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三国之后很少听说“夏侯”这个姓了,为什么?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很抱歉,鄙人正是复姓夏侯,所以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谁也别跟我抢。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家里老人跟我说过,夏侯这个姓是夏朝的后裔。长大以后,我特地去翻了翻书,果然如此,只不过比老人说的复杂了些。

夏朝是被商朝灭亡的,但夏禹的后裔并没有灭绝。后来商朝又被周朝灭亡,周公旦分封诸侯,夏禹的后代也分到了一块地方,叫做杞。后来,这些人就在此地建立了杞国。

呃,你没有看错,就是“杞人忧天”的那个杞国。

2

目前,夏侯姓氏全国大约有2万人左右,百家姓排名560位

按照夏侯姓氏现在人口的居住密集程度,主要居于江西的南昌市、赣州兴国县、新余市分宜县、吉安市吉水县;安徽天长市、合肥市、亳州市、阜阳市;山东济南市、淄博市、临沂市、潍坊市、曲阜市;江苏金湖县、洪泽市,其他各省和海外也有零星散布的夏侯氏。

夏侯姓氏现在人口的密集居住区在江西省。

夏侯氏的缘起和兴旺

夏侯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追踪始祖一般认为是大禹的后裔,姒姓。大禹的后裔姒佗是夏侯氏的得姓始祖。

周朝建立之后,大禹的后裔子孙东楼公被封为“杞侯”,封地是现在河南杞县附近,建立杞国。成语“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就是杞国的某人。

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所灭,杞简公的弟弟姒佗带领部众跑到了鲁国。鲁悼公当时在位,他清楚姒佗是大禹的后裔,于是封他为侯爵,给予封地,祭祀大禹,称他为“夏侯”,其后人大都以“夏侯”为姓氏了。

3

三国之前的夏侯也不是很多,只不过是三国曹魏一方的亲族关系,决定了夏侯一族的历史高度,这才令人觉得夏侯一族乃为大族。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复姓传承至今的确减少许多,时至今日,很多古代常见的复姓都被拆分,以至于今天很多同姓不同源的姓氏。复姓减少的原因众多,夏侯则是比较特殊的。

夏侯姓的起源与衰落

我国复姓来源众多,比如封邑、居住地、官名爵位、姓氏组合等等,比如大家熟悉的令狐,据《百家姓》记载,周朝人魏颗,因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所以其后人就以令狐为姓。三国时期著名的司马家族,其姓氏就来源于西周时期的官职名称,此类还有如司徒、公羊等。夏侯则是由父祖姓名取单子,组合封爵而形成的,据说夏禹后裔东楼公被周武王封于杞,春秋时立杞国,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所灭,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祖先又为侯爵,故称他夏侯氏,其后代子孙皆以夏侯为姓氏。

夏侯婴剧照

夏侯氏名声大噪基本上是从夏侯婴开始,这位西汉开国功勋虽姓夏侯,但他的出身看不出来是侯爵贵族后裔,他在从龙之前只是个养马赶车的马夫!三国时期的诸夏侯据说就是传承于夏侯婴这一脉,但这是《魏略》的说法。而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夏侯婴一脉传至曾孙夏侯颇时,因其娶了平阳公主后仍通奸婢女,故被除国,其本人畏罪自杀,子孙再传两代便不见史载。所以曹魏时期的诸夏侯到底是不是夏侯婴的后代还真不好说。但不论如何,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主角,夏侯一族因与曹氏的亲缘关系,迎来了历史上的高光时期。

4

三国以后司马家统一天下建立西晋王朝,由于忌惮曹魏政权复辟,尤其忌惮曾一直支持曹操的夏侯家族,于是公元457年西晋晋献公下诏令,命夏后氏分邑(也就是俗称的——分家)18处,分夏侯氏一族为:夏氏和侯氏;至此,中国史上再无夏侯一脉!

