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既有儒家的一面,也有法家的一面,是否自相矛盾?
1
荀子(约前313~前238)的思想既有儒家的一面,也有法家的一面,二者基本上是兼容的,符合当时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是为当时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没有自相矛盾。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厘清荀子的三个依据:
1.荀子主张礼治的理论依据。《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这说明制礼是为了治乱、养人之欲,这就是荀子主张礼治的理论依据,与儒家的“礼”有所不同。
2.荀子主张法治的理论依据。荀子与孟子“性善论”相反,他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圣人也是学习得来的。这就是说“性恶论”是他找到法治的理论依据。同时,荀子“礼”的“等级”论包含了规范;“礼义以分之”(《荀子·礼论》)中的“分”也包含了法制思想,所以他的“法”与法家的法不完全相同。
3.荀子礼治与法治并存的哲学依据。由于上述的原因,荀子提出了以礼治为主、兼有法治的主张。那么,这个主张在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有什么样的哲学依据呢?请看:
⑴荀子自然观吸收了老子等学派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有几点是进步的:①把“天”解释为自然界,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礼论》)。②认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其意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天地这个自然界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③认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天论》),意即形体是第一性,精神附于形体。先有物质,后有精神,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天职、天功,指的都是天的职能、自然界规律。④认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其意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人类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他批判“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论》),意即只要努力生产而又节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生产荒废,而又浪费,天也不能使人富裕。这几个方面反映了荀子的辩证思想,他的礼治与法治并用,与之有关。
2
我是颜小二,我来。
按照主流学法,荀子属于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的弟子确实是法家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韩非和李斯。所以,从荀子的思想中,我们也能找到法家思想的痕迹。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不属于对立面的存在,二者不矛盾。
虽然说荀子思想里面有法家思想的特色,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儒家代表人物,而荀子对“法”和“礼”的重视,并不矛盾,因为荀子思想中的“法”制定的基础,是“礼”。所以礼和法不是矛盾关系,也不应当是矛盾关系。
而儒家思想比较典型的特色就在于,儒家诸位先贤们期待用“礼义”教化百姓,以此维系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而儒家之“礼义”里面,其实蕴含着儒家“爱有等差”的思想。如果非要找出一个与儒家处于对立面的存在,那么墨家的“兼爱”思想,才属于和儒家孔子也好,孟子也罢,抑或者是主张“礼法并施”的荀子,皆处于对立面。
1、荀子的“礼”与“法”------荀子到底是儒家思想家还是法家思想家?
诚然,现在确实有不少人观察到,荀子思想里有比较浓郁的维护“法”的意味,且还经常“怒怼”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因此,认为荀子是法家思想家的呼声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凭借着荀子有维护“法”的意味较强,以及荀子批评孟子,就断定其为法家思想家,还是有些武断和主观。
荀子批评人,不在于其学术流派,更多还是站在战国末年动乱的社会背景之下,根据现实需要,去批评一些他认为对当时社会发展不利的思想。不得不说,在众说纷纭的战国末年,荀子的思想,属于比较客观而又有些尖锐的。而他的尖锐,一部分也表现在他对“礼”和“法”的看法上。
3
第一部分
- 在先秦儒学大家中,除了孔子和孟子以外,荀子的地位应该说是无与伦比的。
-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荀学、孟学号为显学。汉代的大史学家司马迁作《史记》,也将孟子与荀子合传,这表明二者在儒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继承孔子的同时,荀子又批判和改造了正统的儒家思想。
-
尤其对孟子一派,荀子持明显的反对和批判态度,他把孟子称为“俗儒”,自己则以“大儒”自命,在儒家学派之中别立一宗。在坚持儒家立场的前提下,又批判地吸收了道、墨等家的思想要素,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
荀子名况,当时的人们称他为荀卿、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荀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剧烈动荡,战国七雄争城夺地,战争连年不断。
