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呢?
1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还能干什么,看朝廷笑话呗。
开个玩笑,明太祖朱元璋生育能力惊人,因此明初封了24位亲王。对于这些王爷在靖难战争时候的态度和遭遇,需要细细地来说一说。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大明首位皇太子朱标死在了父皇朱元璋前面。老皇帝考虑再三,选择年轻的皇孙朱允炆作为新一代接班人。但此时的朱元璋年事已高,不知道意外会在哪一天来临,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再像当年培养朱标一样,重新再来培养朱允炆。
洪武皇帝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皇孙继位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于是他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以原太子党蓝玉为首的开国武勋集团全部铲除,并以自己的儿子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为核心来掌握军权,戍守边疆。
但建文君臣对于老皇帝的国策不以为然,登基伊始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以文抑武”是国策,“铲除燕王”是核心。为何燕王这么重要?后文会说到。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其他王爷在朱棣造反之时的表现。
2
个别人投机,少部分坐山观虎斗,一大半都在混日子。
靖难之役期间,含已被废黜者在内,一共有亲王24人。
按辈分从高到低分别是:燕王朱棣、废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废齐王朱榑、蜀王朱椿、废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宁王朱权、废岷王朱楩、谷王朱橞、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二代秦王朱尚炳、二代晋王朱济熺、二代鲁王朱肇煇、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
这些藩王中,倾向于朱棣的,有五位。
3
大都在观望以求得自保(明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征伐叛番过程中因多次露宿山野时得瘴疠,同年三月,朱樉去世,年四十。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病逝。)!建文帝“削藩”本身不得人心,诸王权力被大大剥夺,同时,削藩没有系统的指导纲领,过于急躁,在王公大臣中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藩王”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前朝教训,大封诸子为王,诸子就藩于要地,一方面可以加强边防,防备蒙古鞑靼、瓦剌部,另一方面,可以在必要时进京勤王,防止国家内部动乱。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年长的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把他们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袭;这些藩王都是用来作为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叛乱的支柱。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俸和广泛的特权;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藩王”做大本来不是问题,至少不会短时间内出现大问题,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继承者能“解决”,可是,朱元璋心目中的“合格”继承人却出现了问题:洪武25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给朱元璋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朱元璋一直在培养朱标做一个“优秀”的君主,朱标做为嫡长子,也一直是各位兄弟的“好大哥”,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标做为太子“深得人心”,朱元璋之后,太子朱标完全有能力应对朝政、处理中央与地方藩王的关系。
可是,朱元璋的“苦心经营”因为朱标的逝世而付之东水,朱元璋又一次面临抉择:帝国由谁继承?最终,朱元璋选定了“皇长孙朱允炆”做为太子朱标的继任者。史料记载,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在他14岁时,父亲朱标生病,他在一旁小心伺候,昼夜不曾离开,就这样一直照顾着自己父亲两年。洪武25年朱标逝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他在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元璋看中了朱允炆“仁孝”,可他能守卫偌大的一个帝国吗?为此,朱元璋继续大肆削减“开国功臣”,他设立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监视全国各地,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权力甚大,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朱元璋制造了诛杀开国功臣的“胡蓝之狱”,像徐达这样的元勋都不得不“安分”做人。
4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分别是:
皇太子朱标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
齐王朱榑、潭王朱梓、赵王朱杞、鲁王朱檀、蜀王朱椿
湘王朱柏、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
5
我是三维策论,历史爱好者,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国内,尤其是北部边境分封了大量的藩王,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守卫边境。朱元璋死后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明朝初期藩王分布)
