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佛教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佛教的本质是哲学

而且最初的佛教是一门无神论非唯心主义哲学

从其教义上,类似于一种“精神胜利法”(非贬义,详见下文说明)

十多年前台湾圣严法师(著有《印度佛教史》)有一个网站,里面有很多关于佛教核心教义的通俗解释,说的很通透又很容易理解。这个网站现在已经打不开了,这里谈下我阅读后的一些理解(不一定正确,只是个人理解)

要理清佛教(或者说佛学)的本质,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 “佛教”是不是“神话”

2

3

佛学的根本是:“心”。

佛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其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心”。

佛学的内容是:“心”

佛学,简单的讲就是成佛的学问。成佛的方法叫佛法;佛法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大家看到的佛教。

那什么是佛呢?怎样成佛?

佛就是觉悟,觉悟是指“心”上的觉悟;“心”上觉悟了才是佛。

4

5

6

我理解的佛学是教育,是真相,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的一门科学!它参透了万事万物的根本!人性的弱点是贪欲,嫉妒,怨恨,自私,也是痛苦的根源!佛学告诉人们远离痛苦的方法就要摒弃贪嗔痴慢疑!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才是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即为精神也是物质!这也是佛学的根本所在!为什么拜佛?拜佛是恭敬法,是要人们学会尊重!同时也是一种体质锻炼和性情修炼,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明心见性!净化心灵,吃斋也是一种修为,清净身体,减少欲望,佛经阐述了情爱的根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要深陷情感漩涡,不能自拔,甚至做出追悔莫及之事!寺庙很早就敲钟念佛,是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勤劳!我所悟道的是,佛学就是要人们勤劳,持之以恒的做事,不要贪婪,执迷,做事只求过程,不求结果!因为好的过程必得好的结果,既种善因,得善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有禅定,就是修炼性情,磨练意志的好方法!

7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法让人了解宇宙的运转根本规则是因果法则。教人了脱生死,摆脱轮回的方法。自利利他,自渡渡他。

8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好。

我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以为佛学的根本是做好事,不做坏事,或者说佛学就是哲学,随着学习了一些佛教的基础知识知道,佛是修心的,明心见性才是佛学的根本,也就是明白我们的真心。

9

佛陀应一大事因缘慈悲愿力故,现世说法,教化众生世人,破迷开悟,了脱六道轮回生死苦海。一大事因缘,即了脱生死,令众生脱离苦海,这就是佛教的根本。

佛教是究竟圆满的圣贤教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然唯有佛教,方为究竟圆满之无为而无不为之圣贤之教。无为而无不为,一语道明了佛教的根本。诸法无我,众生平等,心生一切万法,心生一切法生,心灭一切法灭。心是万有的根本!

佛即如来本心自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直了成佛。这就是佛教的根本,亦是佛学的根本。

佛学的根本,是天人一体观宇宙人生观真理实相究竟圆满觉悟认知,教授世人如何树立正信正业观念,证得正知正见正行正定正慧,以发起信愿行初始,功德圆满无量,终证得戒定慧果,达到究竟圆满彻悟人生实相,了脱六道轮回生死苦海,到达常乐我净大智大慧彼岸。

佛学,以如来佛性,建立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以无为而无不为,引导教化世人,众生心皆一心,无二无别,觉悟知见明示,人天一体同源如来本心自性,诸法无我,众生平等,命运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一再示明,利人方是利已,慈悲为怀,信俸因果,普利群生,打造和谐,维护生态,平衡稳定,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破迷开悟,普利社会,才是正知正见正觉之人类智慧人生大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