-
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当时齐国的威王、宣王广招天下的贤士,使他们聚居于齐国的稷下学宫,给他们提供了优厚的俸禄,尊他们为“上大夫”,让他们著书立说,但不问政事。到齐闵王时期,稷下学士更盛,最多时达到上万人。这时,荀子也来到了稷下游学。
- 齐国此时比较强盛,荀子企图说服齐国的当权者,在齐国实行王道政治,争取天下统一。他希望齐国君臣能够选贤任能,重用儒生,如果是这样,就会不论君臣上下,无论哪个阶层,都会行义施仁,天下的人们,其行为都合乎“义”的要求,“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
- 荀子还具体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巨楚县吾前,大燕鰌吾后,劲魏钩吾右”,大敌当前,必须奋发实行王道,否则,国家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但是,他的忠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
- 在齐国期间,荀子曾经一度到楚国,但在楚国住的时间并不太久。回到齐国后,仍然在稷下学宫,而且成为地位很高的人,史称他“最为老师”。
-
荀子多次在稷下学宫主讲,三次被推为祭酒,成为“列大夫”的领袖。
4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荀子与孔子、孟子,并称“先秦儒家三巨子”,是儒家思想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大师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影响,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贡献。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等诸家之长。他以孔子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对损害孔子思想的子思、孟子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强调孔子的“礼学”,认为社会治理应该“礼仪之治”,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
韩非子,师从荀子,但思想的观念,与荀子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主张依法治理,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但遭到丞相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韩非子被誉为,得到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子,重视唯物主义与社会效益,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5
第一,儒家与法家从不抵触,比如汉朝。
第二,汉朝以法立国而得天下——约法三章;
第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其中不包含“法律”;
第四,汉武帝选择了汉儒“德刑并举”的秩序整合模式。
6
儒法之间,并无鸿沟阻隔。荀子是大儒,是新儒。有的思想与儒家传统一致,比如“学,不可以已”;有的与儒家说法相左,比如“性恶”;有的与儒家观念不同,比如天论。
孔、孟、荀,儒家脊梁。
7
仅有柔美,则易受损;只有刚强,则易受折。刚柔相济,不失为人处事之良策,我尊崇。
8
谢请。这个不好说,因为自己才疏学浅,又不是学者专家,怕说也说不到点上。我认为,儒家"愽爱”、"仁义”、天地君卿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主要是从思想道德上先受教育,并甘心情愿自觉约束自已的言行,符合人之间相处的规范,符合和接受长辈的教诲和指使,接受官府直至皇帝的一切统治而不反抗,这实际上是维护那个时代统治的主观措施方面。而与此相反,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主张国法大于一切,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革除贪腐,革除社会弊病,从客观上强制人们遵规遵矩,并形成习惯,形成意识,自觉遵守。这是那个时代维系社会给定的客观措施方面。
荀子的法治与儒治并不矛盾,比如人之左手和右手,合起来组合拳出力才有力量。
以上,是不是瞎说,请酌。
9
不矛盾,因为中国人本来就是矛盾一体的。
这里有点要说明,如果你把道,儒,法,墨等分开来看,你是看不清中国文化的。
中国所有学问,都是在道的源头上产生的,流传下来,只是有时候社会和谐应该强调礼,强调仁,这样显得高大上。如果社会出现动荡,那法就会有空间,并且其他学术也会孕育而生。这个是外部环境的需要。
你说道家不知道法么?道家不重视法么?儒家就不重视法么?法家难道就不懂道家和儒家么?这是说不通的。
不过法的层次的确要弱于道,儒。因为只有人不自律才会需要法去管理,否则道,仁就够啦嘛。我管好自己你管好自己,那需要法干嘛,摆着看看就好啦嘛。
10
儒家的礼实质是礼法,何况道德和法律本就不是二元对立的,人类各国从古至今好多法律实际上是由早期的道德诉求演变而来。孔子的礼更强调由内而外让人有羞耻心,明善知理,明辨是非,让社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人安康过上好日子,此论是靠人自觉。但是显然在实际中孔子的礼不全面,有太多漏洞,所以荀子在他的理论上额外创造了一种新理论就是法,最后成了独立的法家思想,该理论就是强调由外而内,用在外的强力手段迫使所有人遵守社会秩序。荀子的思想只是对儒家早期的思想的补充完善,所以他有啥矛盾可言。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才能让人类社会更和谐,只强调一方就是一条腿走路是走不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