的历史与文化等。 他当时提出了新的译经标准,即“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要儆到译文忠于原文, 而又通俗易懂。 他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法, 译笔严谨, 远超过前人的译经。

我国从苻秦时代和隋代起即建有翻译佛经的译场,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有所改进, 宋初则更为完备。 当时参加翻译佛经的人细分为十一种职司,即译主、 证义,证文, 度语,笔受, 缀文、 参译,刊定、润文, 梵呗、 监阅等。 玄奘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制定了翻译的原则和理论,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瞿秋白曾给予了佛经翻译以很高的评价:“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一一梵文。第二, 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一一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 敦煌石室的唐, 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 佛经的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目莲救母变文等文学作品, 即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成。 至于佛经中的不少用语, 如音译的“涅槃”,“南无”,“般若”,“舍利”; 意译的“众生”,“圆寂”,“因缘”,“果报”等,还一直沿用至今。

8

玄奘,原名陈袆,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出生于儒学世家,13岁时便在净土寺出家,唐武德元年来到成都,向道基、宝暹等法师学习。后又先后去了天皇寺、吴会、相州等地,向许多得道高僧求过经。唐武德末年,玄奘入长安大庄严寺,潜心研究佛教理论,并萌发了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求法的想法。恰巧当时长安来了一位印度高僧,玄奘在听他介绍了天竺佛教的发展情况后,更是坚定了西行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玄奘计划西行,却遭到朝廷的反对,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两年后,玄奘混迹在难民中逃出了长安,开始了西行之路。朝廷知道后,以偷渡出国的罪名通缉玄奘。试想,在茫茫大漠中,一个没有的通关文牒的僧人的前行之路会多么艰辛。

玄奘游历过印度各地,贞观四年在烂陀寺拜戒贤为师,潜心研究翻译各种经书,将《老子》等翻译成梵文带入印度,在当地是知名度很高的佛学家,还曾受到北印度的统治者戒日王的热情款待。

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了十七年的求法之旅,带了大量经书、佛像归国。唐太宗特派使臣前来迎接,长安百姓夹道欢迎,这位曾经偷渡出国的僧人如今也受到了他应得的礼遇。回国后,玄奘一直致力于佛教经论的翻译,共译佛经75部,为中国的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9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不是我们心目里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一心修行的唐僧。相反,玄奘回国后除了翻译佛经外,用了很大精力用在谋求佛教在唐朝的政治地位上。

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的权力合法性是宗教赋予的,几乎所有的皇帝或者国王在加冕的时候,都必须得到教皇的承认和祝福,比如在公元800年,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来到罗马,教皇将冠冕戴在他头上,宣布他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10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历史和小说《西游记》有很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唐玄奘的出身。历史上的唐玄奘是高干出身,他的曾祖父陈钦曾担任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陈康是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做过江陵的县官。虽然祖辈的官职越做越小,但真实的玄奘,家世远比小说中要高得多。

其次是玄奘出家的原因。小说中玄奘出家的原因是生活所迫。历史上的玄奘出家,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二哥的影响。玄奘的二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投奔二哥,但并没有立刻成为正式的僧人,直到十三岁那年,隋炀帝派了一个叫郑善果的人到洛阳去梯度僧人。

当时,出家没那么容易,郑善果要剃度的名额总共才14人,还要经过层层考试和面试。面试时,玄奘一句“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让郑善果大吃一惊。虽然玄奘的年龄达不到录取标准,郑善果依然力排众议录取了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