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蜻蜓的外貌特征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蜻蜓的外貌特征

1.碧伟蜓 体形较大,身体绿色,雄虫腹长5.4厘米,后翅长5.2厘米,下唇黄色,上唇赤黄,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和额为黄色,前额上缘有一较宽的横纹,上额前缘有淡蓝色横蚊。其头部中央突起,顶端色淡,前方有一黑色横蚊,后头黄色,侧缘黑色,合胸黄绿色,被黄色细毛,背无斑纹,合胸脊黄色及有褐色上缘,翅前缘脉和翅痣黄褐色。此蜻蜓腹部1.2节膨大,第一节绿色。第2节基部绿色,后端褐色,均有褐斑或条纹。第3节褐色,两侧有淡色宽纵带。第四节至第八节背面黑色,侧面褐色,第9.10节是褐色,有淡色斑。雌虫体形、颜色与雄虫相似,色泽较浅些。碧伟蜓性格凶猛,飞行能力强,速度快,常在水面较高上空往返飞翔捕食飞行的小虫。该蜓种主要分布与北京、河北、江苏、四川、福建、云南、新疆、西藏,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分布。2.黄蜓 黄蜓是一种体形中等、分布较广,数量繁多的蜓种,也是人们最常见最熟识的一种蜻蜓。该蜓种总体赤黄色,雄虫腹长3.2厘米,后翅长4厘米;雌虫腹长3.1厘米,后翅长4厘米。下唇中叶黑色,侧叶黑褐色。上唇赤黄色,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及额黄色略带齿色,有短毛。其头顶为1个下黑上黄的大突起,其前方有一黑色横条纹,后头黑色。前胸黑褐色,有白斑。合胸背前方赤褐色,侧面黄褐色,有黑色条纹,第1、3条纹仅上下端明显,第2条纹缺,翅上的翅痣为赤黄色,后翅臂呈淡黄色,小膜白色,足基部黄褐色,端部褐色。腹部赤黄色,有黑褐色斑。黄蜓的稚虫(水虿)比碧伟蜓稚虫要小一些,在水中也不如碧伟蜓水虿那么凶猛。此蜻蜓主要分布于河北、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分布。3.豆娘 豆娘是极为常见的一类小蜻蜓的总称。它身体狭长,颜色鲜艳犹如碧玉,包括的品种极繁,有一两百种之多,它在蜻蜓中属于“忽”类。它的特点是身体细小,头呈横形,左右两只复眼相距很远,突出在左右两旁,翅膀的基部很狭窄。

2

3

蜻蜓外貌特征

1.碧伟蜓 体形较大,身体绿色,雄虫腹长5.4厘米,后翅长5.2厘米,下唇黄色,上唇赤黄,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和额为黄色,前额上缘有一较宽的横纹,上额前缘有淡蓝色横蚊。 其头部中央突起,顶端色淡,前方有一黑色横蚊,后头黄色,侧缘黑色,合胸黄绿色,被黄色细毛,背无斑纹,合胸脊黄色及有褐色上缘,翅前缘脉和翅痣黄褐色。 此蜻蜓腹部1.2节膨大,第一节绿色。第2节基部绿色,后端褐色,均有褐斑或条纹。第3节褐色,两侧有淡色宽纵带。第四节至第八节背面黑色,侧面褐色,第9.10节是褐色,有淡色斑。雌虫体形、颜色与雄虫相似,色泽较浅些。 碧伟蜓性格凶猛,飞行能力强,速度快,常在水面较高上空往返飞翔捕食飞行的小虫。 该蜓种主要分布与北京、河北、江苏、四川、福建、云南、新疆、西藏,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分布。 2.黄蜓 黄蜓是一种体形中等、分布较广,数量繁多的蜓种,也是人们最常见最熟识的一种蜻蜓。 该蜓种总体赤黄色,雄虫腹长3.2厘米,后翅长4厘米;雌虫腹长3.1厘米,后翅长4厘米。下唇中叶黑色,侧叶黑褐色。上唇赤黄色,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及额黄色略带齿色,有短毛。 其头顶为1个下黑上黄的大突起,其前方有一黑色横条纹,后头黑色。前胸黑褐色,有白斑。 合胸背前方赤褐色,侧面黄褐色,有黑色条纹,第1、3条纹仅上下端明显,第2条纹缺,翅上的翅痣为赤黄色,后翅臂呈淡黄色,小膜白色,足基部黄褐色,端部褐色。腹部赤黄色,有黑褐色斑。 黄蜓的稚虫(水虿)比碧伟蜓稚虫要小一些,在水中也不如碧伟蜓水虿那么凶猛。 此蜻蜓主要分布于河北、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分布。 3.豆娘 豆娘是极为常见的一类小蜻蜓的总称。它身体狭长,颜色鲜艳犹如碧玉,包括的品种极繁,有一两百种之多,它在蜻蜓中属于“忽”类。 它的特点是身体细小,头呈横形,左右两只复眼相距很远,突出在左右两旁,翅膀的基部很狭窄。 忽忽!~~~~~~~看看~~~~~~~中不中~~~~~```

