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木兰辞》说“可汗”大点兵?问题,这个可汗到底是指我方君主还是敌方君主?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我们初读《木兰辞》的时候往往会对其中的“可汗”产生误会,觉得“可汗”的称呼应该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国王,一般都是中原王朝的对立国君主。例如古代的柔然、突厥、吐谷浑、高昌回鹘、铁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后流传到中亚、西亚的突厥系国家的君主也这样称呼。中原王朝君主没有这么称呼的,顿时就懵圈了,这木兰到底是哪国的?或者怀疑《木兰辞》中的可汗是不是敌对方的君主啊?!

可是我们接着往下读,“可汗大点兵”之后又出现了“可汗问所欲”,这木兰和可汗分明是一伙的。可是我们从小就知道木兰是女英雄,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女性心目中的偶像。那肯定是我们中国人,怎么和北方敌人成一伙的了!

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的误会,也是我们对中国历史中南北朝时期没有印象的原因。南朝的《宋书》记载可汗鲜卑语称“可寒”,原意是一国之主之意。《木兰辞》中有“可汗大点兵”,可汗指代北朝皇帝。

其实当时的北朝指的就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5个朝代的总称。在南北朝时期,北朝一共有着5个朝代,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这5个朝代其实从北魏统一北方到隋文帝最后建立隋朝为止。在这个时候南方地区其实相对应的也出现了4个朝代,分别是宋朝、齐朝、两朝、以及陈朝,那么后来这几个朝代一起就被我们合称为是南北朝时期。

《木兰辞》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等诗句。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推算,《木兰辞》中的故事,应该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

《木兰辞》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辞》产生于北朝后期。

  •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2

问题:《木兰辞》说“可汗”大点兵?问题,这个可汗到底是指我方君主还是敌方君主?


前言

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人,《木兰辞》诗中的可汗是北魏的皇帝。这位皇帝很可能就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的那个人。

一、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在开禧北伐之前,作为主战派人士被重新启用,安排到长江重镇京口任职。但是他对于南宋北伐的时机和军事力量表示怀疑,因此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出了质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佛狸bì lí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宋书》说拓跋焘字佛狸伐,也有人说佛狸伐是拓跋焘的鲜卑语本名。总之,佛狸,指的就是北魏第三个皇帝太武帝拓跋焘。

3

看到题主这么认真地提出了问题,可是你怎么就没有用同样认真的态度再通读一遍《木兰辞》呢?原文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你,“可汗”必然指的是我方君主,而不可能是敌方君主!

开头处“可汗大点兵”确实可以像题主说的那样,被认为是外敌“点兵”来犯,然后才有我方“军书十二卷”。但是看看最后啊,当木兰他们得胜归来朝见天子,有这样一句“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了木兰想要什么。如果可汗是敌方君主,这里怎么解释?所以,题主是不是看的不太仔细?如果真如题主所说,你当年的老师也说可汗是敌军君主,那他真的误人子弟了。

然后一下题主的疑问。关于《木兰辞》中对皇帝的称呼既有汉族皇帝的“天子”,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的“可汗”。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南北朝时期,北方由北魏统一后,实行了汉化改革,对汉族政权的许多称呼都有接受,所以出现“天子”是很正常的。而他们鲜卑族的出身决定了这个“可汗”的称呼也没有被抛弃。不止北朝政权(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甚至继承了北朝的隋唐,对“可汗”这个称谓都没有丝毫的排斥。隋文帝杨坚被尊为“圣人可汗”,唐太宗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他们都欣然接受,并且引以为傲,作为更早的北朝能不用“可汗”这个称呼吗?

至于题主说的,《木兰辞》中把北方敌军称为“胡骑”,更是没有问题了。因为在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以中原正统自居。所以,北朝人自认为自己是“中”,那北方就是“胡”,南方就是“蛮夷”。对于在北朝更北方的柔然、突厥这些政权,他们绝对就是叫胡人的。这是一种入主中原后的优越感。

所以,《木兰辞》就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写就,诗中的可汗就是北朝皇帝,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4

花木兰到底是为谁打仗?她的对手又是谁?

