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2

哪位高手帮我解答一下,‘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敢于侵犯的人,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1、全句为:“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2、释义:“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槁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原文出处:《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后常用于“犯强华者虽远必诛“。

拓展资料:

《傅常郑甘陈段传》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篇传。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对汉元帝的上疏中 。 俩人假传皇帝的圣旨,征调西域十五国兵和汉朝在西域的屯田军总计四万多人,进攻匈奴郅支单于最终大败郅支单于。因假传皇帝的圣旨而差点被砍头。这是他们的谢罪书。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军议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犯我什么者,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敢进犯我们的人,即使隔得再远也一定要消灭他

5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什么意思?

【释义】:冒犯我强大中华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虽然远也要打得你服气。

这句话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尚书所说的。

陈汤,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冒犯我中华的人,即使再遥远也要诛杀。原句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宜县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拓展资料

公元前49年,汉元帝即位,江山社稷一片安详,可时隔数年,朝廷派到西域的使臣被匈奴郅支单于给杀了。两国相争、尚且不斩来使,而郅支单于口口声声准备归汉,竟然出尔反尔、杀了大汉使臣,这是典型的外交挑衅外加赤裸裸的敌意行为!一时间,朝野上下群情激愤。

而郅支单于杀完人后也后悔了,害怕大汉报复,于是逃跑了!公元前44年,郅支单于带领北匈奴来到康居东部居住,远离汉境数千里。

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陈汤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这二人掌握着大汉王朝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权,面对郅支单于杀完汉使逃跑后远离汉境的情况,两人义愤填膺。

公元前36年冬,在郅支单于杀害汉使、远离边境八年后,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率四万大军征讨,一举格杀郅支单于,并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斩获颇丰、全胜凯旋。

后来,陈汤给汉元帝写了一封流传千古、扬眉吐气的疏奏,而疏奏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以上是关于虽远必诛什么意思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