5

你为什么觉得三国夏侯多?你到安徽亳州看看,曹家巷对面就是夏侯巷,他们两家是亲戚,曹操起兵夏侯家理所当然跟着干啊

6

从春秋时期诞生开始,夏侯这个姓氏一直都很少见。

三国时期虽说出了几个夏侯氏的名人,但这个姓氏仍旧不算是个常见的姓氏。

高平陵之变后,夏侯家遭逢大祸人数锐减,后人为免祸端也纷纷改成了其他的姓氏,使得本来就很少的夏侯姓变得越来越少。

这个道理与清朝没了之后,很多满洲姓氏都被改掉了是一样的道理。

7

夏候氏在三国曹营里威名极盛,只可惜司马懿夺权后,对曹操一脉,包括夏候氏在内,惨遭屠戮。不过,各朝代中依旧有夏候氏出现,只是数量极少,有的原本姓夏候,但改了姓,直到现在为止,夏候一姓也有流传,大概两三万人,在百家姓里排到了后面去了,好像是第570名。

说起夏候氏,出的最多名人当属跟随曹操的时候,夏侯渊、夏候敦、夏侯充、夏侯廙、夏侯劭、夏侯茂、夏侯衡、夏侯绩、夏侯褒等等,一个个名字都注入史册,十分了不起。

三国之后,夏候氏确实凋零了,直到现在都没能恢复鼎盛时期的人数,要说最恨司马懿父子的,应该是曹操后人和夏候氏了。因为这是灭族大仇,夏候差点被灭了整个姓氏。可见司马懿父子都是狠人。??????

下面这个靓女叫夏候氏,大家见过吗?

8

不是三国之后,而是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习惯用三个或两个字的名字,都不太习惯用四个以上字的名字(不是沒有),所不同的是明清以前大多是保留复姓而减少名子的用字,如\"夏侯x\",\"司马x\",\"皇甫x\"等等。而明清以后和近代,便颠倒了过来,变成了简化复姓,如你说的姓\"夏侯\"就直接简化成夏xx,\"完颜\"简化成完xx,\"呼延\"简化成呼xx,\"欧阳\"简化为欧xx等等,久而久之人们就都误以为都是单姓,没有复姓了!(举以上这些姓氏是因为我身边就有这种实际例子)。

一些有传承或家在农村的复姓人家还有口传记忆或族薄记载的沿革,尚还知道他们姓氏的来历,而一些几代都在外生活,又缺乏传承的家庭,不但孩子们不知他们是复姓,甚至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常常是些几代的苦力工人)。

只是到了改革开放后,传媒发达了,影视剧看多了,特别是金庸小说中那些众多复姓和四个字人名的出现,人们这才觉得即新鲜又时髦,许多人不但恢复了自己的复姓,有的还有意取四个字的名字图新潮,如我身边一位女士就叫\"东野xx″的,原以为她是复姓,其实不是,她即不姓东,也不姓东野,而是她喜欢日本人的名字,耍个酷!

9

不请自来,多多关照!

三国后期,司马氏篡权,曹魏灭亡。为了巩固政权,司马炎大肆斩杀曹姓族人,因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本为兄弟,故也受到诛连。为了生存,夏侯氏的后人不得以将“夏侯”二字拆开,即“夏”姓与“侯”姓的来源。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有一个侯家村,其先祖即是夏侯家族的分枝。

10

夏侯这种姓氏算小众的姓氏了,很少听说过也很正常,你这么问,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反问,姓“夏侯”?确定不是姓“夏”?

没错现在,现在有些地方开始分成“夏”姓和“候”姓了。“夏侯”也可能变成“夏”。


再回到“夏侯”来说,从百家姓来看,“夏侯”这一姓氏排名也相对靠后,好几百名开外了,当初百家姓的编撰是按照姓氏的是按照当时的政治地位来排序的,而“夏侯”一眼看去,便是以爵号封的,古时候很多姓氏也是这么来的,一个封国的侯爵,自然不会有特别大的生命力、

生命力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