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已经突破垓下之围的项羽,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西楚霸王出身名将之门,可怜的虚荣心和自尊心使他这个一向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而狂妄自负的诸侯霸王,情何以堪?“无颜见江东父老”,这是其一。

经过近四年征战,杀降屠城,火烧咸阳,戮义帝,尽失民心,弄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众叛亲离,最后势单力孤,智力穷钝,穷途末路。这是其二。

即便回江东整军再战,恐怕于事也无补。因为他深知对手汉王刘邦老谋深算,深得民心,兵多将广,武有韩信、彭越、周勃、灌婴、樊哙,后得黥布等一干众将,文有张良、萧何、陈平等良臣谋士辅佐。试想,他的对手还会给他翻身的机会么?咸鱼大翻身,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其三。

2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史记》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同。

项羽最出名的战绩就是“巨鹿之战”,当时王离的军队是秦朝当时最后的精锐,王离是谁,名将王翦的孙子,虎父无犬子,更没有怂孙,王离的军队是驻守长城和匈奴打了多年的长城军,各个都是见过血的军人,都是与匈奴拼杀过的人,这样一支军队!可想而知绝不是软柿子,是精锐!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再加上名将章邯能够大破各路叛军的刑徒军。一共整整四十万。而此时的项羽呢?只有区区五万人马而已,核心依旧是他的八千江东子弟兵。

项羽带领军队过河之后,下令把船都凿沉掉!把部队里士兵们吃饭用的锅都砸掉!意思是,我来了,就没有打算回去,只有勇往直前,才有活路,干死秦军,用他们的锅吃饭,否则,死!果然是成大事之人,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果然,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大破秦军,把秦国最后的主力,最后的希望覆灭了,项羽也在此仗之中一仗封神!无愧于“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更无愧于“楚霸王”的称号。

但是人永远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缺点,对于我们来说,缺点只是让我们吃亏罢了,但是对于项羽这样的楚霸王来说,缺点是致命的,项羽偏向于情感型人格,做事太讲感情,从来都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主,项羽身上流淌着的是贵族的血液,正因为霸王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毫不例外地有着楚国贵族的那种刚烈的傲骨。更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当他在乌江失去一切,只剩之身一人之时,真的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啊!无法交代自己当初带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为何没有随自己归来!她也实在无法面对江东父老失望的表情。

3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项羽被韩信在垓下之围中打得全军覆没,他本可以渡过江东后东山再起的,为什么却选择了自刎呢?

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的悲剧是性格造成的。

4

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自身实力还是很强的,可惜秦二世胡亥无能,朝政又被奸臣赵高把持,百姓纷纷怨恨。而且秦朝统一不久,原六国贵族都想着复国,只差一个火星了就可以点燃秦末战乱的熊熊大火了。这个时候陈胜吴广起义了,顿时秦地的百姓纷纷起兵对抗暴秦。直到秦朝灭亡项羽建立西楚后,最有实力的就剩下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了,于是四年的楚汉相争开始了。

楚军起初都能击败汉军,打了好几场漂亮的胜仗,可惜每次都让汉军头头刘邦跑了,刘邦又一次为了逃跑的迅速还把夫人和儿子丢下了马车,甚至自己的父亲被项羽捉了,项羽要煮了刘太公是刘邦也只是说能否分他一杯羹,可见这个刘邦还是有点小混混的样子,不过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刘邦显然是这样的人。虽然起初汉军败多胜少,可刘邦却没有被击垮,反而愈战愈勇,而这只打不死的“小强”就令项羽非常头疼了,怎么也解决不了,于是项羽决定跟刘邦议和,大家划界而治。这个时候的楚军已经疲惫不堪,实力不如从前,而汉军实力却越来越强。

议和过后,项羽如约撤军东归,而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又当了一回小人,撕毁和约带兵从背后攻打楚军。而且刘邦许诺夺得天下后封赏韩信和彭越土地,让其带兵支援汉军攻打项羽。项羽此时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带领残兵退到了垓下。本来楚军被围困,项羽还有个机会逃走,那就是渡过乌江招兵买马以图东山再起,可惜他放弃了,最后自刎而死。后人都认为项羽是因为失败了没有颜面去见江东父老才不肯渡江,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5

6

7

爱人死了,兄弟死了,国家忘了,队伍打完了,而我还活在;过了江,我对他们的父母怎么交代,许下的诺言如何兑现。

项羽与刘邦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在现实利益和别人评价面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现实利益。

项羽可以创造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这样的经典战例,靠的就是情义,与江东子弟的团结一心。但现在江东子弟已经损失殆尽了,说好的同生共死,说好的休息相关,项羽只能一死。死,即是解脱,也是重生,我用生命践行我的诺言。

项羽的一生,都在为楚国的复国奋斗,当复国成功之后,却发现光复的这个楚国和自己想象中的楚国不一样,自己变得无所适从,是做楚国的将还是做天下的主。要做楚国的将,但这个楚国不是自己要的那个楚国,要做天下的主,就要和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国家割裂,何去何从,没有人教,也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项羽不愿定都咸阳而要回彭城,就是要回到有自己的根的地方,在这里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的兄弟,有和自己打天下的江东子弟。但是垓下一战,一切都没了。回去带给江东父老的只能是浩劫,一个人的死可以挽救千万人的命,那就由我来终结吧。

8

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巨鹿之战”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人生顶峰,正如《史记·项羽本纪》所记载:“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创造了破釜沉舟、作壁上观等典故。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项羽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与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起用韩信,登台拜将,项羽迎来最强劲的对手。韩信挥师北进,快速荡平了齐、赵、燕和代四国。而汉王刘邦据荥阳、成皋坚守,牵制项羽军主力,同时汉将彭越不断袭扰楚军后方,使楚军军需物资不能有效补充,这样使得楚军疲于奔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楚大将由于轻敌龙且不幸阵亡,也葬送了很大部分楚军,楚军后方大将看楚方失利,投降汉军。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被逐渐逼到垓下,进入汉军布置好的包围圈。四面楚歌,将士思乡,败局很难挽救。

最终在乌江边上,只剩下几十骑在身边,霸王回想自己当初带领江东八千子弟兵出江东、举鼎等事,如今回江东只有这么几个人跟着回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回去江东也不一定能够东山再起,是个未知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自尽,还能够捍卫他西楚霸王的尊严。

后人多感慨“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0

因为项羽根本不可能再东山再起了!

我们现在看一下垓下之战前项羽的处境:

一、龙且军团之灭

龙且是秦末楚汉相争时期项羽麾下的重要将领,他与曹咎、周殷同为楚军大司马。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后,项羽将麾下的精锐骑兵尽数交由龙且统帅。公元前204年,英布在随何的游说下背叛项羽,归顺刘邦。随后项羽差遣龙且、项声率军十万攻打九江国,大破英布军,英布逃亡到汉国。

公元前203年十月,项羽听闻韩信已攻占河北,打败了齐国和赵国,而且还想要攻击楚国,于是派遣龙且率兵20万出击。十一月,龙且与韩信在潍水对阵,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堵住潍河的上流。然后,引兵攻击龙且,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果然以为韩信怯弱,于是率军追击韩信。这时韩信命人决开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这时韩信挥军猛烈截杀,龙且被灌婴手下丁复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