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隆美尔在闪击法国期间是师长,为何几年就成了陆军...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隆美尔是二战时期德军三大名将之一,他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由一个步兵师师长迅速提升到陆军元帅,一方面是因为他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有了元首的刻意提携,升官自然就很快了;另一方面这也缘于隆美尔优秀的军事才能,毕竟军队是一个以实力说话的地方,能不能升官最关键还在于能不能打仗,如果隆美尔只会一些花拳绣腿,真打起来又打不好,无论希特勒给他多少关照,他的官也是升不起来的。

埃尔温·隆美尔于1891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他在家中排行老二。隆美尔从小就体弱多病,但他却非常喜欢网球、自行车、滑冰等体育运动项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养成了强壮、自信、倔强和节俭的性格。

青年时代的隆美尔并没有想过要做一名军人,他的第一志向是当名工程师,在他14岁的时候曾经和朋友一起制作过一架完整的盒式滑翔机,而且这个滑翔机竟然还能飞出一段距离。当时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还没几年,隆美尔就有了制作飞机的能力,虽然这架飞机不够精巧,但也足见他在机械方面的领悟能力,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优秀的装甲兵指挥官埋下了伏笔。

德国是个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军队在社会中享有非常优越的地位,处于这点,隆美尔的父亲便把他送进了军营,1910年3月隆美尔加入了第124伍尔登堡步兵团。到1911年3月隆美尔又进入了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成为了一名军校学生。

1912年1月军校毕业后,隆美尔被授予中尉军衔回到了124步兵团,负责新兵训练。到1914年一战爆发后,他也随军参加了战争。在整个一战期间,隆美尔表现突出,曾有一次带兵闯入法军阵地,在占领了4个阵地后坚守到了援军的到来,期间多次打退法军的反扑,他也因此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在战争期间,每次出战他都冲在战线的最前方,带领士兵发动冲锋,进攻成为了隆美尔兵法中的不二法门,喜欢且擅长进攻的风格,也是他成为装甲兵指挥官必不可少的素质。

2

客观的说,隆美尔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得以火箭般“窜升”,除在北非战场表现的确不俗之外,希特勒出于政治需要和考虑德意两盟国之间当时的微妙关系,也起了很大作用,属于非正常或称“破格”提拔。它同时也造成国防军内部对隆美尔颇有微词,难怪克鲁格元帅在1944年的西线挖苦他:“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真正指挥过比一个师大一点的部队”!

作为“天子近臣”,元首大本营警卫营长隆美尔进入陆军总参谋部实习就是走了后门,他1939年8月才晋升陆军少将,随即根本未经必要的考试就直接上岗了。波兰战役结束后,他又短暂的离职去兼任希特勒警卫营长,负责纳粹元首在华沙阅兵等活动的安保问题,一句话,在1940年之前,他没有任何战役指挥所必需的作战经验(一战的尉官生涯姑且不算)。

3

隆美尔在二战开始的时候只是个陆军少将,他先是担任希特勒的元首战时司令部的警卫营指挥官,后在法国战局时担任第七装甲师指挥官。在法国战局结束后,1941年初,隆美尔被提升为中将,并被派往非洲。1941年2月,隆美尔担任德国非洲军团总司令。在此之前,隆美尔的军衔晋升还是正常的。

但是,到了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提升为陆军元帅。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隆美尔就连升三级,登上了德国军衔的顶峰。这似乎有点不正常,但是,既然是希特勒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首先,是嘉奖隆美尔的战功。

隆美尔在到达北非后,带领非洲军团,很快就扭转了战局,稳定了德国战线的南翼。当隆美尔受命支援非洲意大利军队的时候,正是意大利屡战屡败,士气崩溃的时候。隆美尔不但指挥自己的德国军队,还带动了士气低落的意大利军队,给了正在乘胜追击的英军沉重打击,并将其击退到托卜鲁克,对其展开了围攻。

4

隆美尔应该是二战德军晋升最快的将领了,他在1940年时出任第7装甲师师长,少将军衔;1941年出任“非洲”军军长,中将军衔;1942年出任非洲装甲集团军(非洲军团)司令,上将军衔;不久在取得了昔兰尼加的胜利并攻克了托布鲁克要塞后,隆美尔于1942年6月被正式晋升为陆军元帅,达到其军事生涯上的巅峰。

