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份别称
1
中国月份别称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 开岁;陬月
二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
四月: 阳月;麦月;梅月 ;纯月;清和 初夏 余月
五月: 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 且月季夏
七月: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八月: 桂月;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九月: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 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
十一月: 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辜月
十二月: 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扩展资料:
各月简介:
1、一月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名讳,秦始皇名政,又作正,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2、二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3、三月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此外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
4、四月
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
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四月的别称还有叫余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5、五月
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6、六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
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7、七月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8、八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9、九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
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10、十月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
《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11、十一月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12、十二月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
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杜甫《腊日》,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月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
中国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常见别称
3
中国农历月份的别称各有哪些
4
各月份的别称
5
求中国古代中各月份的别称
农历一月:中国古代称之为孟春、正月、端月、新正、元月、初月、柳月、嘉月、瑞月、孟陬、陬月。
农历二月:中国古代称之为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命月、如月、丽月、酣香。
农历三月:中国古代称之为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
农历四月:中国古代称之为麦月、梅月、纯月、余月、阴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农历五月:中国古代称之为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农历六月:中国古代称之为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农历七月:中国古代称之为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兰秋、肇秋、新秋、首月、 相月。
农历八月:中国古代称之为桂月、仲商、竹春、正秋、壮月、桂月、仲秋、中秋。
农历九月:中国古代称之为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暮商、霜序、朽月、三孟秋。
农历十月:中国古代称之为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飞阴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孟冬。
农历十一月:中国古代称之为畅月、葭月、仲冬、幸月、龙潜月、辜月。
农历十二月:中国古代称之为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涂月、蜡月、暮冬、残冬、嘉平月。
扩展资料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
-
以上是关于十月的别称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