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姑娘们都称呼王熙凤为凤姐姐,薛宝钗为什么叫她凤...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因为薛宝钗的年龄可能比王熙凤要大,或者两人同龄。

贯穿《红楼梦》全书,薛宝钗不管是玩笑还是严肃,不管说话对象是众姐妹、是丫鬟平儿还是长辈贾母、王夫人以及当着凤姐本人的面儿都叫她“凤丫头”,这是非常不合情理,没有礼数的表现。

也与薛宝钗一贯树立的知书达理,奉承讨好贾府长辈们的人设是严重矛盾的。

2

3

《红楼梦》里,称呼凤姐为“凤丫头”的大多是贾母,而贾母是长辈,德高望重。称呼凤姐“凤丫头”都是宠溺之举。但宝钗年纪比凤姐要小,身份也不如凤姐尊贵,而且还在贾府中做客,种种角度上看,并不具备称呼凤姐为“丫头”的条件。此举确实不像会审时度势,知书达理的宝钗所为。

在宝玉被打后,一堆人来探望。期间提起喝莲蓬汤,凤姐讨了个巧,借势称要请大家都吃了。宝钗便开始恭维贾母:“我来了这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这是一处,宝钗还是当着贾母面叫的(在此之前,湘云曾叫宝玉宝哥哥,贾母便劝:“如今你们都大了,别提小名了”)

黛玉戏称刘姥姥母蝗虫,宝钗便笑:“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的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是世俗取笑。”又是一处。

平儿被王熙凤打了,宝钗安慰:“素日凤丫头是如何待你的,今儿她不过多吃一口酒,她可不拿你出气?找谁出气?”

4

凤姐应该怎么称呼薛姨妈?应该叫姑妈对不对?可是我作笔记时记了六条(不是全部)竟有三条叫姨妈,难道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还出现这种低级的笔误吗?如果不是又如何解释呢?

答案就是黛玉的一句话,“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什么意思呢?这是说《红楼梦》的用笔是幻笔与史笔交替使用的。史湘云原型姓李,为什么设置她姓史呢?这是因为书中对她的描述主要用史笔。书中写到的一些较大的事件如秦可卿葬礼、元春省亲、清虚观打谯、送宫花,特别是放风筝时史湘云就在现场,为什么她都没有参加呢?因为这些事件都是假语或幻笔,其作用是为隐寓真事服务的。当我们遇到幻笔时,反面就是真事;当我们遇到史笔时,反面则是假语。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甄宝玉和贾宝玉、李雏鸾和凤姐、张金哥和妙玉都是同一个原型,前者为史笔,后者为幻笔。薛宝钗这个形象也是幻笔的,史笔的是谁呢?傅秋芳。书中交代,傅秋芳二十三岁尚待字闺中,说明她结婚时已二十四岁。那么,她结婚时是哪一年呢?宝玉、宝琴、平儿、邢岫烟四人是同一天结婚,宝玉的新娘子就是宝钗,所以,这四人结婚的时间就是宝钗结婚的时间。“三春去后诸芳尽\"点明,这个时间是乾隆四年。书中已点明刘姥姥见凤姐时,凤姐二十岁,这一年是雍正十三年,到乾隆四年时凤姐二十四岁,和宝钗同岁,都属猴。书中虽没有正面交代薛蟠的年龄,但交代了他属马,比宝钗大两岁,乾隆四年属马的有十四岁、二十六岁、三十八岁等年龄的人,从而可知只有二十六岁才是薛蟠合理的年龄,根据薛蟠的年龄也可推出宝钗是二十四岁。

凤姐说贾环是小冻猫子,这话一语双关,暗中也是说凤姐是冬天的生日。书中的海棠社、菊花诗实际是为湘云和宝钗过生日后两人的还席,可知宝钗的生日是秋天,也是秋芳这个名字的由来。她和凤姐虽然同岁,但生日比凤姐大,这说明,宝钗叫凤姐凤丫头是史笔,而及笄之年的生的则是幻笔。

只供参考,不足为训。

5

薛家住在贾府,自支自用,非主非客,与贾府并无直接血缘关系,身份比较特别,所以薛宝钗和林黛玉不一样,黛玉也是贵族世家,一进贾府就暗中观察贾府的习惯,尽快适应,以免落人笑柄。薛宝钗则保持了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比如刘姥姥二进贾府,贾母痛批有好东西为什么不摆,太素净不吉利,怕俗气我来教你。但是在五十七回里,因为邢岫烟带了探春给的玉佩,薛宝钗教育邢岫烟,你看我现在何曾有富丽妆扮,七八年前我也是这样来的,不要跟贾府人比,那些没用的东西我还有好几箱。贾母怎么说,她不管,首饰就是放着也不戴。

