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曾国藩拥有湘军40多万,手下将领都拥护他,他为什...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1864年7月19日,天京攻城前敌总指挥曾国荃指挥的湘军通过坑道作业埋入几十吨炸药,炸塌城墙攻入天京,基本宣告太平天国持续十三年之久的疯狂运动终于告一段落。随忠王李秀成突围而出的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浙江被沈葆桢凌迟处死,李秀成在南京被曾国藩下令处死,也正式宣告以曾国藩为统帅的湘军取得了不世之功。

此时兵强马壮的三十多万湘军,步兵、骑兵和水师兼有,曾国藩动过取代清廷的心思吗?还真有。先不说此前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人都试探劝进他的意思,这次攻破天京后兄弟二人商量下步计划时,曾国荃就直接在哥哥手掌上写了个“赵”字,用意很明显,曾老九是暗示曾国藩学赵匡胤!老曾听后虽也热血澎湃,可理智告诉他必须冷静,于是边静心打坐,边内心盘算,接连燃尽了四支安魂香,才决定继续听从清廷调遣。同时为减少猜忌,主动打报告申请裁撤湘军。以他的经验和谋略,曾国藩肯定在内心里预演了无数次,他确认自己对清朝没有任何胜算。事实上也是,如果曾国藩真挥师北上,兵败后被夷灭九族,就是他的最终结局。为什么这么说呢?

1、主观层面,到了后期,随着战利品的掠夺越来越多,湘军的战斗力和求战欲望已经大幅下滑,且军纪开始败坏,甚至出现哗变现象。攻天京之时,湘军战斗力已经远远比不上李鸿章的淮军。若不是李鸿章不想抢老师攻破天京的大功,按朝廷命令前来替换曾国荃,以淮军的强大的热武器火力,首功可能就落在李鸿章手里了。

2、客观方面,清廷从三大战线已经着手布局防范曾国藩:钦差大臣、湖广总督官文坐镇武昌监视湘军,扼守长江中上游,南京方面有变即可顺长江直下;淮军系冯子材等驻守扬州、镇江,控制长江下游,分分钟就能抵达南京;更要命的还有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驻扎在鄂皖交界地,视线也全在南京这边。还不要说左宗棠、李鸿章,真起事的话他俩肯定会头两个跳起来。别忘了,还有洋枪队,他们也够曾国藩喝几壶的。

3、更重要的,曾部缺乏饷银钱粮。举个例子,在天京破城前,为安抚湘军将士急需的二十多万两白银是谁送来的呢?李鸿章!这种情况下即使湘军在军事仗上能赢,也会倒在经济账上。

2

有网友问曾国藩40万湘军为啥不当皇帝呢?而且他还有大批太平军降兵。其实只要曾国藩敢于造反可能不用1年时间全家就上断头台,要遭千刀万剐之刑了。

首先,曾国藩的军饷都是其他省份提供的,他如果造反军饷从哪里来?没有军饷,那些雇佣兵性质的湘军能给他去打仗?就是因为没钱,曾国藩才在战后大规模裁剪湘军规模。

其次是40万湘军真正服从他的只有曾国荃的5-6万湘军,其他的湘军统帅比如左宗棠,还有全部洋枪洋炮的淮军统帅李鸿章,都不会跟着曾国藩造反,他们本身就矛盾重重。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兴趣网友可以自己看书。

3

太平天国起事后,以疾风暴雨之势打得清王朝摇摇欲坠,腐朽的八旗、绿营在战斗中往往一触即溃,不经一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曾国藩编练的地主武装——湘军,才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成为清政府可以依靠的惟一军队,曾国藩也就成为当时的中国最有实力的人物,于是各种各样的目光也盯在了曾国藩的身上,不少人视其为即将诞生的新主。

按说,以曾国藩当时的权力,地位及其号召力,完全有条件“黄袍加身”的,怂恿他当皇帝的部将和政客也大有人在,然而曾国藩却都没有答应,而是死心塌地地做了一名大清朝的忠臣!

在曾国藩的劝进者行列中,第一位且又始终如一的一位当属湘潭举人王闿运。

王闿运,字壬秋,是湖南著名才子,在经、史、文学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但他更注重学以致用,尤其是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王闿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佐识时务之人成就帝王之业。在乱世,谁能拨乱反正,成大事,即辅佐谁,但又要看准时局变动的趋向,静观势态,未到其时,蛰伏隐退,时机到来,大展才能。因此既要有满腹经纶在胸,又要有居静不动的修养。可进可退。进时,用儒学使据乱达到升平,推致太平;退时,用庄学去掉忿怨,逍遥自乐。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王闿运时刻关注着时局,寻找实现自己的“帝王学”的机会。

4

“一群靠鲜血和头颅拼出血路的‘乌合之众’”。

这句,是当时权威对攻下太平天国后的湘军的评价。

这群所谓乌合之众的统领曾国藩,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任何时候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个优点,也成了曾国藩最终没有称帝的主因。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类俗语,曾国藩再熟悉不过了。

熟悉历史的曾国藩知道,攻下太平天国后的自己,即将迎来慈禧太后的“卸磨杀驴”。

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抉择:一是自断臂膀;二是反,也就是传说中的“黄袍加身”。

5

6

拒绝称帝是真的,但曾国藩也没那么老实,即使他本人是“圣人”,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也不可能老实,要不怎么到现在“刺马案”也没有个说法呢?

