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黛玉的葬花词,反映了一位少女什么样的心伤?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初看红楼时,觉得小小孩子总是写些悲悲切切的东西,着实让人不喜。可再看时,却不禁也有痛彻心扉的感觉。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句诗夸张吗?我想一点也不夸张,从黛玉刚入贾府,就开始步步维艰。从最初到王夫人处拜访贾政开始,仅仅是一个座次问题,她都要思量一下,彼时的她有十岁了吗?薛宝钗进贾府时遇到过这样的为难吗?

2

对于黛玉的伤心,一是因为,寄人篱下,孤独无依。二,也是最主要的,她心里深爱着宝玉,这种爱埋在心里,年复一年,没有着落。又无处诉,时间不等人(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贾府中人很多都知道她的心思,也知道她常伤心的原因。但没有人愿意为她做主,成全她的心愿。怎不叫她心愁苦?在当时那个婚姻不能自主的年代,像黛玉这样一个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女孩,为了面子,死也不会向别人吐露自己心思的。身边又没有亲人,万般愁苦只能自己品尝。她也不十分肯定宝玉对她的心思。在吃了闭门羹以后,更加伤心。自已对宝玉的心思,是否能够实现,更加渺茫。当时,正巧是花谢花飞的季节,此情此景,使她倍感伤心。(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

她不但是伤心,而且是心灰意冷了!这是封建制度对少女的摧残!巜红楼梦》,就是对封建制度的控诉和民主萌芽思想的呐喊!

4

黛玉葬花,是以花代已,表达少女对现实的无奈,对已一种自我安慰之情。

附《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5

黛玉葬花的词,首先我们要结合剧情,这首词是林黛玉,再前一天晚上去找宝玉时吃了闭门羹,并且看到宝玉亲自送宝钗出门,自己生了一晚的闷气后写的!林黛玉本身就是一个心思比较细腻敏感的人,当他看到自己心念的宝玉和宝钗走在一起 ,自己便会联想到宝玉是想和和宝钗在一起不愿见她,而不开门的,况且自己体弱多病,联想到可能是宝玉厌烦了自己,所以第二天,众姐妹嬉戏玩闹时,当她看到满地飘落的桃花时,桃花的脆弱,让她不由得想起自己也是体弱多病整天跟个药罐子一样,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的生命也会结束,无父无母的她没有依靠,自己也只有美丽的容颜,靠着外祖母的怜爱,才能立身贾府,就跟那桃花一样绚烂一时,凋落后便无人记得桃花盛开时的繁盛,所以拿着一个布袋子, 把被风吹下来的桃花装进了袋子,并葬在桃树下,所以写下了葬花词!

6

伤春悲秋,乃古人借景抒情之常也。而之于黛玉此等才女,更堪表之。一则少女情开,欲寄宝玉却恨不得怀,忧“一朝春去花渐落”;二来病体瘦弱、多愁善感,“自会吃饭便会吃药”,非无病呻吟;三乃葬花引悲,虽身在富家却寄人篱下,“他年葬侬知是谁?”如此种种,何不呜呼哀哉!

7

单纯去看林黛玉的葬花词,可能只是觉得这是一首很美的诗,但是,结合林黛玉的生活环境和自身性格,主要的还是反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敏而多虑的性格。

林黛玉自己失去了双亲,自此寄人篱下,但是由于她本身不愿意缝合别人,性格孤傲,葬花在别人看来虽然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情,可是在林黛玉身上却那么合理。

如果我们去看林黛玉的性格,其实能看到一些自怜和自恋的痕迹。“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非常经典的片段,如果不讨论其中的美感,只是从人物内心去分析的话,自怜以及自恋的痕迹就能逐渐显示出来了。

林黛玉把对自己青春的怜惜折射到了花上面,她怜惜花,是在感叹自己的青春逝去、寄人篱下,感受世态炎凉。

黛玉葬花,是在抚慰自己的心,她为了逝去的花朵落泪,其实更是为了自己。从心理学看,很多参数是讲绝对值的,有多少A,就会有多少-A。黛玉有多少自怜的成分在其中,内心就有多自卑。她有几分的自我关注,就有多怕不被关注。

8

一种人一种看法,我初次读到红楼梦这里的时候,并没有投入什么特别的感情,只是单纯看词,从词文本身看,我开始觉得这是小姑娘未谙世事时的女儿闲愁,很不以为然,原因就是因为我认为这是闲愁,什么是闲愁,就是字面意义,闲而成愁,通俗讲就是富贵病,闲出来的愁。我其实最不喜欢的,就是一些小女儿的琐事抱怨,无趣且毫无意义,岀时便觉得林黛玉就是个琐事抱怨的小女人。所以很不喜欢这词,加上这词文浅白浮华,没读完就跳过了。后来读完全书,深有感触,回过来再看,就不一样了,默默诵读,怜惜酸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能说我读出作者什么用意,但是它的确是一部充满感情的作品。

9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葬花吟》,林黛玉借花抒情如泣如诉,那种愁绪满怀无释处的悲伤。怎不令人怜惜?

花神节这天,黛玉看到满地落花,勾起了伤春愁思,不禁感花伤己,一边将这些落花收在锦囊中掩埋,一边悲悲切切的吟出了这首《葬花吟》,倾诉着自己的一腔愁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在贾府虽说有贾母的疼爱,怎奈王夫人对她的厌恶,周瑞家的对她的轻视,这个玲珑玻璃心的黛玉怎能没有觉察。史湘云对她的冷言冷语,袭人背后说她的坏话,怎能不让她感到孤立?‘’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她与宝玉的婚事,因宝钗的到来而横生枝节,金玉良缘的传言,已经使她患得患失,而宝玉与她在感情上又互相试探,总是用假意去试探彼此的真心,这样又不免互相伤害,致使两人都落下了一身病,这些事又无人能倾诉,父母双亡,自己的婚事无人做主,黛玉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迷茫。她多想冲破这个牢笼,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然而黛玉到最后却落得‘’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忙两不知。‘’

这首《葬花吟》道出了黛玉心里的愁闷,无奈和失望。从这首诗里也看到了黛玉对自由的渴望,对内心的坚守,‘’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

10

《葬花吟》是黛玉葬花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读来令人断肠。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写黛玉看到春花易逝,自己去葬花联系到美好时光短暂,自己寄人篱下,无人为她的生活做主,她对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的忧虑。

全诗通过暗淡而凄楚的画面,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她在贾府无依无靠,对自身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以花喻人,花的命运即人的命运,明写花,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在自己不能操纵自己现实人生的时候,追求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不甘屈服命运的清高孤傲性格。

附诗如下,方便欣赏: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