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隐士徐庶在曹营时,真的“不献一谋”吗?
1
徐庶在曹营“不献一谋”,真实的历史情况或许更应该是“落水无意,流水亦无情”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徐庶同学的简历。
徐庶,颍川郡长社县人,三国谋士。
徐庶在人们心中被视为超级谋士,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下的影响结果
事实上,在正史中,比起同时代出自颍川士人集团的顶级智囊们来,徐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陈寿在作《三国志》时甚至都没有给他列出传记。
2
三国时期的人才辈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诸葛亮。他在没有出仕的时候,就自比管仲乐毅,以匡扶天下为己任。可惜当时的人们都不认可诸葛亮的看法,只有两个人认可诸葛亮的才能,一个是崔州平,另一个是徐庶。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辅佐自己,开创了蜀汉江山。但是徐庶却半道离开了刘备,投到了曹操手下,留下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谚语。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一、 徐庶进曹营。
在《三国演义》中,对徐庶的描写十分传神。他堪称是刘备的第一位军师,让刘备体会了一把有一位运筹帷幄的军师,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在徐庶的指挥下,兵微将寡的刘备马上耀武扬威。他连续打败曹仁的进攻,不但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还夺取了樊城。
可惜好景不长,徐庶的根底被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揭破。曹操用程昱之计,先将徐庶的母亲骗到许昌。随后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信招徐庶回去。徐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离开刘备。在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在回到许昌后,徐庶的母亲气愤自尽,曹操为了留住徐庶,将徐母葬在许昌。徐庶对此无可奈何,只得在曹操手下安身,不过他下定决心,一生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3
按《三国演义》来说,徐庶确实履行了对刘备的诺言,到曹营后“一言不发”。
不过在赤壁之战时,徐庶假意识破庞统的连环计,向庞统讨要脱身之计。后来在庞统的点拨下,徐庶主动向曹操请缨前往关中。曹操见一向沉默的徐庶竟然开口献计,喜出望外,于是同意徐庶的要求,让他和臧霸一同前往关中。
由于此后徐庶在演义中再无登场,遂成全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献一谋”的名声。
不过正史中徐庶的形象和演义中有很大差别。
正史中的徐庶因犯下命案和母亲避乱荆州,与诸葛亮等人交好。201年刘备刚刚客居荆州没多久,徐庶就跟随了刘备。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徐庶和诸葛亮还在刘备手下做了一段时间同事。
208年曹操南征,徐庶与母亲失散于长坂坡。得知母亲被曹军俘获后,至孝的徐庶方寸大乱。为保全母亲,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投奔曹操而去。不过徐庶同刘备之间并没有“一言不发”的约定。而刘备放徐庶而去,也看得出刘备实乃仁厚之君。
4
有一句歇后语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也有人数徐庶“一谋不献”的,其实不是徐庶不想在“曹营”(曹魏)有所作为,而是他在“曹营”一直得不到重用。
曹丕想要代汉称帝时,徐庶也是在劝进的人员之中的,可见徐庶也是想在曹魏中有所作为,并且还积极参与了一些政治活动,但徐庶的官位一直都不高也就是太守级别的官职,在曹魏阵营中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说话份量了。
关于徐庶的一些事情,由于受《三国演义》影响,我们一直存在着一些误解。
徐庶确实因为替人报仇在外逃亡,在刘备依附刘表时投奔刘备,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并且与诸葛亮与司马徽为好友。
5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确实是做到了不为曹操献出一谋一策,不过在正史中,徐庶却并未这样!
看过三国演义,大家都对其中的一个超级隐士非常感兴趣,这个隐士就是徐庶。他原本是刘备手下谋士,结果后来被曹操设计骗到了曹营,而他在曹营中,是真的做到了他所承诺的那样,不为曹操献出一谋一策吗?
不献一谋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歇后语大家都知道,除了指代关羽忠义,还有就是指代徐庶对刘备的忠心了。在演义中,徐庶化名单福,投靠刘备,是刘备手下第一个全能谋士。之前的刘备,手下人才虽多,但没有这种全职谋士。而随着徐庶的加入,刘备集团的战力也是大大的提高,成功过地击败了曹仁大军。曹操在得知刘备实力提升的原因后,用程昱之计,假借徐庶母亲的书信,将徐庶给骗到了曹营。
6
题主提出的问题中,有两个事情不太对:一是徐庶并不是超级隐士,二是徐庶到曹营之后也没有做到不献一谋。
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徐庶真的是超级隐士吗?他到底有没有做到不献一谋?最后他为何没有受到重用?
徐庶真的是超级隐士吗?
首先,热衷于行侠仗义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隐士有多种,有隐居山林,也有隐居闹市,还有隐身于朝堂之上,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热衷于功名利禄,更不会为了自身得失而斤斤计较,更不会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强出头。
早期的徐庶骨子里面就有着行侠仗义的特点,有一次为人报仇,被官府追捕,后来在朋友的救助下才得以逃脱。
7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徐庶,本来一片大好的舞台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可偏偏成了隐士,这让不少的三国迷为之惋惜,除了前期帮助刘备打破了遇到曹操不赢的局面,后期实在是看不出徐庶在哪方面有所建树,那么徐庶真的是在到了曹营就“不献一计一策”了吗?
一: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里记载:
曹操是用来程昱的计策把徐庶骗到曹营的,最后曹操弄巧成拙,徐母去世后徐庶也的确没有献计,不过里面有一幕不知道大家记得不记得,那就是曹操攻打新野的时候,派夏侯惇出战,夏侯惇瞧不起刘备,刘备也确实不懂兵法的,当时徐庶就插了句嘴,让他小心,不要轻敌,军师可是诸葛亮啊!可能还想说,但是被曹操打断了,欲言又止。很有可能要献计了,无论如何最终还是没有说了。
二: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志·蜀·诸葛亮传》记载:
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这里可以看出,徐庶是因为在和诸葛亮逃跑的时候,母亲被抓了,这才决定返回曹营,会到曹营之后也确实是一言不发,至于徐庶的母亲如何也无从得知。然而《魏略》记载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 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里面却说道徐庶做了官,很多人因此认为徐庶是给曹操献计策了的,至于这两个官职是干嘛的我也不知道,但是估计是没有献计,如果献计了应该是有记载的,而曹操爱才也不假,既然你不给我献计我也不强求,但是你也别想给刘备出谋划策,就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吧!记载徐庶最后是病死的。
三:曹操根本不采用徐庶的计策:
这个也可行,曹操手下能人谋士众多,再加上徐庶事先投靠刘备,曹操虽然爱才但是也多疑,索性就不用了。当然这些虽是假设,不过也有一定的道理。
8
徐庶确然是被《三国演义》美化了的。
由于母亲被曹操俘虏的缘故,徐庶向刘备辞行,他说自己方寸已失,留下来也没法儿帮助刘备了。刘备很大度,成全了徐庶的孝,任其离去了。
到了曹营的徐庶,似乎就默默无闻了一些,直到曹丕代汉,我们才从史书里知晓他的一些消息——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诸葛亮对此的感慨是:“魏国人才这么多吗?徐元直不受重用啊!”
那么问题是:
9
我只看过三国,没看过原著,人家说一不二,说不献就不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