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机枪被称为“二战暴力收割机”,它究竟有什么战绩?
1
捷格加廖夫机枪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标志性的巨大弹盘,这时期与其他轻武器区别的一个重要识别特征。而其最早被中国人所熟知,应该就是在像《英雄儿女》等这些国产早期影视作品中,很多战斗英雄使用的就是这款机枪。
捷格加廖夫机枪本身其实设计的比较早,由于在一战中机枪的巨大价值被很多军队看到所以其得到了重点发展,而经历过一战的苏俄也不例外。捷格加廖夫机枪是20年代的产物,1928年开始正式装备苏联红军使用,和波波沙冲锋枪,莫辛纳干步枪等等武器装备一起构成了苏军最基本的步兵火力体系,在二战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基辅到列宁格勒,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这款武器几乎伴随了苏军二战中的每场行动,是苏军的代表性武器之一。
捷格加廖夫机枪两度来到过中国,首先是在抗战中,苏联不仅派出了援华航空队,同时还送来了大量的苏式轻武器,其中就有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但是由于弹药问题等发挥的作用比较受限。而其第二次到来,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武器采购。
2
捷格加廖夫机枪也叫德普机枪。德普机枪属于比较优秀的早期班用机枪,可以和ZB26相媲美。
德普机枪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火力猛,可以吧,出色的完成班用机枪火力支援使命。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曾经使用过一批,有一个战例就是前几天逝世的张震上将,在新四军用4挺德普,只用几个弹盘就打垮了日军的冲锋,包括74军一类的攻击军,也都大量使用德普,应该说德普对于日军的轻机枪占有性能上的优势,但是由于德普使用的7.62枪弹在中国不属于主流枪弹,补充不方便,所以使用范围不如捷克式广。
德普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在机枪上方的47发弹盘,应该说这个大弹盘47发的容量,为德普提供了足够的装弹量,来保证凶猛的火力,但是也就是这个大弹盘也带来了德普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在很多的照片里面,扛着德普的士兵总是给人一种特别别扭的感觉,就是这个大弹盘横向宽度太大,妨碍携带。而且,这个弹盘47发子弹要一发一发的压进弹盘,费时费力,这个大家可以去看看电影上甘岭,坑道里边的伤员帮助机枪手压子弹的场景。
而在苏德战场上,德普表现也是比较出色的,当然由于设计年代早,德普设计定型的时代比MG34,42要早了将近7年,对于两用机枪,显得射速不足容易被德军的MG系列压制,但是苏德战场上,苏军拥有大量的迫击炮,机枪上的劣势可以用迫击炮来对付德军高射速机枪,办法就是用迫击炮先把德军的机枪轰掉,和日军用掷弹筒轰掉国军机枪,本队步兵再冲锋。
总的来说,德普是一款优秀的班用机枪,在二战中的表现十分优秀。
3
青岩来答。
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
捷格加廖夫DP轻机枪(俄文 :Пулемёт Дегтярёвa Пехотный )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中期,是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的成名之作。由于该枪有着一个极为显眼的巨大供弹盘,所以红军战士们又戏它为“唱片机”。(中国朋友则给它起了个乡土气息十足的名字“大盘鸡”。)
鱼鳃板式闭锁结构
4
首先,提问者已经再描述里介绍了这把枪,我觉得再二战那个技术落后的时代。这把机枪应该可以称霸了。但我查了资料发现并不是这样,这把枪再二战期间完全被压制。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再使用的时候不能持久发射,连续发射会使枪管发热导致钢管损坏。所以再战斗中不能打的太快,不能连续发射子弹,这在战斗中是致命的。所以再二战中被德军的MG42机枪完全压制,因为跟德军的MG42相比较射速只是人家的八分之一。
那么德军的MG42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把枪被誉为“希特勒的电锯”。至于性能就不说了,网上都能查到。把枪能完全压制苏联军的捷格加廖夫。
第一,射速上捷格加廖夫只是这把枪八分之一而
已。
第二,苏联的冬天很冷,而MG42是冷气式机枪,冷天反而可以降低枪管发热。当然了还有好多原因就不一一说了。
5
