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九卿具体负责什么?
1
“九卿”,系九品。国语《周.中》有:“外官不过九品。”之说,既是古代官职的九个等级。周代官有九等之命。
汉自中二千石到百石凡十六等,东汉分十三等。魏、晋开始,立九品之制。北魏时每品各分正、從,共十八品;四品以下每品正、从各分上、下階,共三十阶。唐、宋文職舆北魏同,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元、明、清保留正、从品,无上、下阶,文武均同。
九卿是我国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周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秦以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
汉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勲、典客为大鸿臚、治粟内史为大司農。历代因之,也称九寺。
2
古代中国,“三公九卿”通常指地位很高的朝廷重臣。三公九卿的官职名称,历朝历代也不尽相同,职责也会有些许差别。
据《礼记》所载,三公、九卿的官职,在夏朝时就已经设立,“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夏、商、周时期,三公九卿的职责,就是辅佐帝王,处于朝廷官员的核心地位。但是,三公九卿中的每一位,具体负责什么事情,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史记》中记载了殷纣王“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西伯昌就是周文王,具体三人分别负责什么并没有说明,应该是同时都掌有军政大权。而周成王则以召公、周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以地域为职责范围。周成王年幼时,周公辅政,又掌管有天下的军政大权。
参照“三公”的职责情况,所谓的“九卿”,应该也就是居三公之下的九位官员。九卿具体所负责的事务,应该也不固定,就看君王怎么安排了。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在夏商周时期,更多的应该只是一种官阶。
到了秦朝,秦始皇以皇帝为至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金字塔式的秦朝官吏制度,三公九卿的官职名称,以及所负责的职责范围,自此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3
三公
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最高军政长官, 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掌握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可凭皇帝的符节调动军队。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地位低于丞相和太尉,丞相和太尉品秩为一万石,御史大夫品秩为二千石。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4
中国古代九卿:九卿是古代中央部分行政机构及长官的总称。
夏朝时即设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各代"九卿"不一。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但因设尚书分主各部行政,九卿专掌一部分事务,职位较轻。隋唐九寺与北齐同,即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宋九寺与唐同,后有微小调整。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上谕常用六部九卿字样,实无明确规定。
所以概括来讲: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或团体。最为常见的九卿是秦汉时期的九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代指言其官职完备。其九卿的具体负责大致如下:
1.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5
,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一名专注研究历史的今日头条创作者,我来。
所谓卿,原本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到了秦汉时期,九卿逐渐演变成九个位高权重的官职,而不是九个高级官员。九卿通常分为以下官职
-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设立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6
古代九卿具体负责的事宜: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高,数中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所以在汉朝这个就变成了内朝成员之一,多为亲信,不然离皇上怎么这么近)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就是西游记中弼马温)
7
古代九卿是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九卿分别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少府、廷尉、典客、治粟内史。九卿具体职责分为两类,九卿分掌国家一部分事务,从职务的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皇帝服务的,一类是管理国家事务的。
第一类为皇帝服务的:
1.奉常:汉初沿用此称,后来改称太常, 是中国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主要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位列九卿之首,地位十分崇高。
2.郎中令:汉初沿用此称,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光禄勋, 掌管宫殿警卫。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
3.卫慰:汉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8
“九卿”,是对古代中央朝廷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而提到九卿,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公九卿”制度,其实不然,“九卿”制度其实贯穿了我们整个古代史。从夏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到清朝的“六部九卿”制度,历朝历代由于官制改革,关于“九卿”的称呼各不相同,而随着官僚制度的改革,历朝历代“九卿”的职权也各有不同。
夏、商、周
其实早在夏朝时期,便已经设有“九卿”,《礼记》有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此后,商、周两代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沿用,如商朝政治家伊尹便说,“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又如《周礼·冬官·考工记》有载“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周的“九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少师、少傅、少保。夏、商两代与周朝的“九卿”名称各有不同,但具体职务基本一脉相承。
1、冢宰:《周礼·天官冢宰》有载“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这个职位乃是“九卿”(六卿)之首,负责辅佐君王,掌管朝中官员以及天下大事。
9
个人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九卿是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内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莽,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莽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已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见卿监)。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已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10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周朝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宗伯、司徒、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秦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汉改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勋,典客为大鸿胪,治粟内史为大司农。魏晋以后设尚书主管各部行政,九卿专掌部分事务,职任较轻。明清时有大小九卿之别,说法上也有差异,殊难确定。以秦制为例,简介如下:
奉常,掌宗庙礼仪,九卿之首(文化部);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安全部、中央办公厅);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安全部、中央警卫部队);
太仆,掌舆马(交通部、装备保障部);