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动容的遗书,遗嘱,遗折,绝命词
1
最伟大无言的遗书——周恩来总理的《白纸遗书》;最浩然正气的遗书——文天祥的《正气歌》;最动人情怀的遗书——林觉民的《与妻书》。
一、周总理:死后不留骨灰,临终不留遗言,本就无私,本就无我,我复何言?
周总理的伟大已无需多言,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周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弥留之际忍受巨大的煎熬和痛苦,仍然一言不发。
叶剑英元帅眼见总理一日三厥,气若游丝,而国家危难,前途未卜,已是心乱如麻,老泪纵横。一天,叶帅取来一叠白纸,对病房值班人员说,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肚子里装着很多东西,死前肯定有话要说,你们要随时记下。
2
刚打开网看到题。我马上想到江姐狱中给亲戚嘱托,意思对儿子撫养不必娇养。”粗茶淡饭足矣。”江姐原话。没想到江姐的儿子\孙子都成为科学界的精英,江姐在天之灵感到欣慰吧。
3
我读书非常爱读明清史,看过《明史》这样的正史,也读过像《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这样的野史。让我最为震撼的就是左懋第的遗词以及他在临死前的不屈风骨了,他的气节和饱满的精神直接在这遗词中表现了出来,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很难忘。
左懋第,字萝石,山东莱阳人。崇祯时历史官给事中。后入职弘光政权,被授予右都御史。奉南明朝廷之命令出使清廷。左懋第在谈判过程中面对清廷谈判代表刚林抗节不屈,为出使的使团,赢得了清廷的尊重,《甲申传信录》载:“刚欢笑而去,私赞第曰:“此中国奇男子也!”懋第慷慨劲烈,辞旨益坚,故清不得有加于使臣而心甚动之,馈食礼貌甚隆。””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清廷在出兵弘光政权的同时,扣留左懋第一行,在弘光元年五月当南京被清廷攻克以后,左懋第迎来了自己最悲壮的时刻。史载:“曹逊告懋第曰:“如何则可?”第曰:“此事皎然如日月,我志已决。”援笔成诗,诗曰:“峡圻巢封归路回,片云南下意如何。寸丹冷魄消磨尽,荡作寒烟总不知。””这就是左懋第的遗诗,此时的左懋第死意已决,不会再受任何动摇了。
清廷既然已经攻灭了弘光朝廷,就要求使团人员剃发降清。使团内部早已是人心动摇。“中军艾大选首髡,且劝第降”而左懋第“麾从官立毙杖下”。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对左懋第愈发欣赏,“王闻之,而心甚善之”。先将其下狱,而左公懋第之志不可移尔!史载:“我头可断,发不可薙。”
在五月二十日的时候,多尔衮决定实施最后的劝降,首先是降清的汉臣劝之。“兵部侍郎秦某曰:“先生何不知兴废?”懋第曰:“兴废,国运之盛衰;廉耻,人臣之大节。先生止知兴废而忘廉耻乎?”于是廷臣无复言者。
4
谢邀。
说说李鸿章。
说起李鸿章,想必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多少都会有所了解,他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晚清四大中兴之臣,发起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创立北洋水师,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现代海军,又是满清朝廷的忠实奴仆,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条约,让世人唾骂百年,他临死前的最后一道奏折却让世人心酸,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1901年9月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了。在签订过程中,他往返各国使馆,磋商条款,外界谩骂和非议不断,使他心力交瘁。11月6日,李鸿章自感不好,给慈禧发电,建议请亲王回北京坐镇。第二天,李鸿章病逝,留下了遗折一封,享年78岁。
5
鸟之将死,其言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终遗言中,动人心魂者比较常见。今天就分享一些给大家。其他答主已言及者,风雅君不再重复,特别动人的,列其名便可,不再展开。
- 0.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英国剑桥郡的好友家中与世长辞。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请告诉人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最深刻的哲学家,也是最特立独行,最奇葩古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出生于犹太富豪家庭,对金钱财富却极度排斥,对家人也颇有微词,把巨额遗产赠送给他人,支助了一大批艺术家和文学家,现代主义大诗人里尔克便是被支助者之一。他一生经历丰富,10岁时,他曾造出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当时的人生理想是成为物理学家。后来,他又立志成为工程师,先后在柏林和曼切斯特学习机械工程和航空工程空气动力。
[维特根斯坦]
期间,又对数学产生了兴趣,继而改学数学,经弗雷格介绍,他成了罗素的学生。不过,他不是个尊师重道的好弟子,罗素对他赞誉他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他却认为罗素无知,根本无法读懂他的学位论文,之前那位推荐他的大数学家弗雷格,则是“一个字也看不懂”他的《逻辑哲学论》。研究过一段数学和哲学后,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彻底解决了哲学问题”,就放弃了哲学研究。
后来这位奇葩,又参了军,后来又干过木匠、园丁,晚年之时,才有意重新进行哲学研究。可惜,他很快就挂了,享年62岁。
0.不过,没有你,我的灵魂还能存在吗?没有你,我还能幸福吗?不能;我不离开你,我要等着你。美德虽使我们在世上分离,但将使我们在天上团聚。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死去:用我的生命去换取永远爱你的权利而又不犯罪,那太好了;再说一次:能这样做,那太好了!
——卢梭《新爱洛依丝》中,女主朱莉临终时写给男主圣普乐的书信。两个热爱着对方的人,却因为现实和家庭阻力不能够结合。女主本以为结婚生子后,就能忘记男主,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后来她抑郁而死,死前,给男主写了这震撼人心的书信。小说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故事,女主的名字就是爱洛依丝,男主是中世纪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尔(1079~1142) ,他们的故事,可能更凄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0.“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6
《示儿》
宋朝.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著名的诗篇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八十五岁病重时写下的绝筆,也是遗嘱。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必定能统一的坚定信念。
诗人感到自己即将离世,但不惧死而心中有悲,悲的是祖国的北边仍被金人占领,沒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将死不瞑目的悲愤。但诗人並没有绝望,仍坚信国家一定能够统一,把自己的殷切希望寄托子孙后代並深情地嘱咐儿子,祖国统一的那天,在家祭时,一定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
7
8
我来谈谈谭嗣同跟老婆李闰的爱情故事吧,谭嗣同临刑前不仅留下了绝命诗,其实还留下了一封绝命信!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把自己的宝剑交给了大刀王五保管,这把宝剑是有名字的,叫“凤炬剑”。
除了这把“凤炬剑”外,谭嗣同还留下了两把自制的琴,一把叫“雷残琴”,一把叫“崩霆琴”。这两把琴也是他跟妻子李闰的心爱之物,在他赴京变法之前一夜,两口子曾灯前对弹。随后,他携带着这两把琴,外加那把宝剑,毅然赴京变法,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一、
若没有那场变法,那么谭嗣同出现在历史课本中的形象,或许是佛学家、是侠客、是诗人、是艺术家。
9
死字旗!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这就是华夏民族能够延续五千年的力量所在。为国而战匹夫有分。
10
我觉得是林觉民的《与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