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宋江为什么一心想被招安?他就那么想当官吗?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小说《水浒传》里,宋江一心想被招安,与他的想当官有直接联系。

一,小说《水浒传》里,宋江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从他的政治野心里能看出他一心想招安,与他的想当官有直接联系。

宋江的政治野心,从他杀了阎婆惜,被刺配江州,在江州浔阳楼所题的反诗中可以窥见。那首反诗内容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首诗中的“心在山东”,显然不是指思念山东的父老乡亲,而是指心里想的是山东水泊梁山的江湖好汉。

他的“凌云志”是什么,这首诗里做了回答,那就是“敢笑黄巢不丈夫”。

“冲天大将军”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是政治家、军事家。从投身草军,到转战中原,再到自立为王,最后攻陷了唐朝首都长安,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建立了“大齐”政权,覆灭了盛极一时的唐朝,导致了藩镇割据。

2

北宋末年爆发了两场民众起义,一是梁山泊的起义,一是方腊起义。就后世的知名度而言,因为《水浒传》的原因,梁山泊的起义更为人们熟知。两场起义各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民众起义的两种不同的结局,要么被招安,要么被镇压。第三种是改朝换代,如汉王朝、明王朝的建立。

有人说,宋江一心想招安。其实,放在历史长河里,回到他所在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体味他所处的个人境遇,就会对这个事情多一份理解。宋江之所以这么做,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宋江等人有着较明确的忠君爱国思想。宋江以及梁山队伍中的不少人,多系读书人出身,或出身于原有体制,内心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虽然被逼上梁山,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他们的信条,并没有因为上了梁山就丢弃,要“修、齐、治、平”就必须忠于君主忠于朝廷。

2、梁山义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方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梁山众兄弟聚集在一起,究竟要干什么?梁山义军高举的旗帜是“替天行道”。尽管个人遭受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受到奸人的陷害,但他们认为国君还是好的,只是皇帝的身边有坏人、小人,才导致社会出现不公平。在这种语境下,“替天行道”其实和“清君侧”是同一个意思,至少是差不多。

3、为众弟兄谋个好的出路。梁山众兄弟聚集在一起,落草为寇,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除了报仇以外,就要一辈子打打杀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种状况不可持续下去,必须要谋出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面临一个选择,要么为匪,要么为官。此时,面对朝廷伸出的橄榄枝,宋江选择了接受招安。虽然还有李逵嚷嚷“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但改变不了大势。

3

4

1、四书五经读多了

2、并了晁盖心里愧

3、宋实则阳奉阴违

4、梁山无群众基础

5、只有近利无远谋

6、当时大环境使然

5

6

格局问题,境界问题,一个忠字约束了他思想的伸展。

7

宋江什么时候“一心要招安”了?施耐庵在“引首”故事中说,梁山好汉是洪太尉放出来的妖魔,这些妖魔就是来“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的。宋江是这伙“妖魔”的领头者,肯定是要带着一百单八将,让“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的寨主,宋江根本不可能“一心要招安”。

既然宋江不是“一心要招安”,那么,后面的问题就不成立了,宋江根本就不是为了当官才上的梁山。即便是后来会像朱武投降史进那样,迫不得已招安了,那也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救自家兄弟。

宋江绝不会主动投降招安,但是,梁山上却有人一直想着招安。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被所有读者认为的梁山造反派托塔天王晁盖。

宋江要造反,晁盖要招安,水浒传就是这么写的

我曾经以晁盖借彭玘之口,在劝说凌振投降时说出了招安愿望,证明晁盖才是梁山唯一要招安的人。有位喜爱《水浒传》的朋友说我举的是孤证,以此断言晁天王要招安,有点可笑。

8

9

宋江,他的父亲宋太公,有些钱财后,深深懂得后代必须读书,有文化才能获得功名。

宋江,从小时,就被宋太公送到私塾学校,去学习,宋江聪明才智,都用于与人交流,文化差些,没有考取功名。

宋太公为宋江花线,在县城里任公务员,相当于现在的副科长,有些小权力,自然受到别人的吹捧。

宋江,对于在社会上这套吃吃喝喝,非常在行,他混迹于社会,结交三教九流,黑白两道通吃。

宋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非常懂得网罗党羽,软硬兼施,获得最大利益者。

10

古人里除了极少数真名士,又有几个人是不想当官的呢。不过大部分人条件不行,对当官这事想都不敢想,极少部分人才有资格去当官,然后还有一小部分人接近当官的门槛,但是还当不了,宋江就属于这一类人。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以后,普通老百姓家的子弟也有了当官的可能,不过这也是极少数。因为要想当官,就要先通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虽然看起来比较公平,但实际上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光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老师,这样一来,穷人家能够考中科举的凤毛麟角,到最后能够真正通过科举考试的,基本上也都是权贵子弟了,普通人家想要走读书科举这条路太难了。

宋江家里虽然是个小地主,但也就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罢了,再加上宋江本身可能没有什么读书考试的天赋,所以宋江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在宋代,科举制度是这样的,各府都会向朝廷举荐人才参加礼部会试。而怎样才能获得这个礼部会试的资格呢,需要先进行一次选拔考试,考试通过了,才能去参加会试。而无论通过不通过,只要参加了选拔考试,在宋代都叫秀才。那个梁山第一任首领王伦就是参加过选拔考试的,但是他水平不行,每次都通不过选拔,所以才有绰号不第秀才,最后落草为寇。而宋江呢,更是连参与选拔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参加会试去考取功名了。

不过宋江家里毕竟有点小钱,再加上宋江很会做人,靠着一些关系运作,宋江成为了郓城县押司,是个刀笔小吏,连个官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