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而是投降清朝呢?
1
谢谢邀请!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而投降满清?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对于明朝的守关将领吴三桂来说,面临两个选择。没有明朝了,面前出现两个政权,若自己打天下,那时不可能的,只能选择一个。
吴三桂选择满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先看看李自成,进入北京以后,认为天下太平了,刀枪入库。南征北战几十年,美酒也得喝它几十坛,可以享受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后,就没有农民政权的性质了,还是封建帝王政权的性质,没有制定出一系列治国安民的顺从民意的政治纲领。虽是农民起义,流寇作风,带进了北京,不再是“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起义初心,弄得整个京城弥漫起享乐之风。后金政权在关外经营几十年,蒙满人民能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好于关内。皇太极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有明确的治国安邦的纲领,相比之下,比李自成有作为,二者比起来,投降满清比投降李自成有利,毕竟满清也是华夏民族,不是外国。李自成的军事实力,长期和明朝的军队作战,虽然建立了政权,也元气大伤了,现在刀枪入库,贪图安逸,仓促应战,远不是满清的对手,若投降李自成,将会和李自成一起被满清灭亡。李自成也劝降过吴三桂,吴三桂也打算接受收编,当吴三桂看到李自成的流寇作风,没有什么治国纲领,贪图享受,不知顺从民意,感到大顺政权没有前途,所以又倒向了满清。有人说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使吴三桂翻脸的,这个原因也太小了,比多尔衮的封官许愿,那就小得又小了。
吴三桂投降满清,必然遭到人民的指责; 李自成灭亡明朝,吴三桂投降李自成,人民也会指责他的。根据当时的情况,吴三桂认为,满清能把国家治理好,李自成没有拿出什么样的治国纲领,也只能这样选择。
2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大明王朝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按照过往的历史走向,李自成将会成为一个新王朝的统治者。然而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当时,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手中约有三万兵马,坐镇山海关及周边地区。明朝灭亡后,李自成派使者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然而让李自成万万没想到的是,吴三桂在关键时刻突然翻脸,不仅投靠了关外的满清,还与清军联合在“山海关大战”中打败了李自成的主力。此后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而李自成则兵败如山倒,于一年多后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民团所杀。
吴三桂投降满清是一件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那么问题来了,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反而要投降一直被明朝人视为夷狄的满清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3
4
5
吴三桂被满清打怕了,吴深知满清实力预测到明及李自成必备满清所灭,于是决定向强者投降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6
吴三桂本来先向李自成投降,没想到李自成霸占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同时,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也派人招降吴三桂,许诺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共享天下。吴三桂打着为崇祯皇帝平叛的旗号,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
7
吴三桂的权衡应该没有错,滿清代表国家,资源满满,而李自成造反起家没有座稳江山,且内部争权夺利素质不高,吴三桂毕竟有实力,可以讨价还价进行选择,清朝在拉拢方面也比李自成强。
8
吴三桂为什么不归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而是选择了归降了满清,流传最广的说法,自然是: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字骏公 号梅村)的《圆圆曲》,写于1651年顺治八年辛卯初: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9
个人观点:
1、就当时情况说,吴三桂眼里李自成是草民造反,他是将军,这是第一个身份的落差感。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2、李自成的所做所为,大顺军没有自己的纲领和主张,入京以后还是流寇思想,也确实让很多人失望,比如煮福王这些行径也不是一个謀大事的君主做出来的事情。
3、家仇,李自成杀吴三桂一家,杀夫夺妻之恨难平,冲冠一怒为红颜虽然有些过份解读,但再加上杀家人这一条,不投降李自成的因素就很大了。降了李自成 吴三桂自己怎么为人?
综上所述,吴三桂不可能降李自成,最后只有降满清,否则会被任何一方所消灭。(个人观点,不周之处望指正)
10
吴从心眼里看不起李自成,古人太讲出身了,吴也看清了李知道成不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