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步枪有何魔力,能取代栓动式步枪?又为何会被苏军厌恶?
1
没什么厌恶不厌恶的,SVT半自动本身苏联的装备量就不大,而且都是发给班里比较能打的几个大佬,而且大佬对玩意普遍都还是满意的。
但确实,有些吃瓜大头兵不怎么会维保SVT,这本身和SVT的设计也有一定关心。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述的就是为啥普通动员兵们玩不转SVT,丢几个动图。
上边这个是莫辛纳甘,扣住扳机,枪机就能直接卸下来,简单,方便,傻子都会用。
2
栓动步枪,就是那种手拉枪栓完成子弹上膛、退壳等动作,当扣动扳机时,能射出一发子弹,再次需要拉枪栓完成以上动作的步枪。
一般大都采用5发桥夹弹仓供弹,但也有特例譬如意大利的卡尔卡诺步枪采用6发桥夹弹仓供弹,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则采用2只5发桥夹即10发弹仓供弹,因此在栓动步枪中火力最猛。
一战时,蒙德拉贡、温彻斯特1907型、毛瑟M-1916等半自动步枪等,仅是少量军队的少量试装,没有什么大的战场名气,以及创造过好的战绩,只能说是半自动步枪开始登上战争舞台而已。
二战时期,出现了三把非常有名的半自动步枪,即美军8发漏夹弹仓供弹的M-1加兰德、德军10发弹匣供弹的G-41/43,以及苏军10发弹匣供弹的SVT-40等。
3
半自动打得比拉大闩快,半自动步枪一般的战斗射速可以达到40发/分,而拉大闩只有10-20发/分,而且拉大闩每打一枪都是要破坏原来的瞄准动作,而半自动就没这个麻烦,可以快速的给没有击中的目标补上一枪。
半自动步枪大规模使用就是在二战中,二战后就是突击步枪的时代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曾经用三八大盖和M1迦蓝德做过对比实验,M1在几乎是任何方面碾压三八大盖,这就是代差。
苏联装备半自动步枪可以说是走了一个圆圈,从SVT40换回莫辛纳干,到后来又用sks作为过渡,在二战之前由于士兵的训练时间不足,导致半自动步枪的故障频发,而战争没有给苏联人去训练士兵熟悉半自动步枪,那么只好让士兵先使用老式步枪也是自己更熟悉的武器去打仗了。
中国使用半自动的时候,普通解放军战士的受教育程度还不如二战前的苏军士兵呢,但是由于没有爆发像二战那种大规模战争,解放军有充足的时间训练士兵来维护保养武器,所以半自动在解放军中口碑不错。
苏联人实际上对于半自动步枪是十分喜欢的,尤其是斯大林,斯大林认为一支半自动步枪可以顶10支老式步枪,不用手动装填子弹,可以使射手集中精力瞄准射击。在战前苏军的扩军备战中,苏联人是打算用半自动步枪来替换下老式莫辛-纳干步枪的,而且苏联的兵工厂也是在加速生产新的半自动步枪。
4
讨论这个问题以前,首先要说一下半自动步枪和栓动式步枪的区别:
所谓栓动式步枪,就是指那种每次发射完一发子弹以后,需要手动拉动枪栓来完成退弹壳、子弹装填上膛等一系列动作的步枪。
栓动式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比较完善了,一战、二战时期很多知名步枪,比如德国的毛瑟系列、苏联的莫辛-纳甘、日本的三八式步枪、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中国的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等等都是栓动式步枪。
而半自动步枪则是指利用火药气体后座力完成退弹壳、子弹装填上膛等一系列动作的步枪。
半自动步枪出现的时间较晚,在二战时装备数量较多的只有美国的M1式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和德国的G43半自动步枪。
这两种步枪比起来,栓动式步枪因为每次射击以后要用一直手手动去拉枪栓装填子弹,会破坏原来的瞄准动作,再次射击时就需要重新瞄准,因此子弹发射间隔时间较长。而半自动步枪因为不用手工装填子弹,可以直接发射下一发子弹,发射间隔时间短。
5
6
7
SVT半自动步枪是二战中极为优秀的一种武器,说苏军“厌恶SVT步枪”纯粹是西方诋毁苏联的谣言 ,现将SVT和美国M1对比如下:
1、供弹方式先进: SVT可以十发弹匣供弹、五发弹夹供弹、单发供弹,允许射击中供弹。M1只能八发弹夹供弹,不能射击中供弹。
2、重量轻: SVT重量为3.75公斤,而M1为4.37公斤。
3、精度高: SVT比M1精度高整整一个等级。
4、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保养容易: 这个必须多说几句,在电影《塞瓦斯托波尔》中,女射手在射击教练员指导下轻松拆卸SVT总共五个零件: 销钉、机匣盖、复进簧、上下枪机,和中国后来仿制的SKS(中国叫56半)拆卸数量、拆卸结构一模一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精简的结构,根本不存在西方文章中的“结构复杂、保养困难”一说,况且,世界上还没有一支军队发生过保养不了步枪的笑话,当年中国装备的500万支56半难道是高学历战士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