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关于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这项伟大政策是...
1
我们在看电视剧《雍正王朝》时,经常会听到“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专业名词。在这里,我试着用直白的方式给朋友们剖析一下。
火耗归公
火耗归公又称为耗羡归公,从汉朝就开始被立为名目。起因是地方政府在征收米谷等国税、从库存到运输京城的过程中,会遭到鼠偷鸟啄造成了损耗,地方官就给纳税者附加征收一个损耗税。
到了雍正朝,纳税人交缴地丁税是以白银的方式来支付。白银又不会遭到鼠偷鸟啄,怎么会再征附加税呢?
明、清两朝,都是实行银本位,白银是主要流通的货币,相当于现阶段的人民币。
国库发行的官银面值很大,在交易过程中需要钳碎,所以,地方官从民间收税,多是收到的散碎银子,成色也不等。这样的银子不便于上缴国库。
2
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都是雍正皇帝上台后推行新政的主要内容。
随着康熙皇帝晚年的倦政,清朝出现了吏治腐败国库空虚等严重问题,等到雍正继位的时候实际上接手的是一个腐败成风,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的烂摊子。
历史上很多朝代在经历了开国初期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后,总会迎来一个下滑的阶段,而这时通常会出现一位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雍正恰好就是这个角色,在形势的逼迫下雍正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必须用铁腕政治,于是就有了“清世宗改革”。
火耗归公
3
帝国财政如何能达到比较稳固的平衡状态,换句话说,什么是中央帝国财政系统的最佳范本。
官僚系统冗员、冗费造成的开支,和战争带来的军事开支虽然巨大,但只要财政收支依然能够平衡,王朝的统治就可以延续下去。可惜这太难了,清以前的王朝都或多或少没有处理好开支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制度设计上,总是顾此失彼。我们前面说了,中央帝国的财政有三根支柱,其中土地收入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收入。一般来说,只要这根支柱顶得住屋梁,官营经济和垄断货币发行这两根柱子,统治者一般不会滥用。就像汉武帝,如果土地税够用,他也不会动盐铁官营和增发币种的脑筋。但事实上,土地税很难收,因为人口和土地这两个生产要素,都会随时间变动。户籍管理和土地清查,自古是个难题。而清代财政之所以能成为整个中国古代财政系统里最平衡的一个,就在于两个点,一个是它从清初开始就看明白了,土地是最重要的,因而对其余的收入,都放宽要求。包括工商业税等各税种的税率,都收取得很低,而越放宽,民间经济越是受到正向刺激,反而变得更加繁荣。
在第一点,也就是看清土地收入重要性的基础上,清朝财政收支平衡的第二个关键点在于,它针对土地和人口问题,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尤其是雍正的两个财政制度设计,帮助大清朝在土地和中央财政之间,打造了一条强健的输血管。这就是“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
先说“摊丁入亩”。
摊是分摊的摊,丁是人丁的丁,入亩就是入地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大清朝土地税不按人头收,改按土地收,而且所有徭役赋税,全部归在这一类里,一次征缴,一年轻松。这个制度的设计逻辑,其实就是要简化收税流程。
4
首先,“官绅一体当差”没资格和“摊丁入亩”以及“耗羡归公”相提并论;“官绅一体当差”只在河南实行了很短一段时间,乾隆帝继位后就叫停了。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项政策,可以说每一项都是盘剥老百姓的恶政。
5
所谓的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即是雍正二年的“雍正新政”的主要内容。雍正之所以要出台这样的一些政策主要是为了修补康熙朝以来的国库亏空问题,而康熙朝之所以会造成国库亏空,其主要还是在于明朝遗留下来的财政问题。
明朝是一个被银子砸死了的王朝,从南美洲流入明朝的白银多达3.2万吨,这些白银并没有使大明王朝强盛发达,相反,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让这个王朝走向了灭亡。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张居正改革所出现的银本位货币政策。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初心其实是好的,可惜有这么几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就是银本位的火耗,第二就是官员免税的政策,第三就是人头税。这些问题甚至遗留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算是将人头税固定在了一个范围内。但是火耗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官绅的免税与土地兼并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6
雍正皇帝继承大统是在朝野上下的一片惊疑声中完成的,也面临着同样的“烛光斧影”的质疑,尤其是生母德妃乌雅氏在康熙去世仅半年也突然撒手人寰,《大义觉迷录》关于德妃两种死亡的可能的元凶,都指向雍正,可想而知,“杀父弑母”的逆天罪名是如何的压力山大!雍正给予自己的母亲以多次的尊号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勉强舒了一口气后,刚毅果断的雍正快刀斩乱麻,除了清理“八爷党”众而外,他也为巩固封建统治作最后的努力,1723年(雍正元年)七月,执政不久就釆纳直隶巡抚李维钧的建议,向全国正式颁发诏令,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的税?赋?政策。?
?一条鞭与摊丁入亩
7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火耗归公政策
1.火耗归公政策的提出
火耗归公又叫耗羡归公,康熙时就有人提出,没有得到皇帝的允准,未能实行,雍正元年五月,湖广总督杨宗仁再次提出。
8
雍正帝胤禛执政期间,针对康熙年间的吏治和财政情况、以及长时间的腐朽社会风气而进行的铁腕改革。
改革包括行政制度、赋役制度以及对农民的政策、改土归流以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等。
经济改革
清查亏空
雍正帝深知贪官污吏舞弊、钱粮短缺的严重情形,决心整饬吏治,清查钱粮。即位一个月,就下达了命令。
他首先讲了清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