贾母说都大了,不能再提名叫姓了,湘云即使是大舌头,也只好改叫二哥哥,但是宝钗就叫宝玉宝兄弟。女孩子都不能提婚事,薛姨妈与钗黛提及两人将来的婚事,黛玉都说是薛姨妈是老不正经,可是宝钗就可以与莺儿当着宝玉透出金玉良缘的意思来,至于男女六岁不同席这种规矩,在宝钗眼里根本不存在,不管早晚,是不是午休,想去就去。

但是有一点,宝钗绝不会做出完全无礼的事情。她的行为都在似是而非的边缘行走。贾母叫凤姐凤丫头,是长辈溺爱晚辈,宝钗年纪比凤姐要小,身份也不如凤姐尊贵,而且还在贾府中做客,叫“凤丫头”似乎不太合适,但是如果当做姐妹们之间开玩笑的昵称,也不算无礼。

宝钗为什么一定要喊凤丫头,是不同场合的场合有不同的作用。

6

宝钗称呼王熙凤为凤丫头,我认为是表示亲昵。尽管凤姐比宝钗大,但是从文本中人物的习惯称呼来看,宝钗也不是不能这样叫她。就算她们的性格不算投契,也不妨碍善于为人处世的宝钗表达亲昵。

性格不投契,并不意味着不具备基本的和睦。

宝钗罕言寡语,藏愚守拙,娴雅贞静,博学多识。凤姐爽利热辣,快人快语,没读多少书。这样两个人放在一块儿,很难产生出热烈的交流。《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很少见到她俩交谈,很符合实际情况。

另外凤姐曾对平儿说宝钗:“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凤姐对宝钗的谨慎精明颇有微词,可见她们表姐妹的感情不大亲近。

7

宝钗叫王熙凤“凤丫头”,这是她最惯用的讨好人方式,她觉着这样唤人显得关系近,就像她叫黛玉颦儿。

宝钗一口一个凤丫头,贾母用“凤哥儿”懟回去的,意思很明白,我都称“凤哥儿”你怎么叫上“凤丫头”了。因为宝钗不是自家孩子,不好直说,留点面子罢了,如果是对自己家的孩子就不会这么委婉了。

贾母都称呼凤哥儿了,你一个小辈怎叫凤丫头?

宝钗这时候还不知收敛,说凤丫头不如老太太,老太太偏偏说凤儿嘴乖怨不得人疼她。马屁拍在马脚上了。

贾母听了宝钗的话直接反驳了她。说自己老了不如王熙凤,年轻才比王熙凤强呢,又拉上王夫人说她木木的不说话,不讨喜,最后突然又夸起薛宝钗的好了。

8

《红楼梦》里面关于年龄一直是一笔糊涂账,除了准确地告诉我们神瑛侍者下凡投胎后,绛珠仙草也下凡去用眼泪还他,明明白白写着黛玉比宝玉正好小了十个月,换作年岁上来说是小一岁,别的人的年龄,如果细究,那就太对不上了。

比如说黛玉应该六七岁进贾府的,这个年龄应该没什么好怀疑的,不然的话她跟宝玉一起跟贾母住就太不妥当了,这是书中的第三回,没过多久在第四回宝钗也进府了。似乎跟黛玉是前后脚。而宝钗进京前面介绍薛蟠的时候进京的三大理由第一条就是送妹待选,所以宝钗的年龄是存疑的,应该不止比宝玉大两岁。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小时候宝钗和凤姐是姑表姐妹,俩人常在一起玩,年龄应该也相差不大,宝钗喊凤姐为“凤丫头”,凤姐喊宝钗为“宝丫头”,这应该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宝钗比凤姐小上七八岁甚至更多,会这么喊吗?可能性不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自己在家中三姐妹是老大,我最小的妹妹比我小好多,我读书时她还小,她读书时我差不多上大学不在家了,两个年龄差得大的亲姐妹之间都不会这样喊,何况是表姐妹?所以在这里我们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宝钗在年龄上更接近凤姐而不是黛玉。作者可能时不时用曲笔告诉我们宝钗老大不小了,该嫁了,还总是呆在贾府不走。而几声“凤丫头”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倘若黛玉六七岁进贾府,那时候凤姐刚结婚生了巧姐儿,应该在十六七岁的样子,那么凤姐应该比黛玉大十岁左右,如果宝钗跟凤姐差不多大,那么她无疑是比宝玉和黛玉大了很多。我有时候想,那个二十三岁却迟迟未嫁的傅秋芳,是不是就是宝钗的一个翻版?这样算来,宝钗和傅秋芳两个人的年龄还真差不多,比凤姐略小一些,却一直待字闺阁,待成了老姑娘。

不管怎么,作者让宝钗称呼凤姐为“凤丫头”而不是凤姐姐,我觉得是大有深意的。否则的话,宝玉为什么会称“凤姐姐”而不是“凤丫头”呢?

