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有人称“臣”有人称“奴才”,这是为什么?
1
清朝的“奴才”和“臣”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清朝的“奴才”可比“臣”精贵多了,大臣的自称用错了,甚至还会遭到皇帝的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清朝皇帝明确指出汉臣不应自称“奴才”
清朝什么人才能自称“奴才”
这里所说的自称指的是大臣对皇帝的自称,不是普通人。在普通人中,家奴对家主自称奴才没什么可奇怪的,也无所谓在旗不在旗。但是,清朝对皇帝自称“奴才”的大臣是有明确规定的,只有在旗的大臣才能自称“奴才”,不在旗的大臣不行。
2
满清政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臣子的称号上也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之处。一般而言,清代臣下在旗者自称“奴才”,汉大臣称“臣”。
称呼奴才,起初本是满洲属人制度的一个旧俗(即属人对本旗旗主要称奴才,对共主皇帝可称臣),最初这个制度没有延伸到不在旗籍的汉臣(汉军旗不是汉臣)。
“奴才”和“臣”两种自称开始属约定成俗,后来则由皇帝明令进行规定。
整个清代臣下自称的基本情况是:
3
【满清统治者就是要告诉汉人,做有人格操守的君子是傻逼,做奴才才是天底下第一等最光荣的事情。通过这种表态,打击汉人士大夫最后的尊严底线。封建独裁就是要让整个社会做到人人没有人格尊严,人人以做奴才为人生奋斗的最高境界。】
从字面意思看,似乎“臣”要高雅一点,“奴才”要下贱一点,汉人自称“臣”那是普通打工的,满人自称“奴才”和奴隶社会的奴隶差不多。如果你这样想,说明你三观很正。确实是这样的。
满清统治者故意区别“臣”和奴才,那就是要故意恶心人。本来,做“臣”要比做“奴才”高雅的多,高尚的多,我做“臣”是为天下老百姓打工,而不是仅仅为你一个人做下三滥的奴才,但是,皇帝就是要利用汉人官员贪图荣华富贵的弱点,让你乖乖的放弃人格,让你想做下三滥的奴才而又没有资格,在这种复杂的心态中丧失做人的尊严。假设海瑞出生在清朝做官,他一定会骄傲的自称为“臣”,对做“奴才”不屑一顾。只有那些利欲熏心的,一心追求荣华富贵的人,才会为想做“奴才”而不可得而黯然神伤。
之所以,做“奴才”比做“臣”要被“高看一眼”,是因为“奴才”是满人的专用。满清入关之前,很多满人是后金贵族的家奴。人人是奴隶而自得,人人争当奴隶而骄傲,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高雅”,但是在一个人格扭曲的封建独裁社会,人格尊严算个屁?正人君子的人格尊严,哪里比得上小人的吃香喝辣?做了贵族的家奴,意味着从关系上来说,比“臣”要更加近一层。连奴才都做不到,这怎么不让那些一心攀附权贵的人心生悲戚?
4
谢邀。“奴才”和“臣”都是大臣的自称,但并不代表“奴才”就低“臣”一等,但也不代表二者可以混淆乱叫。
在满清入关前大臣的自称并没有什么规定,就是还处于“你我他,大傻瓜”阶段,叫“奴才”和“臣”都可以的。
等到顺治康熙年间,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也形成一种习惯:
汉人一般自称“臣”,但是武将例外,汉人武将要自称“奴才”。而满人的惯例则是在朝廷上称“臣”,非正式场合则称“奴才”。
5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岳忠豪
清代称奴才的多是满臣,大多数人包括当时的记事者就将其归因于“满洲旧俗”,例如雍正帝即位之初,就下令禁八旗大臣奏事称奴才。而记事者认为依照往例,八旗臣工每奏对皆自称奴才,是相沿己久的习惯。乾隆二十三年也下谕军机大臣等,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
(雍正)
而清史学家祁美琴教授则认为,“臣”的称谓在皇太极时期才形成定制,“奴才”一词伸展到表示君臣关系的层面,最早是在康熙时期。并且从与康熙关系密切的满族近侍、爱臣中开始使用。因为奴才的表述相较于臣太过低贱,刚直的雍正就曾以其“甚不合体,禁止之”。
到了乾隆时期,即便是旗人出身,称臣、称奴才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混淆,如:乾隆六年实录中,张广泗奏请其子张极暂留任所,折中表述为“张广泗俯准臣长子奴才张极暂留任所”。乾隆则认为,“张广泗系汉军,请将伊子随任,原为一己之私,折内应写奴才,乃自写臣,伊子写奴才,殊属不合,可寄信训饬之”。在这种私事的情况下,应当用奴才的称谓。而在奏请公事时,则应称臣。
6
历代官员都自称“臣”,唯独在清朝称“奴才”
近年来,清宫剧颇为流行,我们看到大臣在向皇帝启奏时往往会自称“奴才”,“奴才谨奏”、“奴才遵旨”云云。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或许会说,称“奴才”比称“臣”更低贱。满清入主中原,以此来打击汉人的自尊,以巩固自己的优越地位。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奴才”似乎比“臣”更卑贱。一种是主仆关系,一种是君臣关系。其实,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