太平天国之乱后有很多人都劝过曾国藩称帝,他们有的是为了自己的荣华(湘军将领曾国荃,彭玉麟等人),有的是为了光复汉人江山(传说中的王闿运),有的则是还想搅混水(据说太平天国降将李秀成怀着这心思)......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主要是因为实力不够啊。

硬实力上面,曾国藩能稳定全国局势吗?还真不一定,首先自己的湘军打完仗之后,抢劫够了,吃饱喝足,很难再用了(所以说湘军,淮军这种“一次性”军队顶多只能称为“半近代化军队”,离真正的近代军队差很远),而且内部矛盾也大,指不定还湘军内部还真有些人有忠君报国的心思呢,这谁说得清楚。而且曾国藩做了重臣是不假,但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首先北方地区就是清政府的铁盘,你没看到一直到武昌起义之后,北方还在和南方打仗吗?即使是在南方,左宗棠(楚)和李鸿章(淮)估计也不会安分。

软实力方面,你曾国藩当年指责太平天国“败坏纲常,无君无父”指责地那么过瘾,好了,现在你自己来称帝,这不就成了笑话嘛。而且曾国藩自己也没这个心思,它可是“曾圣人”,脑子里想的是“忠君报国,护卫伦理纲常”,根本没啥篡位的心思,很多湖南人评价曾国藩说他“有其力而无其胆”,也就是说他就是个传统的知识分子,没啥干大事的野心,灭了太平天国,也就到此为止。

7

“湘军”其中包括老湘军系统(罗泽南、江中源时期)、曾国藩系统湘军、骆秉章系统湘军、胡林翼系统湘军、楚军。这五股势力就是“湘军”的主体。因此,什么“手下将领都拥护”基本胡说,就连曾国藩系统都不敢这么说。

(1)有多少将领会听曾国藩的?

在“大湘军”系统的五大势力中,曾国藩只居其一。骆秉章系统根本不会与曾国藩合作。另外,三个系统之所以公认曾国藩为“共主”。只是因为曾国藩官位高又善于妥协、调和各方利益。

左宗棠从第一次见曾国藩时就看不上他,说他是好人但才能有限,这样的高人怎么会支持曾国藩称帝呢?像刘坤一属于江中源系统,因为不是曾国藩的嫡系即使支持曾国藩当皇帝、即使最后真当了皇帝,你会给他什么地位?掰着脚趾甲都能知道刘坤一会有什么反应。

8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晚清人物。(本文630字,阅读需3分。)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很好奇,笔者要告诉大家,当时曾国藩并不存在当皇帝的时机和实力,甚至没有这份心。

提问者说湘军有四十多万人为啥曾国藩还不当皇帝,这个问题其实有失当的地方。曾国藩的湘军真有四十多万人?非也,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居功至伟的湘军有12万人,不知这四十万的数字从而来?是不是算上了其他团练武装以及算上了李鸿章掌控的淮军等?这些武装都属于私人武装,不会听命于曾国藩,或者曾国藩并不把握这些武装会听命于自己。

事实上,湘军内部都未必听曾国藩的。

湘军当时分成好几个派系,统领有左宗棠、刘长佑、刘坤一、曾国荃等,由曾国藩直接掌控的是弟弟曾国荃的5万人,其他人都羽翼丰满,不会完全听命曾国藩了。难道曾国藩就靠这五万精锐就能当皇帝?从时局而言,曾国藩称帝,洋人的意见也很重要,对于当时的洋人而言,一个稳定的中国政府更利于列强搜刮中国(参见之后出现的“同光中兴”)。

9

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

很多人吹捧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惟一圣贤,千古第一完人,但在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这个老不死的眼里,他就是一高级奴才。如果他真的称帝造反,就连奴才都不如了。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成就无人可出其右。他不但功高盖世,而且个人修养近乎完美,考虑到晚清那个国家危亡,官场龌龊的环境,曾国藩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称他为当时之“圣人”、\"国之砥柱\"并不过头。

但曾国藩是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的。如果称帝的话,他就不是曾国藩了。

10

基于儒家伦理的要求,曾国藩对他效命一生的清王朝当然是有感情的 。如果没有这种感情,他就不是一个儒家信徒,更别提理学家。他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他号召湘军将士:“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他认为湘军之所以能与太平军死战的原因即在于“忠诚所感,气机鼓动而不能自已也”,他歌颂忠义精神说,“嗟我湘人,锐师东讨;非秘非奇,忠义是宝”。

因此,关于曾国藩曾经试图称帝的传说是不值一驳的。据说湘军攻下南京之后,很多湘军将领劝曾国藩起兵造反,左宗棠派人给曾国藩送过一封密信,说什么“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彭玉麟则问曾国藩,“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而曾国藩的回答是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应该说这个故事很有趣,可惜是不可能发生的。湘军将领都是读书人,是理学信徒。左宗棠和彭玉麟等湘军将领之所以追随曾国藩,是因为他打着这面忠义的大旗。一旦打起造反的大旗,湘军集团马上会四分五裂。正如萧一山说:“国藩之所以薄皇帝而不为,……因其以护持名教为帜志,绝不能自毁立场,作反乎礼教之事也。君臣大义,在数千年专制政体积威之下,业已根深蒂固,此为一般人所深信不疑之事。”

蒋廷黻更分析说,曾国藩忠于清廷,一方面是基于礼教原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现实考虑,因为在列强环伺之下,清王朝覆灭,可能导致不仅“亡国”而且“亡天下”:“中国的旧礼教既是他的立场,而且士大夫阶级是他的凭依,他不能不忠君。……他怕满清的灭亡要引起长期的内乱。他是深知中国历史的,中国几千年来,每次换过朝代,总要经过长期的割据和内乱,然后天下得统一和太平。在闭关自守、无外人干涉的时代,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到了十九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绕环着,长期的内乱就能引起亡国之祸,曾国藩所以要维持满清,最大的理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