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朱棣油炸铁铉将景清剥皮,为什么这么狠?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得国不正当然会留下诟病,朱棣是明朝仅次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圣君明主,永乐时期是将洪武之治的胜利成果推向了巅峰,随后的仁宣之治也只能算是永乐盛世的余晖。所以大明王朝除太祖以外,朱棣绝对是功绩最为显赫的,文治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武功了!但封建社会发展至明朝,已不可能如西汉文景一般无为而治,朝廷的集权和君主的杀伐果断,一定是政权稳固、上行下效的必要保证,所以有作为的皇帝一般都有“残暴”的诟病!更何况朱棣得国不正,此类甚多,犹如唐之太宗、宋之太祖,只不过朱棣不掩饰罢了!

说到朱棣的种种“残暴”手段,可以列举很多,有如活剐三千宫女,诛十族等,这其中的信息来源其实并不可靠,但也绝非凭空抹黑永乐帝。这里其实也体现了野史奇谈对于正史收录的影响。

比如“诛十族”一说,清遗民修成的《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等正史资料,都将此作为一个事实收录在案。但诛十族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中期祝允明的《野记》,这是一部实打实的野史杂记,确实具有参考价值,但很多记载都未被认可。而且同时期杂记中还有一些根本未提及“十族”,只是记录下此次诛杀人数,如《立斋闲录》说方孝孺被逮捕的父系同族为八百四十七人。

方孝孺剧照

2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朱棣得位不正,因此后人黑他的太多了,最著名的就是诛方孝孺十族,然而这只是祝枝山在《野记》中说法,《明史》记载“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通常指夷灭其父族,根本没有诛九族,十族。

历史上仅有的被传诛灭十族的二人,除了方孝孺还有就是景清。他和铁铉到底怎么得罪朱棣了,竟然会被传处以如此酷刑?

铁铉,建文朝山东布政使。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北平攻向南京,济南是关键节点,然而由于铁铉的镇守,朱棣屡屡受挫于济南城下,还差点把命丢了。

3

建文元年(1399)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旗号起兵对抗建文帝,四年后成功登基称帝,史称“靖难之役”。

史学界对“靖难之役”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建文帝如何削藩操之过急,朱棣起兵如何英明神武,以及以齐泰、黄子澄、李景隆为代表的建文臣子如何丧失良机上。对靖难中殉难的明朝大臣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方孝孺身上,而对景清、铁弦这样的逊国诸臣关注相对较少。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朱棣上位后,明史“为尊者讳”而刻意对逊国诸臣没有宣传;另一方面是在传统观念中,英明神武的朱棣取代建文帝,被人们认为是历史的进步,所以也很少有人想过要为景清、铁弦这样的逊国诸臣翻案。事实上,朱棣在对待不配合、不服从自己的建文臣子上,是非常狠毒的,这还真不是黑他。

被朱棣钦定为“奸臣”的铁弦

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由国子监生入仕,建文年间历任山东参政、布政使,兵部尚书。靖难之役后,被朱棣俘获,不屈被杀。

铁铉可不是只会空谈的齐泰、黄子澄之流,也不是提不出救时方略、只会尽愚忠的方孝孺,而是一位以文臣之身,力守济南数年,迫使燕军绕道的大才。后人称铁弦是\"忠烈之臣,以守土之才而兼殉身之烈“,可见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4

首先纠正一点,铁铉和景清虽然死得很惨,但并非被“油炸”和“剥皮”…

铁铉是被凌迟处死的,家人中,父母妻儿被流放、发配…景清是被磔刑(应该是五马分尸,或者类似),明史记载是“磔死,族之,籍其乡”,按照当时的刑法规则来看,应该就是灭了三族,具体来看就是父亲、祖父、叔伯、兄弟、儿子、孙子(如果有的)全部处死,上述人员的妻子、姐妹则发配教坊司(不一定是进青楼,也有可能是分配到某些地方做女仆),同时乡邻则被流放(具体力度不明,主要是表明彻底毁灭其家乡的态度)…

然后来回答问题…

上述刑法虽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极度残酷,但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基本上还是依照当时的法律,且证据确凿的铁案,从法律程序上一点问题也没有。以上两位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己作死的结果。(当然他们身上的某些精神是值得赞赏的,这里只讨论行为和后果)

铁铉在靖难之役的济南战役期间,把朱元璋的灵位挂到城头上,迫使朱棣和燕军放弃攻城,很多人说他是“智退”,但实际上这就是作死,而且是作大死!!!

5

感谢邀请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读者,都是造谣!

说朱棣杀人这个没错,杀成这样就是大谬!说什么油炸剥皮!这纯粹就是在故意摸黑朱棣!

6

两人惨遭杀戮都和明朝初年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那就是“靖难之役”,最终结果是燕王朱棣取得了胜利,君临天下,而建文帝却下落不明,虽然建文帝窝囊无能,集大明所有的优势资源败给了区区几万兵马的朱棣,但是因为建文帝在任内推行文治天下的方略,提拔了不少读书人,笼络了不少文人士大夫,比如齐泰、黄子澄,还有上面提到的铁铉,景清都誓死效忠建文帝而对朱棣嗤之以鼻,认为他是逆臣,当朱棣成为胜利者之后,自然要对前朝遗臣进行政治清算,铁铉和景清因为效忠建文帝,而惨遭杀戮,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铁铉被油炸,景清被剥皮,这应该来自野史传说,有抹黑朱棣之嫌,不过正史里明确提到两人的死用的是“磔刑”。何为磔刑,通俗来讲就是凌迟之刑,这种刑法也够惨烈的,也可以看的出来,朱棣对他们多么的痛恨。

朱棣是明太祖的四子,按照汉家嫡长子的皇位继承制,朱棣无缘皇帝之位,但是朱棣性格上很像他的父皇朱元璋,聪明有野心、心狠手辣,打仗也很厉害,当他的父皇把继承权传给了他的侄子朱允炆之后,他心中开始忿忿不平,耿耿于怀,只是父皇在时摄于他的威严,不敢表露出来,当朱元璋一死,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早已按耐不住了,就在建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朱棣就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目标直指南京的皇帝宝座。

这场战争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就是朱棣想当皇帝,因而对于那些深受孔孟之道熏陶的士大夫来讲,这就是谋逆,朱棣就是叛臣,很多当时的名家大儒都痛斥朱棣的不齿行为,而誓死拥护建文帝,这其中就包括铁铉和景清。

7

我在《朱棣对待朱允炆旧臣的非人道与无人性》的系列文字中,曾写到景清和铁铉,可作此问的参考答案:

景清

景清(生年不详~公元1402年),本姓耿,讹传为景,真宁(今属甘肃)人。

景清勤奋好学,过目不忘,为人倜傥,很有志节。

8

9

真实的历史被二月河们改的面目全非了,前些年杂人故意丑化汉史,这些人多有夷番背景和资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