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意思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意思
意思: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释义: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扩展资料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此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出师表》。
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
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展示了一位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毅的敬业精神。此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
作者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此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
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从全文来看,此表不管是诸葛亮本人所作,还是后人的伪托,总体思想是基本上符合诸葛亮为人的;至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衍化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成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激励过无数有为之士。因此,不论此文是否出于诸葛亮之手,都是中华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篇章,值得后人品读。
参考资料:后出师表-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什么意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是: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该词出自三国蜀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文是“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该句的白话释义是:臣子我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了才停止。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扩展资料: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
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后出师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以上是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意思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