由于当时各地藩王的实力强大,建文帝担心尾大不掉,于是一上台就火急火燎的开始削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终引发了强烈的反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从北平打到南京,最终从建文帝手里夺走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6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共有皇子二十六人,其中长子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6年),第二十六子朱楠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阳历已经是1394年1月),兄弟俩相差近四十岁。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之时,朱标以嫡长子身份被册立为皇太子,而此时太祖还只有七个儿子(包括朱标在内)。
太祖称帝之后,不断诞育皇子皇女,于是他决定将皇子们分封至各地为王,以屏藩社稷。同时太祖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宋元败亡、在于主弱臣强,宗室无力;我朝当引以为鉴,广建宗藩,以卫社稷”的建藩理由,这也是明代有别于汉唐宋元诸代的宗藩制度的起源。
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为不断有皇子降生并成长,为广建藩国以护卫宗庙,太祖先后三次册封亲藩,将除皇太子之外的诸皇子和侄孙朱守谦立为藩王。这其中的大部分皇子都在太祖生前出外就藩,但也有数位年幼皇子未来得及就国,太祖便驾崩了,所以一直滞留京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薨逝,太祖痛心疾首,追赠长子为“懿文太子”,并越过年长的几位皇子,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作为大明的皇储。(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早夭。)
7
朱棣造反的直接原因就是建文帝强行削藩,朱棣只好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这时其他王爷要么已经被建文帝削平了,要么就是暗中支持朱棣,还有一部分在静观其变。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死,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朱元璋在去世前,为了保护“朱家”的天下,将儿子们全部封为王爷,其中在北方边境封了9位塞王,他们手握重兵,负责东起辽宁、西至甘肃的漫长防线。
不过,九大塞王的兵力过大,给远在南京的建文皇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建文帝继位之初,深感藩王过强,于是听从大臣齐泰等人的建议削藩。
燕王朱棣是北方诸王中实力最强的,也是九大塞王中影响力最大的。朱棣镇守的北平府(北京)是明朝北伐蒙古的后勤基地,也是拱卫华北的门户。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经留下过遗言,为了防止诸王尾大不掉,允许后世皇帝“削藩”。可是,建文帝一上来就力行削藩,导致藩王没有几个敢支持他。
8
朱元璋把大明朝交给孙子朱允炆的时候,同时也交给了朱允炆24个诸侯王。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长子朱标是太子,没有封王,最小的儿子朱楠早夭,也没有封王。
其他24个儿子,全部都被朱元璋封为诸侯王,有很大一部分,因为长大成人,所以在朱元璋时代,他们就已经前往封地就任。
1398年,朱允炆上台的时候,朱元璋的18个儿子已经就藩到了自己的封地。剩下的6个儿子,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依旧留在南京抚养。
18个藩王,这可够朱允炆喝一壶的。这些藩王主要集中在大北方,朱元璋的意图十分明显,让自己的儿子,给大明朝镇守边疆。可儿子们不仅可以镇守边疆,也可以推翻朝廷。
很显然,燕王朱棣就是那个选择造反的家伙。由于他是明朝后来那帮皇帝的祖宗,所以他的名声并不差,只不过从当时的角度来说,这哥们就是个反贼。那么他造反的时候,剩下的23个诸侯王,都在干些什么呢?
9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有的王爷处在观望状态下随时做“墙头草”,有的王爷被朱棣拉上了船准备分一杯羹,还有的王爷早已被朱允炆所逼的走投无路,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等着四大爷朱棣上位谋福利......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借鉴了历朝败亡的经验,发现功臣们再忠心也不如自己家人靠的住,于是他从“防御北元”和“转移军权”的角度出发,同时为了加强皇家集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再度建立了早已被摒弃的所谓“分封制”,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虽然朱元璋的本意是让这些儿子们紧密的围绕在皇帝身边以“藩屏帝室”,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啊,而朱棣发动“靖难”就是明初“分封制”失败的直接结果。
其实历朝历代皇子们大多都被称作王爷,但是为什么说“早已摒弃的分封制”呢?因为大多数时期,王爷们是没有实权的,更没有兵权在握,他们只是人间一富翁而已,可明初朱元璋所分封的诸子不同,这些王爷不但拥有极大的军事指挥权,同样有可以干涉当地布政使司(在明朝地方行政最高长官为布政使,清朝时期才为总督、巡抚)的权力。
洪武二年,朱元璋将“分封制”作为了明初一项政治制度,自洪武三年开始一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截止,朱元璋先后三次分封诸子和一位侄孙(靖江王,朱元璋长兄的长孙朱守谦),前后一共分封了25位王爷。
关于明初王爵也很有讲究,那就是皇子为亲王,亲王子为郡王,而诸王的待遇也是相当高的:
- 一、在军事上
10
朱元璋晚年为了保障大明江山的稳固,先后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这二十五个藩王都手握重兵,控制着大明王朝的边疆重镇。朱元璋幻想着这二十五个藩王能够帮助朱允炆拱卫大明江山,为大明江山的稳固做出贡献。然而在朱元璋去世之后,藩王和朱允炆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最终朱棣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
朱允炆和藩王的矛盾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们畏惧朱元璋的手段,都对朱元璋服服帖帖。由于藩王们都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朱元璋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藩王们未来也会像辅佐自己,辅佐大明朝的新君朱允炆。
朱允炆继位之后,实力大的藩王拥兵十万,严重威胁大明朝的统治安全。为了解除藩王对自己的威胁,朱允炆开始大规模削藩。朱允炆收回了藩王的部分兵权,并且派遣专人看守藩王,让藩王们无法威胁自己的统治。然而朱允炆的这些做法,也让藩王们变得恐慌起来,藩王们都希望能够摆脱朱允炆的控制,以免落得悲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