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何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发起玄武门事变?
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被逼的!
当时两个集团的斗争已经非常厉害了,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
而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太子集团,占有很大优势。
首先,李建成是太子,这个地位没有改变。
2
玄武门事变是一场无法避免的事件
公元626年7月2日。这天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带了一支人马埋伏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的北面正门)。不多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骑着马来了,他们都是奉李渊之命来见驾的。可是到了玄武门,他们觉得有点不对劲,那个熟悉的领兵将军常何不知到哪儿去了,守卫人员看起来也很陌生。正疑惑时,门官出来传话,要他们把护卫留下,只身去见李渊。
李建成一听,调转马头就往回跑。这时李世民一边高叫:“站住,别走!”一边骑马赶了过来。李建成哪里肯听,只是没命地跑,李世民眼疾手快,搭弓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见状,也要拉弓射李世民,但心里慌张,他拉了几次弓都没拉开。这时尉迟恭带了七十名骑兵赶到,一阵乱箭把李元吉射下马来。李元吉吓得拼命逃,又被尉迟恭一刀砍死。
3
形势使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政治的事一旦趟了进去,不到胜负分明很难离开。作为局中人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甚至李元吉,在各方有意无意的推动下,局面渐至不可收拾,李建成是嫡长子太子,却不能使二弟等人心服,李世民虽行二,却多年在外征战,战功赫赫,但在对兄长太子上没有效忠的表现,这样一来,李建成提防,李世民也防备,成了必有一伤之局。玄武门事变的触发点,是李渊已决定宁愿伤了李世民也不愿伤了太子李建成。
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煌赫战功,在朝野上下的威信日增,李渊也给了他相当的权力,除了封为秦王外,还得到了天策上将的称号,在朝中还有尚书令的职位拥有很大的特权。这些引起太子李建成的担心。与四弟元吉多次想除掉李世民,而秦王李世民由于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对于立李建成为太子很不服气,也由于初期李渊的摇摆不定,首鼠两端,触发李世民的野心,于是想尽办法取而代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二派树朋结党,明争暗斗,武德七年六月,秦王府制造出杨文干事件,使人诬告太子勾结边将谋反,李渊头大之余,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还是以息事宁人的态度,以制造兄弟不睦为名流放了东宫的王珪、韦挺和秦王府幕僚杜淹,把这事压了下来,这件事的处理,李世民感受到李渊对太子的爱护。李建成也害怕二弟势大,建议李渊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秦王府文武大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和张公谨等几人。削弱明显,形势渐渐明朗,李渊开始加大力度保护太子打压秦王。
杨文干事件发生的二年后626年,太子秦王已形同水火,各种斗争招数迭出,毒酒后妃,太白昼现等,能用的都上场了,适逢突厥犯境,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为统帅出征,全面征调世民手下人马,把他架空成光杆司令,秦王府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等人也心焦不已,力劝秦王反击,不然死无葬地。此时秦王安插在东宫中,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晊悄悄密告李世民说,太子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兵马,还准备在昆明池设伏杀害李世民,这些情况促使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626年六月初三,与众人密谋已毕的李世民,进宫向李渊奏报说建成元吉秽乱后宫事,李渊听了愕然,答应明天召集建成元吉当面对质。却不知这是李世民引蛇出洞的计划,如何拦路杀人和控制李渊,全在计划中。第二天就发生了玄武门事变,李渊迭逢大变,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让出皇位。
4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历史留给李世民的选项,其实并不多。要么跟李建成争夺皇位,要么就束手待毙。因为李世民的战功过于突出,能力过于强大,手下人过于凶猛。这也就是李世民为啥要搏一搏的三个原因。
一、李世民战功卓著。
李二的战功,在唐朝开国的过程中,绝对是第一名。可以说阻碍李唐王朝完成一统天下的障碍,十之七八都是李世民给清除掉的。
- 1、平定薛举父子。
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想要夺取关中作为根据地。可是同时对关中有兴趣的,还有薛举所带领的十多万大军。
5
用一句俗话,狗急跳墙。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分三步。
第一,经营洛阳根据地。李渊带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占领长安称帝以后,留下长子李建成作为太子,搞定地头蛇关陇集团,派遣李世民和李元吉以及李孝恭大杀四方。由于李元吉有勇无谋,所以李渊剥夺了他独自领兵的权力,让他跟着李世民混经验。李世民打下洛阳,成为李唐王朝最有实力的人物。李孝恭打下萧梁,很快就被李渊剥夺了兵权,软禁起来。
李世民打下洛阳以后,一帮谋臣跟他说,你比李建成强多了,大唐江山就是你打下来的,不能你栽树让别人摘桃子啊。且不论你以后成为秦王史上无名,就是身家性命也难保。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子孙后代想啊。功高震主者危,这个道理不用我们教你吧。李世民听了,决定跟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时为武德四年。
6
谢邀。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悦史君认为是一种必然选择,激烈的宫廷斗争和身边人的蠢蠢欲动,都早就了这起惨烈的变故。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大哥李建成一直是储君人选,按传统,李世民没有任何机会。
唐高祖是唐朝开国之君,在进攻长安和随后的平定四方,他重用的人首先是儿子们,尤其是嫡子李建成、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
李建成身为皇太子,要协助唐高祖理政,出外征战不多,李元吉文韬武略一般,征战也不是最佳人选,李世民的机会来了。
7
我认为一是李世民自己雄心勃勃,玄武门事变是遵从内心,二是手下人也等不及了,享从龙之功。
大唐建设初期,立下汗马功劳
李世民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在李渊起事的过程中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少年就从军,弓马娴熟,曾在雁门关解救隋炀帝,后随其父李渊在晋阳起兵造反,在群雄割据的隋末,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李世民崭露头角,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大业十三年六月跟李建成一起平定西河,同年七月攻取长安。武德元年大败薛举父子平定陇西,武德三年打败刘武周、宋金刚收复并、汾两地,武德四年虎牢关之战名震天下,打败了王世充,生擒了窦建德,更为人称道的是三千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军事案例。一战灭掉两大称帝霸业的竞争对手,可以说淋漓尽致得展现了李世民的军事指挥才能,自此后,初唐统一了北方,国家的版图初步奠定。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争,可以说唐朝的大半地盘都是李世民打下的,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怎么会相让呢?
雄心勃勃,难藏野望
李渊在太原起事其实就是李世民的点子,而且李渊也给李世民承诺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勉励李世民多建功。可是平定天下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这时的李世民声望日隆,手底下一批能征善战的大将,各种谋士、良臣,在地方上李世民也非常的得民心。再加上太子李建成联合弟弟李元吉在朝廷上对李世民进行打压,而唐高祖李渊的优柔寡断,让兄弟间的摩擦愈演愈烈。
8
9
祸福同门呀?
10
为了巩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