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包含哪些情感宣泄,这首诗是何背景创作的?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再别康桥》体现了诗人离别康桥的依念不舍的心态,将自已比拟为云朵轻轻的来轻轻的离去,不声无息的悄然离去,心中惆帐表达至尽。

"金柳""新娘"写岀黄昏的景色,金柳是夕阳下的柳影,不是诗人写不出如此的比喻,同时又比喻心中的荡漾、激动的离别心情。

诗人将自己比着水草,流露出与世无争,欲为安静,又要寻梦的复杂心态;又想把心中离别之情,心中的理想高歌,但在异国他乡,只好压在心中,悄悄的沉默在心中。

从黄昏写到夜景,把康桥的景色和自已的抱负全部展现出来了。是诗是画,是自已的思绪,自已的离别之情跃然句中,这就是这首诗绝妙之处。

读了令人如身临其景,真使人回味无穷。

2

谢请!很高兴你的问题,个人也比较喜欢徐志摩的诗,特别是这首《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包括哪些情感宣泄呢?他的创作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先来介绍一下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他的代表作品中《再别康桥》最广为流传,经常被拿来作为朗诵比赛用。《再别康桥》也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诗中的情感

这首诗意竟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

《再别康桥》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3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包含哪些情感宣泄,这首诗是何背景创作的?

看了之前几位老师的,可以说各有千秋。

在此,我还想从其他方面对这个问题做一拓展。

徐志摩林徽因

4

答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个人觉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整首诗是非常连贯的,全诗宣泄了由“再别”生发出的,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不舍的留恋之情,苦涩、无奈的离别愁绪。作者用轻盈隽永的语言,就像是对恋人在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倾诉着对康桥的依恋、回忆 …… 诗人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宣泄着对夕阳中的金柳,康河水底招摇的青荇,和康桥自然的美。用轻轻、悄悄、沉默等语言宣泄着一缕缕康桥情怀。

这首诗是诗人徐志摩故地重游,归国途中面对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写下的一首对母校、对康桥眷恋和失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

5

谢谢题主,我来:

●梦已开始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歌意境柔美悠远,风格清新飘逸,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正因为他那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多少年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高中语文教材几度更易,也从未把它删除在外。由此可见,《再别康桥》一诗地位之非同寻常。

一个纯粹的中国诗人,缘何会对一座异国他乡的康桥如此依恋,如此挂肚牵肠呢? 我认为,那是因为康桥承载了作者一生的理想,康桥有他的“彩虹似的梦”。彩虹,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梦,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就以“彩虹似的梦”来引领这篇文章,浅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多重内涵。

6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包含哪些情感宣泄?

诗人在诗歌中所宣泄的情感,抒发的情怀,是很主观的思想意识,读者有时很难探究真实情况,毕竟内心的起因、感情的表达往往是文字所无法承载的。为了不过度解读,试着从以下方面略说一二。

一、字面上抒发着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和怀念

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体现了新月派诗人的鲜明特点。

7

这是徐志摩一首经典的现代诗。《再别康桥》一诗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轰动。这首诗给年轻的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声誉,成为徐志摩的代表作,也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上的一席之地。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再别康桥》

我是江南之春,欢迎关注我的今日头条“钱币世界人物志”。

8

我是云上生莲,为大家这道问题。

首先: 惜别昨日之景 ,感伤今朝之情。

?康桥回忆

9

《再别康桥》是首优美的现代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无比眷恋、喜爱之情。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康桥,即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 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10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巅峰之作,脍炙人口,流传极广,是中国近代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描写康河的柔美风景,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自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