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在您看来,自古以来,唐诗、宋词、元曲哪个体裁更高?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文体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作品质量的对比。

唐诗写的是格律,格律源于曹植的禅唱,禅唱源于唐三藏印度背回来的佛经。这么一追究,唐诗格律这个大麻烦,是唐僧西天取回来的经呀。我们把印度的佛文化,发扬到了家喻户晓,传承千古,真是阿弥陀佛了。

唐诗之难,难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就是说,唐诗玩的是技术,给你设置许多规则,增加难度,考验你的智慧。这样就逼迫你玩文字组合,玩出意境,大家才会喝彩和认同。再加上律诗进入科考,造成唐人从小学私塾里就要学诗作诗,5-6孩子就能出口成章,神童无数。

就像现在的乒乓球,全国人民都会打,人口基数堆出来的高技术高成绩。唐诗就是这种情况,全唐人都在写,从皇帝到儿童,从男到女都把汉语写绝了,玩出花来了,所以唐诗的成就最高。

词也叫诗余。就是写诗的下脚料,谱上曲子,茶余饭后传唱。因为大部分都是青楼烟花女子歌舞娱乐唱词,难免靡靡之音。艺术性也不高。直到苏轼“大江东去”淘尽了靡靡之音,谁敢说苏轼的《赤壁怀古》就比唐诗差了。谁敢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就比不上“决雌入归鸟”了?

虽然词的格律要求比律诗宽泛了,降低了游戏难度。但艺术标准没有降低,只能说什么时代造就什么样的诗人和作品。这和文体没什么大关系。

2

我让为,从古至今在唐诗宋词元曲中,宋词文体和意境更高一些。比如张孝祥的《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3

各有千秋![祈祷]

4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与时俱进的产物,都是一个时代的巅峰。唐诗,如同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美人,诞生于一个美好的,繁荣昌盛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这个时代诞生了武则天这样君临天下的一代女皇,文化氛围上自然大气磅礴,厚重 ,气象万千!

初唐。

提倡建安风骨,一扫南北朝时期的齐梁之风,家有小女初长成!

盛唐。

大诗人纷纷登场,大唐的夜空,群星璀璨!边塞雄风,高适、岑参;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雄浑气魄进入中唐。二八佳人已经成长,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中晚唐。

初期写实,反应民间疾苦中期;中期,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与个性风格异常突出。更有《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神品诞生!晚期,诗坛上已经缺少了盛、中唐时期的那种盛世卓绝的气势。杜牧、李商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诗风朦胧,偏于内心世界的挖掘,注重细节。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宋词,诞生于一个重文轻武,自由的时代,不杀士大夫!

宋词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型。婉约派,如西子临尘,侧重儿女风情。其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尽显女性柔弱之美,楚楚动人,你见犹怜!豪放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女中丈夫李清照兼具两种风情,独步天下!千古江山,大江东去,壮志难酬!元曲,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碰撞交流,出现了具有异域风情的性感尤物!由诗词唱作向戏曲过渡,因为新的土壤导致新的艺术形式出现,诗词已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都离不开他所植根的土壤,美人终将老去,但经典永流传!

5

我是叶爱贤,很高兴你这个问题。

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优点。

6

唐诗,把诗歌从古代的民歌升华到格律诗的高度。

宋词,把词从配曲的歌词,发展到与诗歌并肩的宋词高度。

元曲,屏除格律词牌而自然写作,直舒胸意或情节。

这三种文体,作为文体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谁取代谁。

7

都高!

8

最能抒发情怀的是"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腾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僧耶?仙耶?……“

9

诗、词、曲都是一种文体,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格调、不同的表述方式脱颖而出。倘若问谁更高些呢?个人以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名篇!关键是看作者生活阅历之深浅,写作水平之高低,技巧运用之精糙。

就民间推崇普及程度来看,唐诗读者甚众,名篇尤多,后世研习者甚广,当为三家之首;宋词次之,元曲又次之。

10

窃以为就文体而言,诗词曲是无所谓高低的——就如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谁也不比谁高级一样,唐诗宋词元曲之间就文体来说不可能有高下之分、而只有合适与否。

当然没有高下之分并不是说它们之间就没有区别。唐诗宋词元曲之间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些区别来自于其各自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流传得久远与否、普及的程度高低及流行的热度强弱。

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相对而言,宋词对格律的要求更严谨,元曲对音韵的追求最讲究,而唐诗则即有格律严谨的时候也有自由奔放的时候——因为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诗歌发展最迅猛的年代,这三百年中唐诗经历了初创的率真、发展中的升格、绚烂时的讲究等时期,风格各异以至于对格律的讲究也差异极大。

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的鹅鹅鹅,您觉得它的格律很讲究么?然后到了李白、就他一个人的风格就看得出唐诗在格律讲究程度上的演变了——《将进酒》、《行路难》是各句字数不要求一致的,而其他绝大多数则是每句字数一致、但却有的是严格的七律,有的不严格。唐诗中格律最让我佩服的是小李李义山、这时候已经是晚唐了,唐诗进一步发展到严格讲究格律是其途径之一,而李商隐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出来的名句之所以名扬四海流传千古,与其严谨的格律肯定是分不开的!其他不论、单看对仗即可见一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哪一句经典不是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