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意思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意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这句话的含义很直白,就是把一个政权看作“舟”,而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出处见《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扩展资料:
典故:
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意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释:水可以把舟船浮起,也可能使舟船倾覆。
载舟
读音:zài zhōu
基本意思:船行在水面上,水托着船。
出处:乘舟。《史记·河渠书》:“ 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覆舟
拼音:fù zhōu
意思:翻船。喻败亡覆灭。
出处:《韩非子·安危》:“奔车之上无 仲尼 ,覆舟之下无 伯夷 。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孔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扩展资料:
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事:
1、战国时,邯郸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唐贞观后期,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唐太宗对荀子和魏征的这一观点十分欣赏,在与君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魏征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极其伟大的,十分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光辉思想,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对历代统治者尊重民情民意,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参与的促进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意思??
水可以将舟托起,也可以将舟弄翻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 原文见《荀子.哀公》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 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 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甚么?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甚么关系?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4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什么意思?
比喻的手法。水能承载船,让船远航,也能掀起大浪,让船倾覆。一般用来形容民意,百姓能成就统治者,也能推翻统治者。
5
厚德载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什么意思
厚德载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厚德载物出处:《周易·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处:《荀子.哀公》
6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说的
荀子,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
以上是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什么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