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我们有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如今时代这么好,有什么现代名著呢?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每个时代,多有巅峰之作。古有《诗经》《楚辞》,后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到今天,仍然是名家辈出,大作不断。就个人所见,就本省来说,陈忠实老师的《白鹿原》和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就很有分量。称它们为当代名著,一点也不过分。

《白鹿原》以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文笔细腻地反映出白姓与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思想风貌,重彩浓墨地描写了白鹿村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刮过的每一次革命风暴,作者融入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以及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史诗风格。

初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感触颇多,那时候觉得这本书的语言太过粗俗,大有看不下去的势头。可耐着性子看下去后便抛却之前那幼稚的念头,开始反省自己的懵懂无知,作者以通俗到近乎粗俗的语言铸就了这部壮丽的传奇史诗,由于属于民间著作,给广大人民看的书籍,这样的语言能看懂是大事,若是一味的书香气浓反而矫情了。全文以人物的命运为纵线,千回百折;以社会历史的演进为横剖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使人与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作者加进了很多本土文化,如语言的、风俗的、鬼神的····,文中多次用到“没嘛嗒”、“在哪嗒”等口语。

全文以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而且每次女人都是不到一年就死掉了,死相奇惨,死因其实不详,如此神秘的序曲本身就预示着不详,也就铸就了《白鹿原》

2

哈哈!现代‘十四行’诗!无平仄,无韵律,只需十四行就行。

3

其实现在还是有很多金典名作,虽然没有古人的多,毕竟时代造英雄。我个人喜欢的如余华《活着》,钱钟书的《围城》,陈忠实的《白鹿原》,王小波的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王安忆的《长恨歌》余光中的《乡愁》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贾平凹的《废都》三毛的《滚滚红尘》苏童的《妻妾成群》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其实细读这些都跟时代紧密相关关,还是非常有意思。毕竟中国最鼎盛时代都是几百年,中国新中国才多少年,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肯定会出现文化大家的。

4

读书一点要读经典,读原著。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这样去读文学、政治和历史。

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太多,写的太多未免有列书单的嫌疑。现当代文学中优秀的作品,分享几个我自认为比较好的文学作品。

1、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羊的门》、《生命册》、《城的灯》。

其中《羊的门》以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为基本结构框架,描写了一个位乡村党支部书记呼天成,任将近四十年时间里,利用各种“人脉”,经营“人场”,营建了一个从乡到县、从省城到首都的巨大关系网。

《城的灯》本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围城”世界:城里有“荣光照耀”,怡然而洁净;城外,则是一个巨大的不断为黑暗所吞食的黑洞,在欲望的渊薮中,罪恶肆意横行。在这城里城外的相互纠缠、撕咬的阵痛中。《生命册》中,既有对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

5

您好,我是o笔尖上的国学o为您原创解答。

现代名著也有很多,至于能不能在百年之后还是名著,那就要看我们的后人了。我仅介绍一篇我最喜欢的,如果您有耐心看完我的,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要想尝透个中滋味首先要知道创作背景,所以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活着》的成书历程!

《活着》创作背景

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作者历经窘困,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

6

所谓唐诗宋词、四书五经,都是一个时代的特色,在一个特定的年代里,有独特的生活环境,有独特的地域人文,有应运而生的文化传播,才能形成带有明显时代色彩的文章传世,诗词耀目。

