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鸿门宴上那个吃里扒外的项伯,在刘邦称帝后,他的...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项羽这位“吃里扒外”的叔叔就是项燕最小的儿子项伯。项伯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侠客,是一个行侠仗义的热血青年。这种人在江湖上行走,对“义”特别看重。因此在项羽即将灭刘邦的时候,去找张良也是合情合理的。

很多人把项羽的江山丢失怪在项伯的头上。认为好像刘邦一死,项羽肯定能得到江山。这只是一种从结果来看整个过程的“事后诸葛亮”。但如果项伯是从开始就不看好项羽,而是看好刘邦呢?

如果从这个结果来看,项伯的投资还是非常正确的。项羽死后,因为项伯的功劳,刘邦并没有诛杀项羽家族的任何人。相反还把项伯封为射阳侯。从这个结果来看,项伯的选择还是正确的,证明他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所以单项伯的选择我们就可以做两种评价:第一种就是吃里扒外,断送了项羽的江山。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第二种,就是项伯善于相人,看到刘邦容易成功,因此选择投靠刘邦,决策非常英明。

2

项伯没事,不过也挺痛苦的,因为项氏并没有被灭族,但是刘邦给他们赐姓刘,项氏都变成刘氏了。不过这个刘氏和刘邦并没有什么关系,刘邦不会相信项氏的,刘邦本来许愿和项伯做儿女亲家的事最后不了了之,项伯也不敢多说什么。

项伯被刘邦封为射阳侯,成为了大汉功臣之一,而他的功劳是建立在“帮助”刘邦的基础上的。刘邦进入咸阳后,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他不想继续奋斗了,想做一个现成皇帝,于是让人把守函谷关口,妄图阻止项羽进入函谷关。但是他低估了项羽的能力,不用项羽亲自出手,楚军的先锋英布就攻破了函谷关口,下一步就是把刘邦碎尸万段。而刘邦此刻还不知道项羽的打算,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结果只能是刘邦人头落地。这时候,一个人挺身而出,救了刘邦一命,这个人就是项伯。但项伯不是要救刘邦,而是要救张良,因为项伯当年被干被官府通缉,张良作为任侠,曾经救过他的命,但此时张良正好在刘邦手下,项羽动手对付刘邦,刹那间就要玉石俱焚,张良很难幸免,于是项伯连夜赶到了汉军中,给张良通风报信,想让张良和自己一起逃走。

张良够意思,见到项伯后并没有逃走,而是把项伯引荐给刘邦,刘邦很会做事,立刻给项伯钱财,并且许愿和项伯做儿女亲家,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许配给项伯的儿子为妻。项伯很感动,加上有张良这层关系,他相信了刘邦,于是在鸿门宴上处处袒护刘邦,让刘邦摆脱了危险。这个功劳和樊哙等人不相上下,可以说是救驾之功。

3

谢谢邀请!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后,那个吃里扒外的亲叔叔项伯后来过得怎么样?项伯是项羽的选房叔叔,说他吃里扒外,主要的也就是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还有一件事,就是项伯劝项羽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儿女。

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各领起义军向咸阳进发。临行前,楚怀王告诉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刘邦的十万大军很快地就打到了咸阳城外,秦王朝皇帝子婴,只得向刘邦投降。刘邦大军进了咸阳,在坝上扎营。刘邦进了咸阳皇宫,看到里面美女如云,不想走了。樊哙相劝也没有用,樊哙找来张良,在张良的劝阻下,刘邦才出皇宫,进驻坝上军营。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废除秦朝的法令,封锁仓库、宫殿,约法三章,稳定局势。

不几日,项羽的军队也逼近咸阳,来到函谷关前,看到刘邦的军队把守,大怒,下令攻打,一下子就攻下了函谷关,大军在鸿门驻扎下来。谋士范增说:“刘邦进入咸阳,秋毫无犯,与民约法三章,得到百姓的支持,志向大的很,若不把这人除掉,日后必生乱。”项羽说:“今天天色已晚,来不及了,明天就把刘邦抓来杀了。”项伯一听,心里想,项羽四十万人,刘邦才十万人,肯定打不过项羽,刘邦被杀,张良也倒霉,张良是我的生死患难的好朋友,我不能见死不救,让他赶快逃跑。项伯连夜找到张良,告知此事,张良一听,赶紧告诉刘邦,刘邦随时就吓坏了,忙问张良怎么办?张良告诉刘邦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你要求项伯向项羽说明:沛公进关中,并没有称王的意思,库房、宫殿都封好了,专等项羽来移交。你明天早上要亲自到项羽军中请罪,迎接项羽进咸阳。刘邦一听哪敢前往,经过张良和项伯等人的劝说,刘邦才答应明天前往项羽军中谢罪。

项伯回来向项羽说了比事,范增和项羽就想趁这个机会杀死刘邦。

第二天一早,刘邦、张良、樊哙就来到项羽的军营前,项羽便把刘邦、张良、樊哙请进来,双方坐定,刘邦就说明来意,项羽一听,火气熄了大半,传令摆酒设宴,款待刘邦等人。不一会儿,宴席摆好,项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根本没有杀刘邦的意思,范增示意多次,项羽也不为所动。范增要项庄舞剑,为饮酒助兴,趁机杀死刘邦。项伯一看,感到事情不妙,拔剑和项庄对舞,使项庄无法下手。张良见此情景,忙冲出帐外,告诉樊哙,樊哙持剑冲进帐中,项羽忙问张良:“这是什么人?”张良说:“沛公赶车的。”项羽就让樊哙喝酒吃肉。少顷,在樊哙和项羽的谈话间,张良暗示刘邦上厠所,还故意告诉樊哙说:“快出去,别在这里胡闹。”樊哙便跟在刘邦身后出了大帐。张良等到刘邦走远,忙走到项羽帐中,告诉项羽说,沛公喝醉了,先走了,他让我告诉你,请你明天早点进咸阳。项羽这时喝醉了,就说走就有吧!范增见此情景,被气抽身就走,项伯看到惊险过去,这才放心。