4

蜻蜓外形特点是什么

不显著狭长;中室被斜脉分为三角室及上三角室,在前后翅又通常呈不同形状;两复眼多接触或以细缝分离;雄1个内肛附器;停息时四翅向两侧平伸。对于蜻蜓翅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力学原理及仿生学方面。由于蜻蜓翅膀有翅结和翅痣两个特殊结构,使得其成为自然界中优秀的飞行者。力学研究方面发现,蜻蜓在空中的拍翅飞行和转弯飞行时翅膀会受到水平力、垂直力、扭矩、弯曲,作用的影响,发现蜻蜓慢速飞行和飞行器飞行很相似。蜻蜓翅膀飞行力学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从用绳子系到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再到风洞内观测,越来越先进的方法,对于蜻蜓飞行力学研究更加的透彻。扩展资料:蜻蜓的触角感受器蜻蜓的触角很短,刚毛状,上面分布了许多感受器。感受器的种类主要有锥状感资器、腔锥感受器、板状感受器及坛状感受器。有研究表明不同种蜻蜓所具有的感受器种类不一,数量及分布形式也不同。对于雌雄蜻蜓其

5

蜻蜓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捕食性,成虫在飞行中捕食飞虫。食蚊及其他对人有害的昆虫,但食性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

6

搜集蜻蜓的外形特点和作用100字

蜻蜓排在水草上的卵,孵化而成的幼虫,称为水虿。它的像貌很像一只大肚子蜘蛛,不太好看,不象蜻蜓那样惹人喜欢。水虿的下颚上,生长着一对很大的大钳,当它捕捉水底食物的时候,就会伸出这对大钳来个突然袭击。蚊子的幼虫——孑孓是它最好的食物。因此,蜻蜓从幼虫时代开始就是除害的能手了。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则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当水虿要羽化的时候,它就会攀登到水草枝上,不吃也不动,形状又短又胖,长度不到蜻蜓的三分之一。刚刚羽化出来的蜻蜓的腹部,会象气吹似的迅速膨胀起来,叠在一起的翅膀,象撑雨伞一下子全部伸展开来。蜻蜓的寿命,只有水虿的十分之一,仅仅能活一个月到八个月左右。蜻蜓很象飞机。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飞机都是双翼的,后来逐步改进,才变成了目前的单翼。蝉和蜜蜂这类昆虫的出现,要比蜻蜓晚,它们的翅膀都是两对,在飞翔的时候,这前后四片翅膀,是同一步调扇动,这同单翼飞机的机翼起着相同的作用。而蜻蜓在飞翔的时候,它那两对翅膀,却是个别地扇动,和老式双翼飞机的机翼起同样的作用。虽然说蜻蜓的飞翔方式和老式的双翼飞机一样落后,可是,它的飞翔速度,在昆虫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在昆虫中,蜻蜓飞翔的时候,翅膀扇动的次数最少,而飞翔的速度最快。蜂类的翅膀每秒扇动250次,飞翔的秒速是4.5米;苍蝇的翅膀每秒扇动100次,飞翔的秒速是4米;大蜻蜓的翅膀每秒扇动38次,而飞翔秒速是9米。体长不到五厘米的小晴蜓,它的飞翔速度,可以和世界女子百米短跑冠军的速度相媲美。当蜻蜓追逐小飞虫的时候,飞翔速度还要快得多。蜻蜓的飞翔距离和耐力,在昆虫当中更是出类拔萃。每年的夏天,蜻蜓会从英国海岸成群结队地横渡多佛海峡,飞到法国去旅游。有一种赤褐色的小蜻蜓,每年还能够从赤道地区飞到日本去。海员们也经常发现,在距离澳洲大陆五百公里的澳大利亚弯的海洋上有很多蜻蜓在飞翔,从这里往返澳洲大陆大约有一千公里。能够飞翔这么远的距离,除了蝴蝶以外,其他昆虫是望尘莫及的。有翅亚纲的1目。本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形态特征:体长 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合胸构造特殊,侧板扩大,中胸上前侧片尤甚。左右两边的上前侧片在合胸背前方的背中线相遇。从侧面看,中胸侧缝上端较长的一段向后方倾斜。接连在翅突上的四翅向身体后方位移到最适于飞翔的重心,侧缝下端较短的一段与身体纵轴垂直。足接近头部,细长。飞行时,中足和后足可伸向头部前方,便于捕捉空中飞虫。停息时,足常抱附于植物枝叶上。跗节 3节。腹部圆筒形或扁形,10节。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生活习性: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亚目都有产卵器,它们用产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茎叶,把卵产进植物的组织内。有的豆娘能顺着水草潜入水中产卵。半变态绝大多数稚虫水生,稚虫龄期一般为10~15龄,因种而异。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

以上是关于蜻蜓外形特征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