在《木兰辞》中,为什么说是“可汗大点兵”,而不是“皇帝大点兵”。只有对南北朝的历史有所了解,才能解答这两个问题。

有关花木兰的事迹,《木兰辞》是最全的一手资料。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透露了花木兰所效忠的对象: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在这首诗中,“天子”与“可汗”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也就是说木兰所效忠的对象既是天子、也是可汗(Khaqan)。

5

1、“可汗大点兵“前一句是”昨日见军书“,后一句是”军书十二卷“,文意连贯清晰,这个”军书“是本方点兵文书,点兵的”可汗“也只能是本方的君主,您能产生如此奇怪的理解,大约是文言文学得不太好所致;

2、北魏自孝文帝改革后一方面承认自己的鲜卑血统,另一方面也以中原正统自居,甚至把原先红白两色的旗帜,也改为了“天下之中”的黄色,他们以“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孟子.离娄》)作为立论依据,后来唐朝韩愈将这种论点概括为“夷狄而华夏者 则华夏之 华夏而夷狄者 则夷狄之”(《原道》),因此北魏将柔然、吐谷浑称作“胡”、“狄”,后来继承北魏的东魏和西魏、北周也将突厥称作“胡人”是常态,甚至如假包换的华夏人——南朝人,他们也照样写作“岛夷”,成书于东魏-北齐的《魏书》,可是直接就有《岛夷刘裕传》的好么……

3、北魏会这样,多读读古书就不会这么大惊小怪了。

4、既然木兰奔赴前线要走黄河,至黑山,说明木兰一家住在黄河之南,应该是孝文帝南迁后发生的事,那么照制度其实是不太适合继续称呼皇帝为“可汗”的,但实际上许多鲜卑人还沿用旧称,因为毕竟积习难改,连孝文帝的太子都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屡屡北逃,最后酿成悲剧,何况木兰家这种基层兵家?从这个细节也可得知,木兰一家、或干脆说,写《木兰诗》的诗人一家,是随着北魏皇室南迁的鲜卑人,而不是归附北魏的汉人。

5、你们可以换个语文老师了,真的。

6

以花木兰的角度来看,可汗当然指的是我方君主;以现代的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可汗当然指的是当时北魏的皇帝。因为,从花木兰的战斗经历来看,先是可汗大点兵,然后,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挥师北上打胡骑。

(花木兰的最新银屏形象)

北魏一说,显然,是以中原为中心来命名的。当时的北魏皇帝,肯定自称为魏,北魏是后人为了区别历史上存在过的所谓的魏、东魏、西魏等等,而特意这么叫。

7

唐太宗李世民成为当时天下共主,被各族人民尊为天可汗……可见可汗这一称呼也可用于汉族君主

8

先说结论:《木兰诗》里的可汗大点兵,肯定指的是我方君主。

然后我就题主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答。

第一,如果仅仅从逻辑上来看的话,解释成敌方可汗大点兵并无不可,但问题是,诗里后面又说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要尚书郎”,这次的可汗肯定指的是我方君主了吧,总不能说花木兰被抓入敌营,然后敌方君主问花木兰想做什么官吧?所以说,“可汗”一定指的是我方君主。

第二,北魏君主当然可以被称为可汗,也可以被称为天子,这种称呼混用的状态在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从北魏开始,鲜卑人的汉化过程加快了,但仍然延续了几个世纪,直到隋唐时期,尽管隋唐早已是所谓的“中原王朝”,但也不反对称呼上的混用,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被称为“天可汗”,甚至还引以为豪。可见,称呼北魏君主为可汗,似乎并无不妥。

第三,至于《木兰诗》中,作为北魏人的花木兰称呼柔然为胡人、胡骑,这个也很正常。首先,在中国历史上,胡汉的区别并不取决于种族和地域,更多的是文化认同,而自北魏一朝以来,诸朝皆推崇汉化,并逐渐以华夏正统自居,竭力与南朝争夺正统资格。所以,对于地域更靠北、文化属性更接近游牧的柔然人,当然可以称其为胡人。

9

鲜卑族!在河南称帝!

10

换个角度,北朝敌国的军士木兰姑娘的事迹为什么会被汉人千古传诵?很可能是某年某月,南方的某个的北伐英雄,可能是桓温、祖逖、刘裕……甚至是陈庆之在一次战役后打扫战场,发现北朝一位阵亡的将士真身居然是个容貌清秀的汉族姑娘,这让那些立志王师北伐,解北民于倒悬的南方将士不知所措,陷入迷茫,隧有随军诗人将木兰姑娘的事迹变成诗歌,四处传唱,只是敌人变成了更北方的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