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了吗?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其实早在贞观年间起,分工就已经不明确了。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置“同中书门下”的官职后,就标志着这一制度“名存而实亡”了。

一、三省六部的职能

唐朝沿袭汉朝、隋朝的旧制,并进行了一些改良。最初,朝廷的管理机构名叫“三省六部”。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由三省统辖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来进行国家的管理。而这三省之中,“中书”与“门下”原来是制衡“尚书省”的。

三省具体的职责范围,大致是这样(不完全一致):

中书省——国家智库。

2

是的,唐朝设立中书门下,意味着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开元十一年设立中书门下作为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的标志。

很多人出于这样的疑惑,不过是把政事堂改名中书门下,何由能成为一个政治制度终结的标志呢?实际上,看到《资治通鉴》的原文就可以发现并非如此:“是岁,张说奏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换言之,开元十一年改名中书门下背后还包括一整套机构的设立,而正是这种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为首的新中枢机构能够逐渐取代三省,三省不可遏制地成为闲散之地。新的运转方式与三省制迥然不同,这使得后世虽常有恢复三省制的呼声,却已是积重难返,无力改变。北宋神宗的官制改革只有“三省制”之名,难有“三省制”之实。三省制在盛唐之后走向终结是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的共识。

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众所周知,三省制是一套由中书省、门下省与尚书省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并共同构成宰相职权的系统,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套系统的重心经历了从尚书—门下—中书的转移。

3

很高兴为你这个问题,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确实名存实亡了。说白了就是皇权和相权的较量。

玄宗后,起草诏敕权为翰林院士分割,尚书省各部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叶被各使职所瓜分,到唐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这一个方面就是反应了中央集权特别是皇权的加强。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其实仅是皇权加强道路上的一个小变数而已,等到中原政权站稳脚跟势必要加强专制,而三省六部看似民主完美的的行政制度体系,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没有一个强力有效地后盾做保障。

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反映的另一个方面是三省制本身就有太多的缺陷,中后期大量的使职出现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4

提起三省六部制不得不提起隋,它始于隋朝一直到清末。唐朝完善,后期的唐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后期的唐广封节度使造成了潘镇林立的混乱局面,地方官员开始掌握实权。

虽然是这样的局面,但是早期这些节度使还不敢乱来。所以三省六部制还是基本的政治体制,并不是不管用了。但是这些节度使享有继承权,传位以后啊变的不老实了,能力强的就把能力弱的吃掉这也造成了后来五代十国如此混乱的局面。

三省六部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唐朝,宋朝继承发展,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末。

5

说白了就是皇权和相权的较量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亦职为宰相。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简称同三品、一度改称同二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益,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皇帝大权旁落。

6

三省六部制原为隋文帝创立,唐建立后沿用,但在唐中设立了中书门下,作为新中枢系统,加强皇权集中,极大削弱了三省六部的职权,也就是说三生六部制在唐中叶后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