9

《红楼梦》里,薛宝钗为什么称呼王熙凤为凤丫头?

在贾府,称王熙凤为凤丫头的人有不少,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等人前人后的,都叫过她的这个名,粗略统计了一下,前八十回里,贾母称凤丫头是最多的,有十八次以上,其次是宝钗,再就是尤氏李纨,王夫人和薛姨妈称呼得也挺多,但排名得靠后,林黛玉也有1。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尤氏李纨或辈份高,或年纪大一些,叫凤丫头都没什么问题,林黛玉那回也是和宝钗说心里话,理解起来也不难,但是宝钗称呼凤丫头,次数多,时间跨度长,而且也不分地点场合,令人疑惑。

王熙凤与薛宝钗,两人是姑舅表亲,王熙凤的父亲和薛宝钗的母亲是兄妹,都是金陵王家的人马,按伦理,两人应该以姐姐妹妹来称呼。虽然书里面没有明写她们的岁数,只写了薛蟠比凤姐大,但宝钗与凤姐比,应该是凤姐稍大一点(二十五回,宝钗称凤姐姐),也就是说要不称凤姐姐,要不称琏二嫂子,就和称呼李纨大嫂子似的,都正常,但是宝钗反其道而行之,还是挺意外的。当然,所有的意外,细想之下,又都在情理之中。

宝钗称呼凤丫头的地方,我们也随便挑几处:

比如第三十五回,宝玉想吃荷叶莲蓬汤,凤姐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了一些讨好大家,贾母笑她猴精猴精的,宝玉在一旁笑着对贾母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不过老太太。”

四十二回里,大家又聚一起讨论前一天的聚会,林黛玉说刘姥姥不是哪一门子的姥姥,不过就是只母蝗虫,宝钗说了一串非常经典的评论,她两次提到凤丫头的俗,一次提到到凤丫头那里拿。

10

薛宝钗和王熙凤之间的关系实在谈不上融洽。两个人真正直接对话的情况通篇少之又少。这与王熙凤和林黛玉的互动比起来可谓云泥之别。要知道王熙凤和薛宝钗才是姑舅姐妹,与林黛玉和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一般。可二人表现得疏离感,实在让人觉得这二人真正感情平淡如水。而薛宝钗对王熙凤的一个称呼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按理作为妹妹,本不该如此,但薛宝钗确实人前人后不断称呼王熙凤凤丫头,究其原因,与薛宝钗故作少年老成的做派有关系。

红楼梦中最愿意叫人小名的是贾母。贾母动辄称呼几个晚辈:凤丫头,破落户,两个玉儿,宝丫头,林丫头,三丫头……贾母如此称呼在于贾母的身份地位。但薛宝钗我如此称呼就很有点效颦的意思。

薛宝钗称呼王熙凤凤丫头,大多是在人后王熙凤不在的时候。这种情况称呼是无可厚非的。《红楼梦》的语言兼容并包,各地的语言风格都有。以东北很多地方来说,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有一些外人称呼的外号,就像王熙凤的凤丫头一样,属于长辈和外人叫得,平辈弟妹尤其晚辈绝不会当面称呼。但凡事也有例外,本人不在,其他人聚会或者聊天是称呼比自己年长甚至是长辈的小名大有人在,且时常发生。比方小旦子,狗剩子,拴住子……这些都不是当面作为弟妹或者晚辈称呼的。但人后完全可以这样称呼。大家一听也知道说的是谁。反倒比称呼兄弟姐妹更让人觉得亲切!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薛宝钗这里背后称呼王熙凤凤丫头,明显属于背后说人用昵称的方式,这种称呼并不错,甚至是薛宝钗惯用的与人拉进关系的方式。她不断称呼林黛玉颦儿,也是如此。只是她是姐姐,就当面叫的林黛玉的外号。是以我们经常听到薛宝钗叫林黛玉颦儿。薛宝钗为人一贯老成持重,不善于用肢体或者亲昵的方式表达感情,所以称呼人小名,就成了她与人拉进关系的方式。但也并不都是每次都效果好,有一次,薛宝钗当着王熙凤的面称呼“凤丫头”就有点失礼,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