实际使用效果?简单可靠价格低,苏系武器一般都是这个特点,但是人机功效就会差点。朝鲜战争电影里,有我军使用此枪(DP)抗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画面,使大家对此枪印象深刻。尤其对这个大转盘记忆犹新,而实际此枪虽然维护简单,使用方便,但确实笨重(全枪满弹达到了11.9公斤),进出坑道(比如上甘岭战役中)也不方便。(过大,过重,亚洲人种比苏联人要瘦小,拿此枪更耗体力)
弹鼓47发,实战中一般压45发比较不易卡壳,这也是美军机枪一直喜欢用弹链和弹匣的原因。如果说评价此枪的话,不能说差,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吧。比不上德军的MG42(虽然拿轻机枪比通用机枪稍有不公平),但是比日本的歪把子好多了。但是没小握把操作不够太方便,长时间射击射手易疲劳。
6
二战苏军装备三兄弟当中,最出名的是波波沙冲锋枪,它的发明无人不知;从沙皇时代就被重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也很出名,至今都有大把的收藏家争抢,唯独捷格加廖夫轻机枪(DP)没那么家喻户晓,说实话,它确实不如德军的MG-42/34好用,但在卫国战争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唯一能大量列装的轻机枪,在各条战线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重达45公斤以上的M1910和40公斤的郭留诺夫重机枪,9.2公斤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真的是最好选择了,也是苏军唯一能伴随步兵移动作战的机枪,二战欧洲战场上80%的战斗都发生在城市里,可以想象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重要性。
但是,笔者不认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出色的,就像英国的布伦轻机枪、我国的捷克式一样,它们都没有达到通用机枪的境界,无法动摇德军MG42/34的地位,后者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通用机枪,一个人承担了车载机枪、防空机枪、班组机枪等大量角色,节省了资源也方便了使用,这让它的很多缺点都让人欣然接受。
7
捷格加廖夫机枪是一种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的轻机枪,也是二战中苏联红军的主力轻机枪,甚至还被改装后作为坦克、装甲车和飞机使用的机枪,可谓二战中坚、功勋卓著。
这种枪的基本性能题主在问题中已经介绍过了,不再赘述。这里只简单分析一下机枪的优缺点。首先说优点,捷格加廖夫机枪结构简单可靠,全枪只有65个零件,而且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不高,适合大量生产,同时枪的机构动作可靠,适合战场环境下的粗暴操作。这些优点基本也都是苏联/俄罗斯轻武器的共同特点,在二战中,由于苏联军队在前期被打得很惨,损失巨大,同时工厂又大规模东迁,所以就格外需要生产简便、皮实可靠的武器。捷格加廖夫机枪和当时的诸多其他武器一样,正是因为自己的这些优点,迅速满足了战时军队的巨大需求。捷格加廖夫机枪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和二战时期苏联主力步枪莫辛纳甘一样的7.62x54毫米子弹,这就对班组弹药供应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8
一把a180 跟一把mg3。我感觉我跳戏了
9
DP轻机枪是苏联军队在二战中装备量仅次于莫辛纳甘步枪和波波沙冲锋枪的枪械。
具有鲜明特色的DP轻机枪虽然产量很大,但是正是因为它鲜明的特色,在实际使用中得到了一些“差评”。下面我们分几点来讲讲哈~
1、转盘弹鼓
DP轻机枪最大的特色肯定是它的那个47发弹的转盘形状弹盘。这个弹鼓在实际使用中算是问题多多。原本设计的时候是49发弹盘,但是随后就发现其实多数情况下只能塞进去47发弹。再到了批量生产的时候,就发现很多时候塞47发都不太容易。
同样,由于转盘型的弹盘体积大,所以部队携带各种不方便。另外还有更坑人的事儿——圆盘形弹鼓外形和大饼一样,稍有不慎磕了碰了就会出现细微变形,紧接着就会遇到供弹不畅的问题。
10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83725686765781518, \"media_id\": 1579319038077965, \"vname\": \"\u6377\u683c\u52a0\u5ed6\u592b\u7cfb\u5217\u8f7b\u673a\u67aa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