隆美尔在北非取得的胜利意义确实重大,至少暂时保证了南欧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绝对安全,在没有占领北非之前,英国是绝不会从地中海登陆欧洲的。从军事上来看,隆美尔几乎是在陆军和空军以及后勤补给都不占优势甚至很差的情况下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的,他的军事能力得到了证明,至少在战役、战术的指挥能力上,没有人敢质疑隆美尔。不过由于北非战场本身规模的有限性,隆美尔指挥的军队总数从来都没有超过10万人,和德军其他动辄20-30万人的野战集团军相差太远,更别说是指挥上百万的野战集团军群了。一般来说集团军司令一级的至少是上将军衔,而集团军群司令一级则是元帅军衔。而隆美尔连一个完整的集团军都没有指挥过的人,就直接荣升元帅之列,确实有违常规。

隆美尔之所以能拥有这特殊的待遇,除了他自身的军功外,更加关键的在于他和希特勒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希特勒是隆美尔的“伯乐”。隆美尔在希特勒上台前前只是一个军事学院的校长,常年负责军事教育,在军界可以说是默默无闻,他因此前写的《步兵攻击》一书被希特勒看中,被任命为希特勒的大本营卫队长,从此成为了希特勒的亲信。二战爆发后隆美尔又在最高统帅部任职,这个机构是由希特勒一手把控的,在这里任职的一般都被认为是希特勒的亲信。也正是在希特勒的运作下,隆美尔才能得以出任装甲师师长一职,开始了他传奇般的军事指挥生涯。

当时掌控陆军的还主要是德军陆军总司令部的那些资历深厚的军界老将,他们对于希特勒的纳粹思想并不感兴趣,一直试图将纳粹思想从军队中消除出去,而且他们在军队的影响力也非常大,事实上希特勒和这些高级将领一直是处于合作的情况,而不是像苏军高级将领对斯大林那样的绝对服从。所以希特勒迫切需要迅速提拔一批自己的亲信,去担任高级指挥职务,逐步取代那些“不听话”的将领,除了隆美尔,还有其他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蔡茨勒、莫德尔等年轻将领。隆美尔是希特勒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隆美尔经常直接向希特勒本人发报或者打电话,越过其他指挥机构,足见两人关系的密切,希特勒大力提升他的这位爱将也就不足为奇了。

5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道问题!

隆美尔之所以能被快速提拔到陆军元帅的高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打铁还需自身因,隆美尔自身军事才能确实出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隆美尔转战法国、罗马尼亚、意大利战场。他意志坚强,勇猛过人,刻苦耐劳,善用计谋,履历战功,并获得了一战时德国军队的最高荣誉勋章——蓝马克斯勋章。

一战后,隆美尔凭借卓越的才能留在了规模只有10万的德国国防军中。希特勒上台后,隆美尔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担任其大本营卫队长。

1940年隆美尔得到了他军事生涯腾飞的契机,他升任为第7装甲师师长,并率部参加了闪击法国的作战。在法国战役中,隆美尔带领自己的部队撕碎了法国军队的防御,给与法国以沉重的打击。隆美尔率领的第七装甲师也在法国战场上获得了“魔鬼之师”的绰号。

6

1940年当他的第七装甲师开在法国的领土时,被法国人敬畏的称作“幽灵师”;当他在北非战场以少击多时,他被称为“沙漠之狐”;当他在蒙哥马利所率英军的大反攻时,组织了千里大撤退保留非洲军团的有生力量;他就是隆美尔,一个出神入化的战术大师。

隆美尔在1940年时还是一个装甲师的师长,仅两年之后他就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如此之快的晋升,与他的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接下来我们就试着了解一下他的伟大之处。

隆美尔奇袭

隆美尔认为,快速攻击有很多好处和优点,一是这种攻击能给对方造成恐慌,促成好打之势,能击碎对方的心理防线,用高速冲破对方,使其来不及抵抗。一旦敌人被击败,应该尽量追击以扩张战果。并设法彻底摧毁敌人的战力,使敌人永远没有重整兵力的机会。

