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大家怎样理解《心经》?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心经》!《心经》中蕴含着什么?能让人这样执着地每日抄写、默颂。参悟《心经》的意义何在?

通俗地讲:《心经》就是佛道之中看到凡间众人的一切繁杂、无耐、浮躁,从而产生了不忍,然后把自己的见解与所悟到的“道”之内涵公示于天下,让天下凡人从中感悟,让感悟到的人能在这短短人生中更好地享受人间之美好的篇章。

“照见五蕴皆空,除一切苦厄”:

看到形象、情欲、意念、行为、心灵这五蕴都是空的。也就是说,菩萨领悟到凡间的这“五蕴”都是虚无空荡的,人之一生就是过往,不要过多地去计较得失,不要去强行地追寻,削尖脑袋、挖空心思地去钻营。所有的一切是需要顺势而做,自然而为,而不可强求。

强求,就会出现异想,出现达不到目的时就去想歪招,就会想出不符合人道的想法和做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很可能就会伤害他人,甚至伤及他人性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中生有,嫁祸于人,将人置于不复之地,甚至伤人性命。

比如:当年在一家投资企业打工,主要工作是经济合同的签订,老板为了将本楼座霸为己有,与负债的房产主签订了50年的高利贷合同,并许诺给房产主每月2万元的生活补偿。但在合同完成签订后,把房产主一脚踢开,生活补偿成为虚无。进而房产主因债务问题入狱6年,6 年之后,房产主一气之下,借用社会势力,两家因财打做一团。最后,两败俱伤。双方谁也没得到该楼盘的经营权和产权,却被社会势力借口出人出力出费用,强占了楼盘的经营。演出了一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现实剧。

2

读《心经》

谢请!《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多个字,但《心经》是六百卷《大槃若经》的总纲。《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在释迦牟尼佛亲自加持下讲的经,一般的佛经在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四个字,而《心经》没有,并且省去了《开经偈》和《回向偈》。《心经》有很多版本,一般都以唐朝玄奘法师翻译的为准,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观世音菩萨改成:观音菩萨。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观音菩萨,在深行智慧到达彼岸时,照见了色,受,想,行,识(形象,情欲,意念,行为,心灵)这五蕴都是空,将一切的苦难度置于外。其中: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渡。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是:舍利弗,色就是空,空也是色,色离不开空,空也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也是这样。(舍利弗,解空第一)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舍利弗,一切法相都是空相,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增也不减。(空相不是没有,而是以空为体)

3

4

心经260字,大乘了义经典佛法。我读了10年的心经,背的倍儿熟,但对微妙法的真实义还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今年似乎开了点窍,才敢浅薄地讲一下自己的悟解。

心经是教你认识人生,明白宇宙人生事实真相的方法。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我们以色受想行识为真,故有颠倒梦想。色受想行识属于后天客尘的,把五蕴当真,即是一切苦厄的种子。不在执著于色受想行识,即解脱掉人间的种种痛苦。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不到一定境界解释的都不究竟不彻底,明心见性了,看到真空实相了,自然能明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二元对立的法,菩萨也没有完全证到实相的果,所以还要继续证,通过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菩萨道以达到证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真法界,真空实相,佛的果位,涅槃寂静,如来如去。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性,佛性,自性,当下。佛菩萨,三途六道皆在此建立。

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

最喜欢“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没有牵挂就没有烦恼。烦恼都是自找的。不该想的不是你的就别再痴心妄想,非要飞蛾扑火,到头来除了一场空,什么也得不到。只会更加痛苦。

7

心者,念也。说通俗点就是我们的思维意识。到目前我们的科技对我们的思维研究还是很浅薄的。我们从科学的层面上对相关的文字做不了更好的解释。《心经》应该是更高层次的科学。是目前我们所不能解释的科学。观自在菩萨究竟是人发展到哪个层面上了?行深般若波罗蜜。这都是文字,文字其实是对相对应的事情的说明和概括。有这样的文字就应该有这样的事情。但是现在我们理解不了《心经》里面的事情。就菩萨二字我们都没更好的解释。我们一般就说那是宗教那是神,是我们人力所不能及。

8

《心经》中多次提到“空”,如“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 是空,空即是色”等,这里的“空”指“空性”而言,指事物的性质、属性是 空性的。“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也是《心经》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

然而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是否以认识一切皆空为最后目的呢?其实并非 如此,“一切皆空”只是在修行中所应达到的一个较浅层次的认识,有了这种 认识虽可以摆脱由于对物质或精神的事物的爱憎取舍所带来的苦恼,使人达到 一种“自在”的精神状态,但它本身仍是执著。把“空”看做一种特有的形 态、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就难免陷入新的苦恼。因此,在取得“一切皆 空”的认识以后,还应再进一步,即认识世界万有本无“有无之相”,没有任 何差别;人们也应取消头脑中的“有无”观念,这样才可以“处有不有,无心 于有有之场;居空不空,不在于空空之境”。这种超脱有无之外,物我冥通的 精神境界,就是“涅槃”。这时的认识才是最高层次的认识,它可用三个字表 示,即“无所得”。

9

《心经》宣扬空性和般若,也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美国汉梵佛经译者PINE 2004)。

一、《心经》简介

《心经》通常被认为是写于西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因为《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

同为该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此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 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0

修行就是修归本心,这就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