4

霸上孤军势莫支,鸿门一剑事尤危。

射阳不与留侯旧,楚汉兴亡未可知。

宋——徐钧《项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自豪的称自己为汉(族)人,可能和项伯这个人有一定关系。

5

项羽是个悲剧人物,除了自己的性格缺陷之外,他的悲剧人生还跟他猪一样的队友脱不了关系,例如提问中项羽的那位吃里扒外的叔叔项伯,鸿门宴上搞不清自己的立场,泄露顶级军政机密,保护政敌刘邦,贻误大好时机,让项羽加速了灭亡,最终项伯还被刘邦封为射阳侯,项氏遗族均被列为西汉贵族行列,赐姓皇姓刘氏。写到着,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项羽的悲剧人生历程。

项羽自幼丧父,被叔父项梁养大,力拔山兮气盖世,面对秦始皇巡游队伍,竟出豪言要将始皇帝取而代之,能单枪匹马明目张胆诛杀会稽太守,与叔父起兵反秦,巨鹿之战敢于当众诛杀自己的上司宋义,破釜沉舟打垮秦军主力,坑杀降卒二十四万,火烧秦都咸阳,杀投降后的秦王子婴,弑杀天下共主义帝楚怀王,随心所欲乱封义军首领为诸侯王,虽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楚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神人共愤。最终乌江自刎还怨天之亡己,临死都不知自我反省。

回看项羽的性格,刚愎自用,勇悍无比,天不怕地不怕,什么天皇老子他都不放在眼里。对于反抗暴秦统治,项羽的破坏性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大破毕竟要大立,乱了旧天下,是为了建立更好的新天下,但是项羽所作所为,恰恰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大破的能力,却无重新立纲陈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本领,面对已大乱的天下,顾此失彼,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略,平息战乱,恢复生产。

6

项羽自刎之后,刘邦封项伯做了射阳侯,并且允许项伯改名为“刘伯”。汉惠帝三年,项伯在封地因病去世,项伯的长子因为有罪无法继承射阳侯的爵位。后来项伯的另一个儿子因为谋反被诛灭三族,射阳侯的封国也被废除。

项伯第一次帮助刘邦

刘邦能够在楚汉之争中夺取天下,除了靠着萧何主持后方,韩信能征善战,张良运筹帷幄之外,还需要感谢项伯不遗余力地帮助。根据《史记》的相关记载,项伯共在楚汉之争中帮助过刘邦三次,每一次都挽救刘邦于危难之中,其功劳丝毫不亚于韩信和萧何。

项伯第一次帮助刘邦是在鸿门宴时期,这时候的项伯和刘邦还没有见过面。巨鹿之战结束后,因为刘邦私自封锁了函谷关,项羽亲率四十万大军攻克函谷关,准备灭掉攻占秦国故土的刘邦。项伯为了避免张良受害,偷偷跑到刘邦军营给张良告密,张良趁机将项伯推荐给刘邦,促成了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谈判。

鸿门宴上范增指使项庄刺杀刘邦,项伯却拔剑挡住了项庄,不给项庄杀掉刘邦的机会。如果没有项伯的阻挡,项庄一剑杀掉了刘邦,也就没有后面的楚汉之争了。

7

8

据《史记》记载,项伯在楚汉战争后归顺了刘邦,并得到了刘邦的厚待,在汉朝做了官,享受荣华富贵,并得以善终,人生结局非常圆满。(比他侄子楚王项羽好多了。)

项伯在政治上很幼稚,没有政治头脑,不懂政治斗争。项羽准备发兵“击破沛公军”,以消除潜在威胁之时,他竟然迅速向刘邦方面通风报信,并听信刘邦的花言巧语,然后又主动为之出谋划策进行应对,直接促成了历史上著名事件“鸿门宴”的发生,避免了一场血腥的歼灭战,使项羽的计划瞬间泡汤,也使刘邦免于一死。对于刘邦而言,项伯当然是他的大恩人,得到善待是理所当然的。

项伯虽然缺乏政治头脑,但无意中却做对了这件事。因为把刘邦和项羽对比来看,刘邦更成熟更理智,知人善用,并体恤民情、顺应民众呼声和历史潮流,更适合得天下和治天下,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而项羽呢,虽然四肢发达,“力拔山兮气盖世”,却同样头脑简单,并鲁莽残暴,真正是一介武夫,往往在所到之处烧杀劫掠,不计后果,不顾民众死活,根本不适合得天下,更不会治天下。

所以,项伯帮助刘邦幸免于难,对于历史的进程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贡献,属于典型的“歪打正着”;项伯其人也无意之中成了推动历史进步的有功之人。

可以这样说,项伯是一个虽然缺乏政治头脑却是在无意中帮助历史作出了正确选择的人。这一点应该引起后人尤其是学界的重视,而不应该被忽视。历史的发展虽然有其必然趋势,但有时也会被某些偶然事件和平庸之辈所深深影响。项伯及其行为就是这样的人物和事件。

9

10

背景介绍:

公元前202年,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了最后的战略性决战。最终,楚军大败,项羽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项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项羽的亲叔叔项伯吃里扒外。项伯也许并不是真心地吃里扒外,但是他的行为却和吃里扒外并无差异。

那么项羽自刎而死后,项羽的这个吃里扒外的亲叔叔过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