春秋战国时期,四书五经风靡当时,引为圭臬,其实当时应是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只不过乐经失传,后世才称五经,和四书并为经典。之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孟老庄,韩非墨翟,一一用满腹学问成就后世典范,培植后学,派别林立,异彩纷呈。为后世奠基培土,栽树立木。到了汉代,赋文大兴,扬雄、左思、相如、潘岳、班固等用一篇篇雄文彪炳史册,震撼文心,其势不绝若缕,直至魏晋。魏晋风骨,洒脱流荡,形神飘逸,不拘形迹。最是潇洒不羁,像极了武侠书中那些倏然而来,飘然而去的世外高人。所以魏晋的五七言诗最是灵气逼人,清新俊逸,读之让人眼目清亮,仿若江心明月,山间清泉,浩浩荡荡,直入人心。南北朝,民族大融合,胡汉恩仇,怎一个乱字了得,所以民谣诗歌皆是颇有胡风,异域风情满满。隋唐一统,王霸六合,大隋开皇,大唐盛世,诗歌终于迎来世间最璀璨的时刻,以致后世提诗必尊唐,而大唐也确实诗歌耀眼,满目留香,大小李杜,白元高王,等等等等,数不尽的名篇佳作,后世犹留余香满口。到得宋朝,已是文化、经济全球顶尖水准,海外诸国望尘莫及,诗歌之长短平仄已跟不上大宋矫健的步伐,长短句应时而生,后人称之宋词,词牌数以百计,文人地位尊崇,柳苏李辛,佼佼者也,宋词韵味,跌宕生姿,令人回味犹甘。元人马上得天下,对中原千年文化之反哺,尚未吸纳消化,民间之俚曲小调渐成主流,元曲因而诞生,关白马郑,流行一时。朱元璋出身草莽,兼且客串过佛门僧侣,白莲子弟,身登大宝,一统江山,自身经历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传奇小说,明朝说部盛行,你会觉得是偶然天成吗?大清龙兴后,一直向汉人效颦,极力向汉文化积极靠拢,有一学一,但清朝中期,已开始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没有什么进取之心,所以文化传承没有什么鲜明特征,反倒是小说之作达到了巅峰,一本红楼梦,成了多少文人墨客难以逾越的梦魇神山,望而却步。

以上种种,都是和当年时代紧紧相连,不可或缺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有一代文,而且这些年代都不是三年五载、十年八年一蹴而就的,有的甚至数百年才有所世间成就,所以,新中国建国才70年,当然也有许多写的很好的文章歌赋,但能真正成就名著经典,不灭于史的雄文大作,我们不妨再多向后看看,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经历了时间和空间的历练,也许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永传后世,辉耀古今,不可磨灭。

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更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来的灿烂的文化,都是我们的先人,或者说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们简单的从先秦往后历数一下:

《诗经》、《楚辞》、《左传》、《论语》、诸子百家、《山海经》等。汉、魏以后有:陶渊明的《陶渊明集》、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刘勰的《文心雕龙》、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从唐以后,更是迎来了中国文化的辉煌时代,如:《全唐诗》、《全宋词》,还有元朝的戏曲以及古代四大名靠等。这些也只是我们灿烂文化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平心而论,我们的文化发展到现代、到今天,和经济、科技相比还是相对滞后的,我们现代人还是辜负了前人的文化,没能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当代人的“现实”,也包括某些平台往“现实”方面的引导,说实话:严重影响了对古代灿烂文化的发扬和继承,造成现代或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的低下、平庸,“阳春白雪”的文化作品越来越少,往往不被认可,而“下里巴人”却受欢迎。这种文化怪象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让人欣慰的是:在现代和当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值得称颂的好作品,也有大家公认的名著。

从现代文学说起,手屈一指的当属鲁迅:他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花边文学》、《伪自由书》、《南腔北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天上的街市》、他的戏剧《屈原》、《王昭君》、《蔡文姬》等,也都很有名。茅盾的小说也甚称一流,如:《子夜》、《林家铺子》、《腐蚀》、《蚀》等。巴金的《春》、《秋》、《家》、《雾》、《雨》、《电》。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曹禺们话剧《雷雨》、《日出》。在诗歌方面有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在解放区的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巜李有才板话》。有: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欧阳山的《三家巷》、柳青的《创业史》、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还有戏剧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等。

8

关键在“名著”二字。

名著读多了,再读其他所谓现在的小说或诗歌或散文或杂文,如同嚼蜡。就这个感觉,没错的。

你说的现代名著,如果不是现在,可以找到不少名著(纳入现代文学史的)。近代和当代,嗯哼,哈哈!

9

你没有发现规律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字数越来越多

现代文艺则是电影

以后是虚拟现实

文艺是越来越丰富的

你现在写几个诗词,几秒看完了,是没人看的上眼的

10

现代文学不过百年,能有什么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