在清朝,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资格自称“奴才”,只有旗人才有资格,汉臣即便是想称奴才都没有资格,而旗人的地位肯定是高于汉人的,所以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那么,既然旗人的地位比汉人高,还要自称“奴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仔细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其实“奴才”为满语“阿哈”(aha)的音译,阿哈即奴才、奴仆之意。我们知道,清朝在入关之前还是奴隶社会,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主仆关系,即阿哈与主人之间的关系。满清最著名的就是八旗制度,所谓的八旗制度,其实质就是一种主奴体制。
7
8
“奴才”和“臣”都是清代臣子的自称,不过两者的区别非常大,有严格的使用限制,不能混用。
奴才是“八旗子弟”的专用名称
在清朝,只有八旗子弟才有资格自称“奴才”。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八旗子弟是清朝的统治核心,他们无需劳动,由国家供养,是特权阶层。
在清军入关以前,“八旗制度”已经建立,所有的满族人都被编入“八旗”,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通通归各旗主管理。换句话说,各个旗主决定着所辖旗人的生杀大权,他们之间是主仆关系,这体现了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不难看出,这一套“八旗制度”有浓厚的奴隶制等级观念。其中皇帝是最大的奴隶主,各旗主又分别是各旗旗人的奴隶主,他们对上级都以“奴才”自称。
随着满族势力的不断扩大,又增编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从地位上来说,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此外,旗人之下又有许多奴隶,统称为“包衣”。以上这些人都被视为旗人。
9
什么人能称奴才,什么人能称臣,说法不一,最流行的说法是“旗人称奴才,汉人称臣”,这种说法大体不错,但并非毫无问题。
“旗人”称奴才“最著名的反例,是提督江南总兵、汉军镶白旗(后抬镶黄旗)人高其位给雍正上折请安,自称”奴才“,结果被雍正朱笔改为”臣“,批”以后称臣更加得体“,以及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妻舅之子法海具折问候雍正,被雍正改”奴才“为”臣“,原文系满文,但雍正又用汉字朱批”此为得宜“四字在旁。有人认为高其位是汉军,”不算旗人“,事实上汉军只要未出旗就一直算旗人。此外年希尧(年羹尧哥哥,原为汉军镶白旗,后因妹妹嫁给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抬入镶黄旗)奏折中提到的马喀(满洲镶蓝旗),称”奴才“,也被雍正改为”臣“。
而汉人也可以称奴才说法最有力的佐证是乾隆的一段话,”武员即官至提督亦称奴才,此乃向来定例“(乾隆三十八年,斥责凉州镇总兵乔照称臣为不当),第二年福建陆路提督甘国宝奏请陛见,自称臣,乾隆又驳斥称”殊不合体式“,再次严厉申饬。乔照生平不详,但甘国宝是福建古田人,雍正元年武进士,地道的汉人。
然而同样是雍正,并非完全禁止满人称奴才,如前面提到年希尧具奏中马喀称奴才被改,但年希尧本人在同一文书中一直自称奴才,却并未被改,而被乾隆授予提督衔重新启用的老将岳钟琪,其具奏、具折乾隆一直称臣,从未被改过,这又是怎么回事?
雍正元年八月十六日上谕”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也就是说,雍正希望在正式文件中不论满汉都不要称奴才,而要称臣,从后面他改掉的两份请安密折可知,他实际上连非正式文件都不太喜欢别人称奴才,唯一的变数则在”本门“,在即位前他是镶黄旗旗主,同属镶黄旗的年希尧遵循满洲传统向旗主自称奴才他是不计较的。
10
友友谦虚,知道还问。不过臣与奴才的区别,我多少知道些,也算是做个补充。
清朝在雍正以前,一般满蒙旗人称奴才,奴才是和帝王亲近的象征,旗人对汉臣自然高人一等。在当时我估计汉八旗也算旗人。旗人是满、汉的划分和界定。
而到了雍正朝,胤禛玩起了个性,不喜欢臣子们称奴才,也就对满汉没有过分区分,也就让旗人有些不高兴。
到了乾隆朝,奴才与大臣才做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满臣,公事折奏,颁行诏命要求称臣,请安、谢恩、私情才称奴才。
对于汉臣,公事、私事一概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