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哪?
1
如果说唯物主义是一个宇大的母亲,那么唯心主义便是她无穷个孩子中一个最伟大、最圣贤、最聪哲、最精明、但又最叛逆、最自私、最野心、最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二者是母与子的关系,时不时也闹矛盾,搞对立,耍孩子气,离家出走,自立门户等叛逆行为的发生,但它始终饮食自然,穿戴父母,吸吮唯物主义母亲无处不丰的乳汁,呼吸着客观世界呵护万事万物所哈出的健身天然氧吧,始终身在庐山中,却不识庐山万里情。这种叛逆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它没有彻底的长大成熟,对唯物主义母亲还不能全面理解和深刻体会,常作岀一些违背母意,数典忘祖,针锋相对,唯心自大的狂妄行为,也是可以原凉其幼的。。。没有唯物主义的授精,唯心主义只能是白流月经,一事难孕,万事难成。也就是说没有物质世界的授粉,精神世界也只能是有花无果,有果必落。。。其实,宇宙应该叫大物宙或大宇物,大自然也该称之为大物然,客观世界就是物质世界,整个宇宙姓物质,叫自然,号客观。。。宇海无边,唯物是岸。茫茫宇途,唯规是路。悠悠时空,穷究必圣。挟规可统宇,握规易令宙。求得规律尽,必能主宇政。
2
人类需要重新认识“物质”,建立“完全唯物主义”
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物质”的概念。我们先来看看2500年前的老子是如何认识天下万物的。《道德经》第四十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天下万物生于有形质(很小的有形质),(很小的)有形质生于(微小的)无形质。老子把物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形状的物质,也就是我们能看的见的物质,这类物质我们能够看见,能够感知,能够测定。目前的科学家们都认为这类物质仅占宇宙总物质的5%。第二类是(微小的)无形状的物质,这类物质我们无法看到,无法感知,无法测定。这类物质占到宇宙总物质的95%。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狭隘了,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物质的本源是原子和原子占据的空间”,可以看出,宇宙的存在就是物质,宇宙的空间就是物质运动占据的空间。所以我们对物质的认识狭隘了,物质包括我们可以看到和感知的物质,可以测定的物质,我们已经认知的物质;还包括我们不能感知,无法感知的物质,不能测定的物质,我们还没有认知的物质。根据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原子”是构成宇宙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并不是我们今天物理学中所说的原子。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人类认知的物质还不到5%,还有95%的物质,需要我们去认知,等待我们去探究,物理学发展到今天,才是物理学的开始,科学还很年轻,研究的道路还很长,没有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请不要神化科学。广义的物质应该包括两:一类是我们今天认知的物质,有形状的物质,我们能够看见,能够感知,能够测定的物质。一类是无形状的物质,我们今天还没有认知的物质,我们无法感知的物质,不能测定的物质,它包括思想意识、灵魂等都属于这类物质。宇宙是完全唯物的,除了空间就是物质(存在)。所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是不存在的,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争论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也是物质,是我们目前没有能力认知的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不过是人类对物质概念的认识不对。宇宙除了物质就是虚无的空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占据的空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应该是完全唯物主义,根本就不存在唯心主义。所以,宇宙是完全唯物的,只有“完全唯物主义”。
3
最简单的区别是:唯心主义承认神,唯物主义否定神。唯心主义强调心的主体意志,唯物主义强化思想体系和表象变化。
4
唯心主义是以认识为中心解释世界,唯物主义是以认识方法为中心来理解认识结果。各有各的好,
5
“存在”与“认知”的主导分歧。唯心主义认为,“存在”因“认知”而存在,唯物主义主张”存在“未被”认知“依然存在。
6
唯物论和唯心论是我们国家哲学系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所使用的术语,其流行于上个世纪,滥觞于前苏联哲学史家日丹诺夫。进入本世纪后,由于外国哲学和中国哲学等专业不断发展,学界整体面临的学术问题日趋复杂,故唯心论和唯物论这种来自于日丹诺夫的简单对立逐渐被抛弃。我们现在所说的唯物论主要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以及“机械唯物主义”有很大不同。
马克思的辩证法来自于黑格尔,只不过黑格尔可以看作“辩证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之前曾经占据了广大的阵地,尤其是社会历史领域,唯物主义阵营基本上对此无解,即使有一些理论,也禁不住“唯心主义”阵营的攻击。对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发挥了不小作用。
就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别而言,主要体现于: 物质和精神谁为第一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体,精神为属性;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本体,物质是属性。
存在和意识。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在先,意识为派生的;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在先,物质是派生的。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最先批判形而上学比较彻底的是温和怀疑主义者休谟,其次是康德彻底砍掉了形而上学和神学的脑袋,紧接着是黑格尔重新拾起形而上学,却用辩证法指出形而上学是幼稚的。到了我们的教材里面,形而上学特指孤立、静止等,所以片面;辩证法特指区别与联系、运动与静止等,故被教材认为全面。 这里面的精神和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其实只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有效,超出了本体论界限,精神和物质谁先谁后要看具体情况。
另外,这些年来,由于学术问题上的复杂性,中哲史和外哲史等学科一般都不再过多使用唯心和唯物的简单区分。
7
晋运达人,得太精彩了!!点赞!!
8
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将两者简单对立起来,这直接把哲学带入了歧路,可以说是东方哲学史上的一场灾难!中华古代没有严格区分,西方近代亦没有区分!总的看,阴阳相生相克,没有谁主宰谁亦不存在谁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说物质性是世界的第一性,唯心主义则主张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这好比几个不同的宗教教徒争论谁的教主才是万能的一样可笑。道理很简单,要搞清楚天上的茶壶有几个嘴,这首先得天上真有茶壶才行!
唯物与唯心皆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从认识论上讲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除非人类真正搞清楚创造这个世界的主是谁?上帝、女娲还是道?!
从实践论上看,唯物论更贴近于普通人,或者说大多数人持唯物论有利于自己改造这个世界为己所用;而对于上等人,则更多是强调精神对于自己的主导作用,一切的物质都是术的层面,而精神则是道的层面!所以有劳力者役于人而劳心者役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