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破碎的家族,鲁迅为何与周作人大打出手?其亲侄为何...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虽然鲁迅是一代文豪,但是鲁迅自己的家事其实也挺多的,人无完人,鲁迅在自己的家事的处理上其实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都面临了正常家庭遇到的各种矛盾现象,摆脱不了现实中的许多俗事的困扰。

周家兄弟失和,一种说法是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爱慕虚荣,生活挥霍,花钱大手大脚的,以至于家中常常入不敷出,使得两兄弟产生嫌隙。第二种说法则认为鲁迅和羽太信子有私情,因此引发兄弟不和。第三种说法则是周家众人都对羽太信子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紧张,不管怎样,鲁迅一家的矛盾大多出自一个日本女人: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

鲁迅把家庭关系过于理想化,试图大公无私就能收获感恩, 有点不切实际

鲁迅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封建官僚大家庭里,幼年生活优渥,但是父亲生病去世,家道开始中落,看尽了世势炎凉,他一直把维护家庭,照顾弟妹当做自己的职责,周氏三兄弟从小感情也非常深厚。在几兄弟成年后,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也是因为鲁迅认为兄弟不能分家、赚钱大家花,快快乐乐一起生活。刚搬到北京时,几兄弟甚至约定住在一起,誓死不离。

1902年,21岁的鲁迅考中日本官费留学生,到东京学医,四年后他的二弟周作人也考上了官费生,到东京学习海军技术。兄弟二人本就感情甚笃,何况异国相逢,便与许寿裳、朱谋宣、钱均夫一起合租了大宅,雇佣了18岁的羽太信子为女佣清洁打扫大宅,还洗衣做饭。

2

作为家里的老大,鲁迅承担着家庭的重担。面对叔叔们不公平的分家,他抗争无用,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当年分家时,鲁迅16岁,二弟周作人12岁,三弟周建人9岁,四弟于6岁时夭折。一屋妇孺,负债累累,鲁迅别无选择,为了家,只能不辞劳苦,东西奔忙。

在鲁迅的努力下,一家人终于有了固定团聚的居所,北京八道湾。

但是,好景不长,家庭爆发了矛盾。原因是得到鲁迅照顾最多的二弟周作人,受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的挑拨,写了一封绝交信给鲁迅,并逼迫鲁迅离开八道湾。此时鲁迅心里是伤感的,他接连写了三篇小说,表达这种心情。小说分别是《伤逝》,《弟兄》和《铸剑》。鲁迅离开家时,周作人还拿着一个家伙向鲁迅砸去。

分别后,鲁迅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而周作人则走进了汉奸的阵营。

3

嘿,这两个问题,都是千古迷题呢。

鲁迅和弟弟周作人闹翻,不,不是“鲁迅和周作人”,而是“周作人和鲁迅”。因为是周作人写了一封信给哥哥,含义糊涂,语焉不详,但是决绝之意非常明显,甚至连“哥哥”或名字也不肯称呼,却用“鲁迅”这个笔名来开头。

当时买他们住的房子,一部分是用卖老宅的钱。所以周作人就认为这是共同财产。于是他撵鲁迅走。当然周作人一向自私,不过从这个举动来看,他是认定鲁迅犯了错,而且是十恶不赦的大错,才能如此放肆的。

4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跳蚤。

对于鲁迅这样体面的家庭来说,让人无奈和糟心的就是家族的矛盾和纷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家庭会这样四分五裂,千疮百孔,成为一生的遗憾和痛楚!

5

6

清官难断家务事,鲁迅家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需要说明的是,鲁迅与周作人大打出手、鲁迅侄子周丰三19岁饮弹自尽是俩回事,没有直接联系,只是不排除是诱因。

先简单了解一下鲁迅家的家庭成员情况。

鲁迅共三兄弟,老大周树人(鲁迅)、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当年鲁迅与周作人留学日本,周作人娶了为人强势的日本女子川太信子为妻,回国后川太信子的妹妹川太芳子也随姐姐来了中国,同住鲁迅家。老三周建人又与川太芳子好上了,并生下了鲁迅的侄子周丰三。

这个问题分两段来讲:

7

8

鲁迅与弟弟撕裂,作为侄子,父亲定为汉奸,伯伯是旗手!环境与精神压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