在一战中的意大利战场攻占蒙特山战役时,隆美尔就展示了他对奇袭战术的巧妙运用。隆美尔带领军队全速行军53个小时,到达蒙特山最后一个山峰时已经疲惫不堪,但隆美尔坚持让士兵悄无声息地爬到意大利军的阵地并用机枪扫射,敌军吓得本能的向后撤退。隆美尔再顺势冲出,将敌人全部俘虏,当他占领了最高峰时,只牺牲了一名士兵。

1940年隆美尔率第七装甲师在五个星期内长驱直入,深入法国境内,由于突然出现和突然消失,所以被称为“幽灵师”。一次第七装甲师突袭法国兵营,而当地居民还啥也不知道呢,当一位老妇人拉着隆美尔问他是英国人吗,隆美尔回答说他是德国人,吓得老妇人提起裤脚就往家跑。

7

二战中的德军将领隆美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要说他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质疑。但纵观隆美尔的整个职业生涯,却存在着众多疑点。

人们探讨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隆美尔的火箭般的晋升速度。要知道,隆美尔在1938年才被晋升为少将,但他1942年他已经一跃成为了元帅,这实在是让人非常不可思议。

(隆美尔旧照)

8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简单地说,是因为德军的规模一直在扩大,隆美尔的战场表现异常突出,因而提拔神速。

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一战后的德军仅有10万常备军,出于储备军事人才的需要,这十万人大多是连排级以上军官或战斗骨干,其中就包括隆美尔。

当时,他在这十万军官和骨干中担任连长,之后又被调到步兵学校担任战术教官。在这期间,他完成了著作《步兵进攻》,后来一直在军校系统中晋升。倘若不是希特勒对其作品喜爱有加,调隆美尔担任希特勒大本营的卫队长,恐怕他还会继续在军校。

9

隆美尔在闪击法国期间只是个轻装甲师师长,为何短短几年就成了陆军元帅?一方面因为西线战场需要,一方面因为隆美尔确实优秀。

首先,隆美尔是德军中难得的优秀指挥人才,深得希特勒赏识。

二战期间,德军有三位名将享誉世界,一个败军之将,应该说没什么可赞扬的,但隆美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三人却是个例外,他们的指挥才能不仅至今还在被总结讨论,其在战争中的表现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与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不同,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古德里安靠通信和研究后勤运输入手,把英法德意四国在一战中的装甲作战理论不断进行升华,形成了德军独有的闪击战理论,从而与希特勒的快速扩张理念一拍即合,古德里安在二战还没打响之前就在德军和希特勒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曼施坦因由于深谙官场法则,有顶头上司和其它将领的庇护,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谋略在德军参谋人才中一枝独秀,成为德军难得的指挥人才。

如果说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都是靠头脑和智慧吃饭的话,那么,隆美尔完全就是靠个人胆识和独立作战的勇气赢得了口碑。

10

当然离不开希特勒的欣赏与大力提拔。希特勒如此喜欢隆美尔,自有他的原因。希特勒和隆美尔,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有差不多的身高,都严于律已,喜欢过有秩序的生活,都在一战时当过步兵,都是运动战的鼓吹者。

一战后,隆美尔曾在德国陆军学校当过教官,他为学校编写的教材,对当时的德国军队影响很大。希特勒在读了隆美尔的书后,对他的战术思想大加赞赏。虽然他们俩人见面发生交集,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

在贵族和军人世家,甚至将军世家遍布的德国军界,希特勒和隆美尔,都属于没有根基的人。但俩人又都很有抱负,这使他们相识后,便立即产生惺惺相惜之感。所以,二战时隆美尔在北非打了胜仗,希特勒自然大力提拔他。

希特勒对隆美尔的赏识,还表现在对他的宽容。隆美尔是少有的敢于阵前不执行希特勒命令的人,是少有的与希特勒握手不取下手套的人,更是少有的敢于当面向希特勒提出不同政治见解,包括要求他善待犹太人的人。

对此,希特勒的解释是,隆美尔只是一名军人,他不懂得政治。任B集团军群司令期间,隆美尔想开放西线,并力劝希特勒结束战争,这与希特勒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但希特勒从来没有怀疑过隆美尔对自己个人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