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2月19日是元宵节。你们那里有什么风俗习惯?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我出生于大乡大族家庭、旧时族中贺元宵活动非常隆重。我还记得很清楚。正 月十五日元宵节,宵者夜也,元者开始,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族老为显耀大族荣光,大搞贺元宵活动,庆典仪式精彩。是日上午开始、村广场鸣炮焚香、锣鼓喧天、八音奏乐、笛唱粤剧曲词、笛声悠扬、能唱大喉霸腔、文生叹扳。又能唱娇声嗲音花旦子喉。钟鼓、锣钵、笙箫琴瑟、弦胡箜琶伴奏。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晚上村中主要交叉路口搭扎彩色先贤巨像,以增辉光,主要街道、每隔百步之遥立杆掛灯、照如白日。夕照西沉,皓月将临,顧请省城戏班、陣容势大、百人之众、准备开台演戏、戏台张灯结躬、彩旗招展,原己青山绿水,万家灯火,琼楼屋宇之村场,再装点江山,如华城闹市,兴高彩高,热闹非凡。演戏由晚上酉时开始至子时末结束。放烟花,烧炮仗。余兴未尽,明年今日,方能再见!(完)

2

以前,元宵节很热闹,灯笼元宵赏灯,算是整个春节圆满结束。如今时代,吃喝不愁,欣赏时新,春节黄金周一过,奔赴各人前程,时代高速发展,使人增加多少压力。年味越来越淡,心越来越深。极速红尘路,苦了拚搏人,大浪推你走,浪尖显风流。祝福元宵节在外之人,如月圆,圆满拚搏人生路,圆满心灵喜乐情!

3

我们这里过元宵耍狮子,耍龙灯。

4

吃元宵,出门赏花灯,猜灯谜

5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吃元宵。这几乎中国人每家必做的习俗、民族。还有清晨放鞭炮,正月十五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有句老话,过了十五才出年,示意送走了旧年,正式步入了新年,踏入、迈進了新的开端、征程,辞旧迎新。新征程、新起点、新希望。;闹元宵,元宵节不但要吃好,还要玩好,于是覌彩灯、逛庙会、北方还遊冰雪大世界、看央视大型文艺晚会等也是重头戏。;赏月亮,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十五分外圆、分外亮,欣赏月亮也是一种爱好,在深逐的亱空中,一轮明洁的月亮当空掛、看到吳刚、想起嫦娥、想起甘甜美味的桂花酒,成了夢想人、追夢人、中国夢有一部分圆了,有一部分正在圆,我们每个人的夢,隨着国家夢的实现,也一定能圆。谢谢。

6

我们这的风俗习惯是吃元宵,再就送灯,到坟头前送灯,过去是用面做的灯萝卜土豆等做的灯,现在都电灯了。住宅那房子都点上灯总之那都有灯。

7

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去过几次,但元宵节却已经多年没在老家过了。村里现在留守年轻人特别少,估计儿时记忆里,辽北一个叫豁良小山村的元宵节风俗和我记忆里早就面目全非了。

吃元宵的习俗估计不能变。只是现在几乎没人自己做了,花不了多少钱,买自己爱吃的馅,或煮或炸,简单方便。儿时记忆里都是自己家“滚”元宵,至于馅儿,我们家好像每次都是白糖小豆馅,放到锅里一炸,满屋飘香,又黏又糯,口齿留香。我现在很少吃元宵,炸了吃担心血糖,煮着吃又粘上牙膛,反正儿时的那种香甜再也找不回来了。

去坟地送灯的习俗不会变。小时候去坟地送灯,因为怕风将蜡烛吹灭,就放在罐头瓶里。将罐头灯放在坟头儿,再用雪块简单砌个避风的,然后屁颠屁颠回来等待送神。

送神的这个习俗肯定已经没有了,村里现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估计没几个人知道了。东北冬季漫长,又都开始歇冬,很多人精力旺盛,于是村里每年都成立秧歌队。那时候基本都是高跷秧歌队,不踩高跷的叫“地蹦子”,能耍的活儿太少,没人愿意看。

秧歌队的是最受大家欢迎的队伍。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八,大家只要听到秧歌调子传来,不管是打牌的,喝酒的,扯闲篇的都立刻奔出家门,看着滚烫的大秧歌,顿时欢声笑语,指指点点,眉开眼笑。

8

请:2019年元宵节,唯一世界长寿市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与汉族民间文化习俗如下

①中国十大潇贺古道具有古商铺、古戏台、门楼及国家凤雨凉亭桥和马王庙文化古迹遗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富川《宋寨福溪村》一年一度正月十五、十六举行《火把节》:图一、二、三

②富川明城古建筑城区举办《灯笼节》和《炸龙狂欢节》:图四、五、六

9

东莞有以粉丸相赠结缘之俗。详情请百度:【麒麟合创】正月十五,结缘去!

10

正月十五吃元宵,晚上赏花灯,转油灯,用植物油点燃的万盏S型路线图大约长600~800米的小路,大人小孩排成长队进去转,谁也不能踩着灯,顺顺利利转出去,就是说你今年会走好运,无论干什么事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